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到来,气温逐渐升高,湿度逐渐增大,很多细菌繁殖快,导致食物容易变质,所以,夏季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在此疾控中心提醒大家,要注意饮食安全,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十分重要。
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从病人与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别人。
为什么夏季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高?
进入夏季,天气闷热、潮湿,适宜各种细菌、病毒及蚊蝇的孳生,食物也容易腐败变质,极易引起各种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并且一般来说,大多数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儿童患者为主,如菌痢、甲型肝炎等,这可能与儿童免疫力较弱及卫生习惯尚未养成有关。
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贝壳与甲壳类海产品;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彻底加热。
3.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洁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洗水果、洗蔬菜和其他食品。
4.所有烹饪器具和食具,使用后应洗涤干净并保持干燥。
5.生熟食品应分开存放,已消毒与未消毒食具需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6.外出就餐尽量到卫生条件好、具备卫生许可证的正规餐厅。
7.个人注意劳逸结合和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
8.注意防蝇、灭蟑,不乱丢垃圾。
出现肠道传染病症状时该怎么办?
1.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2.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预防性服药。
3.要做好物品、环境以及排泄物的消毒工作。
(责任编辑:崔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