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海鲜、烧烤、凉拌菜,成为不少市民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大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时还需警惕一种常见的细菌,副溶血弧菌。
什么是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细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它生命力顽强,在抹布和砧板上能生存一个月以上,但该菌畏酸不耐热,用食醋彻底浸泡5分钟,或56℃加热5分钟,或90℃加热1分钟,均可杀灭该菌。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副溶血性弧菌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主要的致病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在夏秋季高发,今年以来我市已发生数起,且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的副溶血性弧菌中毒食品有哪些?
1.海产品包括鱼、虾、蟹、贝类等。近年来的监测发现,淡水产品也会受到它的污染。2.盐渍食品,如咸菜、腌制的畜禽类食品等。3.受到带菌者、带菌食品、器具污染的其他食品,如凉拌菜。
感染的典型症状是什么?
潜伏期多为10-24小时。发病初期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腹痛、脐部阵发性绞痛。继之恶心、呕吐、腹泻,体温一般为37.7℃~39.5℃,腹泻多呈水样、血水样、黏液或脓血便,里急后重不明显。病程常为2-3天,预后良好,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如何预防副溶血性弧菌感染?
1.保持清洁要注意厨具卫生,处理水产品后的容器、砧板和刀具要及时清洗。处理海产品前和处理后都要洗手。2.生熟分开盛装生、熟食品的容器、加工的砧板、刀具应该分开使用,防止即食食物与未处理的水产品交叉污染。3.低温储藏海产品在运输、销售、贮藏等环节中保持低温储藏(最好在5℃以下),可以控制该菌的繁殖。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宜超过2小时。4.烧熟煮透尽量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品,在家中加工制作水产品时一定要彻底烧熟煮透。凉拌食物清洗干净后在食醋中浸泡10分钟或在沸水中漂烫数十分钟可杀灭副溶血性弧菌。5.及时就医一旦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南通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