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主题服务 / 教育服务

三月份学校防病提示

发布时间: 2022-03-01 14:35:51
信息来源: 区教体局
【字体: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月份,气温逐渐回升,春色撒满大地,万物繁华,景色甚好,正是外出返工和踏春出游的时节。但由于人员外出聚集开始频繁,依然要注意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

新冠肺炎(关注指数★★★★★):Omicron变异株在全球迅速流行,目前已取代Delta变异株成为全球优势流行毒株,也是近一个月我国输入病例和导致关联本土疫情的主要毒株。我国多地报告感染者,且部分地区疫情存在社区传播和外溢风险。为减少疫情传播,疫情防控必须从你我做起。(1)尽量减少外出行程,配合做好“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等防疫措施。(2)减少串门、外出聚会就餐的次数,减少聚餐人数,缩短聚餐时间,同时做好防护。(3)重点场所工作人员应注意场所通风消毒、健康监测等工作,严防带病上班。(4)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5)建议尽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接种。

流行性感冒(关注指数★★★★☆):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存在于患者的呼吸道,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他人。流感病毒全人群易感,尤以<5岁儿童,≥65岁老年人为多。感染流感病毒后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疼、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有时也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重症病例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其他心血管、神经系统等肺外并发症。
面对流感,除接种流感疫苗以外,佩戴口罩、保持通风、避免聚集、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也是最容易实现的防控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关注指数★★★☆☆):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及隐形感染者是主要传播源。流腮主要以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两种途径为主。感染后主要以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为主,常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肿胀过程一般持续4-5天,全病程约10-14天。发病前3天至发病后4天,传染性最强。3月份大量学校、幼托机构集中开学,为了防止流腮聚集疫情在校内暴发,学校方面应做好防病健康教育,加强晨午检、缺课监测,准备应急预案,保障应急接种;个人方面应以接种流腮疫苗为最有效防治措施,其次还应当注意卫生习惯,勤换洗、勤晾晒衣物和被褥。
    水痘(关注指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以发热及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随着近年来水痘疫苗的推广,发病年龄有逐渐往后推移的现象。去年我区水痘疫情较往年同期水平有所增加,部分中小学校出现过水痘聚集性或暴发疫情,因此学校、幼托机构在开学之际应提高警惕,加强晨检和午检,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水痘疫苗的应急接种是学校、幼托机构控制水痘暴发疫情的最好措施。
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关注指数★★★☆☆):甲、戊型病毒性肝炎分别由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痛、肝肿大,可伴有黄疸症状。甲、戊肝主要通过食品尤其食用生、半生的食品传播;好发年龄主要为15-25岁、45-60岁年龄组;春季是甲、戊肝好发季节,预防措施上市民应注意饮水饮食卫生,管住口,不要食用生、半生的食品,注意生熟分开,春节间有霉变和异味剩菜及时处理,冰箱也应及时清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
    心脑血管病(关注指数★★☆☆☆):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脑血管病,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
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在40岁以上,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60岁以上老人则更为常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少吃食盐和心理平衡”等。

此外,随着惊蛰节气过后,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蚊蝇等媒介生物开始繁殖活动,因此在这一季节开展消灭早春第一代蚊蝇是控制蚊蝇密度的好办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较简易经济的做法是清理房前屋后的积水、杂草,防止幼虫孳生,用拍打、捕捉或药杀等方法消灭成蚊蝇。

    (责任编辑:瞿慧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