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奶奶今年80岁,排便困难30多年了,随着年龄增长,便秘越来越严重,刚开始2~3天解1次,慢慢地4~5天解1次,有时甚至1周解1次。胡奶奶平时也会腹胀、不舒服,并自己服用一些番泻叶或外用开塞露等药品。胡奶奶这么做对吗?她该怎么办?
# 什么是老年人便秘?
老年人便秘指老年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和/或排便困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老年人确诊便秘需要符合几个条件:
①排便的频率:每星期排便少于3次。
②大便的性状:大便干硬,有时像羊大便一样“一粒粒”的。
③排便费力:解大便特别用力才能像挤牙膏那样挤出一点点,甚至需要用手去按压肛门、抠大便才能解出。
④排便不尽感:排完了感觉还有大便。
老年人便秘很常见,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便秘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有哪些?
老年便秘有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及药物性便秘。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老年人便秘。
导致老年人器质性便秘的原因主要是疾病,常见的有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电解质紊乱、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心脏疾病等。
功能性便秘是相对于器质性便秘定义的,当经过检查找不到疾病时,就归为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往往是由肠道动力不足导致的,大便在结肠里待久了,水分就会被吸干,造成大便干硬。还有就是直肠排便反射迟钝,大便来到直肠肛门口了,人也没有便意,或解大便的时候盆底肌肉力量不足。
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也会导致便秘,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胆碱能药物、抗震颤麻痹药、非甾体抗炎药、含碳酸钙或氢氧化铝的抗酸剂、铋剂、铁剂、利尿剂及某些抗菌药物等。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会引起或加重老年人便秘,如液体摄入减少、膳食纤维摄入减少、活动量减少等。
#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有哪些?
①排便费时、费力容易引起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或加重已有的心脑血管疾病。
②硬的粪石会引起肠梗阻、肠壁溃疡甚至肠穿孔等。
③长期用力屏气解大便容易引起痔疮、脱肛等。
④长期便秘会导致致癌物质浓度升高,增加患结肠肿瘤的风险。
⑤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引起失眠、焦虑、抑郁等,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⑥长期服用番泻叶等蒽醌类泻药,还容易发生结肠黑变病等。
# 便秘的老年人应该如何调整生活方式?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养成排便的生物钟。
建议在早上起床后或早餐后尝试排便,排便时需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看报纸、听广播、玩手机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第一,便秘老年人要有定时和主动饮水的好习惯,建议早起喝2~3杯水,每天饮水1500~1700毫升,每次50~100毫升,推荐饮用温开水或淡茶水。第二,老年人需要摄入充足的膳食纤维(≥ 25克/天),可以通过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保证这一点。有些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口感较差,可以通过烹饪加工改变口感,也可以吃一些膳食纤维补充剂。第三,老年人需要进行适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避免久坐。
# 老年人便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除了调整生活方式,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便秘。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精神心理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生物反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容积性泻药(欧车前、麦麸等)、渗透性泻药(乳果糖、聚乙二醇等)、刺激性泻药(比沙可啶、蓖麻油、蒽醌类药物等)、润滑性药物(甘油、液状石蜡等)、促动力药(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及微生态制剂等。
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
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不建议自行服用。如果是非常严重的顽固性便秘,还可以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但需要多学科充分评估后开展,非必要不手术。
误区解读
误区1:老年人便秘不是大病,自己处理就行。
老年人出现便秘很常见。很多老年人认为便秘是小事,自己买点儿药吃吃或外用开塞露就行。但引起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建议老年人出现便秘时去医院综合评估后听取医生的建议或接受医生的治疗。
老年人出现以下“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出现大便带血,无论黑色便还是鲜红色便;脸色、嘴唇变白,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表现;食欲、体重突然明显下降;腹痛、腹胀明显,腹部摸到包块;大便形态突然变细;大便次数突然变多、排便习惯改变。另外,有肠道息肉、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家族史的老年人,出现便秘更要及时就医。
误区2: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善便秘症状。
很多老年人认为只要调整饮食就可以改善便秘症状,然后会过量进食杂粮、水果、蔬菜等,同时又减少米面等主食的摄入。但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减少摄入主食,大便形成的量会变少,排便反射减弱反而会加重便秘;适当多吃杂粮和水果、蔬菜是正确的,但把杂粮和水果、蔬菜等当作主食也是不可取的,膳食纤维是肠道不能吸收的物质,摄取过多会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饮食上,老年人还是要遵循饮食均衡的原则。如果做到饮食均衡、调整生活方式,再配合医生的建议和治疗,老年人的便秘就会有所改善。
内容来源: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促进健康,怡享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