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十月,秋高气爽、我们迎来了举国欢庆的国庆佳节与阖家团圆的中秋假日。人员出行、旅游和聚集性活动增多,加大了呼吸道、肠道等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通州区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应重点防控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强,传播迅速,部分体弱者和老年人得病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根据本区流感监测情况,近期流感样病例开始有增多现象,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学校和家庭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市民应养成勤洗手良好卫生习惯,少去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幼托、学校开学后要加强晨检和健康观察。家庭中尤其老人如发现出现流感症状者应及时诊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重点提醒:10月份是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期,希望及时接种疫苗,减少大众因流感感染发病对工作、学习和健康的影响。
诺如病毒感染
是由诺瓦克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潜伏期常见数小时至3天,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诺如病毒感染好发于冬季。感染对象以中小学生为主。可通过食用污染食品、呕吐物、接触等传播感染,易在幼托、学校出现暴发。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饮食卫生,培养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及时规范处理呕吐物。该病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患后注意多饮水和多食清淡食物。
手足口病
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是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在我省发病高峰期为每年4—7月及9—11月。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主要经粪-口途径、呼吸道飞沫、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传播。建议:手足口病易在幼儿园、小学出现聚集性发病,学校要加强晨检制度,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病儿童;孩子家长、学校老师、家庭保姆等要做好个人卫生工作,防止因大人隐性感染而传播给儿童;对已明确诊断为手足口病的,家长要及时告知患儿所在的幼托机构,以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对日常接触频繁的物品表面、餐具、孩子的玩具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适龄儿童接种EV71灭活疫苗,预防重症手足口病。
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
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是常见的蚊媒传染病,主要经伊蚊叮咬传播。主要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流行地区主要包括境外东南亚等,境内广东和云南等。我区目前无本土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报告,节日期间人员外出旅游探亲频次增加,市民朋友外出期间要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返程后要加强自我健康监测。防病要点:1.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长袖长裤,并涂抹含避蚊胺等成分的驱蚊剂。安装纱窗,使用蚊帐;室内可放置灭蚊灯或使用电蚊拍。2.健康监测:外出返通后如果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流行地区旅居史。
除做好上述疾病预防外,还要预防普通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