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长痛?
生长痛多发生在3~12岁孩子身上,多发生在晚上或者被痛醒,疼痛部位没有肿胀、发红等表现,亦没有任何骨骼肌肉异常表现。疼痛多呈暂时性,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自行消失,之后还会不定期出现。据调查,超过10%-20%的儿童曾有过生长痛,女孩的患病率略高于男孩。出现生长痛的原因并不明确,通常认为跟情绪障碍和精神性疾病有关,但并未进行系统化研究。还有些观点以及研究认为:1.活动量过大,上蹿下跳,可能会导致生长痛;2.维生素D水平低的儿童补充该维生素可显著缓解疼痛,骨密度低也可能是导致生长痛的元凶之一;3.疼痛阈值低,也就是对疼痛比较敏感的孩子出现生长痛的几率要大于其他儿童;4.最后不得不提的遗传因素,有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生长痛有一定促成作用,70%的生长痛孩子,家族成员均有过生长痛。
生长痛会影响孩子的身高吗?
生长痛是一种自然现象,与长个子关系不大。儿童的身高主要包括遗传和后天两方面,遗传占约60%后天约占40%,只要儿童和青少年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运动和睡眠,再结合疾病的预防,将来都可以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身高。
因此当孩子出现生长痛时家长要及时耐心的引导,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
如何判断生长痛?
疼痛多发生于下肢,没有骨骼、肌肉损伤;
疼痛呈阵发性,疼痛消失后,正常跑跳、打闹;
疼痛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
按摩,热敷后可缓解疼痛;
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结果均正常。
如果是上述前四种情况,基本就可以判断孩子就是生长痛了。不放心的家长,到医院检查后,各项检查指标均正常,那就完全可以放心了。
不是所有的疼痛都是生长痛
除了生长痛外,爸爸妈妈还应警惕那些异常的疼痛,比如:
出现全身性症状,如不明原因发热,体重减轻,活动减少;
出现多处疼痛,肢体疼痛持续,不断加重;
疼痛大多在白天出现;
出现跛行或影响活动灵活性;
疼痛处出现皮温高、压痛、肿胀、红斑等症状;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情况,请立即医院就诊,不要再当做生长痛来看了。
生长痛如何治疗?
生长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局部按摩、热敷,减轻疼痛程度,使其心理得到关怀和安全感。
1、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让宝宝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家属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转移注意力。
2、局部热敷、按摩
可用热毛巾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按摩时要注意揉捏的力度,最好能让宝宝在温柔地按摩下入睡。
3、减少剧烈运动
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活动。如果疼痛比较严重时,注意让宝宝近期多休息,减少运动,让肌肉放松。
如何预防生长痛?
1、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进食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食物,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等。
2、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肌肉和筋腱生长,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猕猴桃等。
来源:通州妇幼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