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其迈,岁律更新。一月正值严冬,冷空气将频繁光顾,可出现气温骤降、霜冻及雨雪天气。春节即将到来,伴随着出游、春运等出行高峰的来临,大家需做好个人健康防护,重点做好流行性感冒、支原体肺炎、水痘、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人感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冬春季节最常见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感染后,临床常出现高热(可达39~40℃)、畏寒、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研究表明,老人、儿童、孕妇、患有基础性疾病等重点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并发症风险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加强防范。
防控建议:
1.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2.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常通风、公共场合戴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3.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应加强晨、午检,发现有疑似症状人员,提醒及时就医或居家休息。
4.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经济的手段,优先推荐重点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二、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累及下呼吸道而引起的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潜伏期2~3周,典型症状是发热和咳嗽,咳嗽初期可呈现阵发性干咳,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咳嗽咳痰,部分严重的患儿会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应尽快就医。该病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预防。
防控建议: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定期晾晒衣被,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公共场所戴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将用过的纸巾丢入带盖垃圾桶中。
2.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注意保暖。
3.学校、托幼机构等重点场所要加强人员的健康监测,避免出现聚集性感染;开展校舍通风,做好物品清洁和环境消毒。
三、水痘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粘膜出现斑疹、丘疹、水痘,可伴发热,体温38℃以上,头痛、咽痛等卡他症状,部分病例可并发脑炎、肺炎等并发症。好发季节在初冬至严冬季节;感染对象主要为幼托、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水痘传染性较强,易在幼托、小学等集体单位通过呼吸道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形成多例感染发病。家庭应注意平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对易感儿童亦可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免疫预防;集体单位尤其幼托机构应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对患病儿童应及时就诊,注意护理,防止继发感染。
四、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感染剂量低、排毒时间长、环境抵抗力强、病毒变异快、免疫保护时间短,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常会在集体单位引起暴发流行。临床上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为主。目前我区已进入诺如病毒感染多发季节,往年此时部分学校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疫情。要求学校宣传防病知识,增强师生防病意识;坚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食不洁食物;学校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症状人员,提醒及时就医或居家休息。集体单位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规范清理和处置好病例呕吐物和排泄物。
五、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人类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家禽类,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人感染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胸闷气短,可伴有头痛、肌痛、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重症患者发展迅速,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道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
防控建议:
1、尽量减少在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禽类饲养场所或宰杀活禽。
2、购买正规渠道经过检疫的活禽。
3、接触病死禽鸟类后,一旦有不明原因发热、咳嗽等相关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暴露接触史。
除上述疾病,对于体质较弱或有老慢支等基础性疾病患者,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疾病复发或加重。对于哮喘病患者,要保持居室内温暖干燥,通风透光,勤洗勤晒被褥及衣物,避免尘螨及霉菌滋生,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