兴仁镇供稿(钱熔、徐燕、严云)非遗文化,独具匠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为实现党建和文化的深度融合,提振文化自信,12月7日,兴仁镇以“非遗”为媒,组织青年党员和三新领域成员代表开展“凝‘新’聚力 坚定文化自信”主题活动。通过“文化+非遗”的双重体验,感知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传承古老的匠心精神,激发党建新活力,增强三新领域成员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使命感。
以剧为引,感受文化传递的交流碰撞。《逃出大英博物馆》、杭州亚运会等这些连续登上多平台热搜,引发群众热议的短视频,再次观看时,依旧能激发出大家内心深处的情感。从《逃出大英博物馆》剧集的“出圈”现象中可以窥见当代年轻人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对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视。亚运会的BGM也展现出年轻人为如今的体育文化注入的新鲜的活力,营造出激情澎湃的赛场氛围,为体育比赛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非遗体验,探秘“点翠”工艺的前世今生。“点翠工艺始于汉代,兴盛于明清时期,是一种传统的首饰制作辅助工艺 ……”在兴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工艺老师正在和大家讲述“点翠”工艺背后的历史故事。在老师的指导下,青年党员和三新领域成员代表一起用胸针做底托,利用工具抽取染色鹅毛的羽丝排,先在一张薄纸上认真地在描画、贴羽,整理出所需造型,然后粘贴在胸针上,共同体验点翠工艺。1个多小时的精心修整后,点翠点缀下的荷花、蜻蜓、翠竹在大家手中有了新的生命,令人惊艳。制作的过程让大家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
以书润心,涵养向新而行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只有始终保持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才能让中国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活动最后,理论宣讲员张晓云以“自信、自强,开启新征程”为题展开了微宣讲,以“小案例”阐述“大道理”。来自“饿了么”的新业态党员王学荣高兴地说:“此次活动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颇深,从多方面提高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们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去。”
接下来,兴仁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以非遗文化体验和文化宣传活动为载体,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凸显,进一步加强党员群众爱国主义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用鲜红的党旗指引传统文化走好“坚守、传承、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