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健康教育宣传专栏

糖尿病足和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一对难兄难弟,防治攻略在此!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24:13
信息来源: 人卫健康
【字体:

截肢的噩梦

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致残率、致死率都非常高的疾病。据统计,约1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约85%的截肢是由足溃疡引发的。所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可明显降低截肢率。

导致糖尿病足的三大因素

1

 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有多种表现,与糖尿病足发生关系最密切的是感觉减退或缺失的末梢神经病。由于感觉缺失,糖尿病患者失去了对足的自我保护意识,容易受到损伤。另外,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所造成的皮肤干燥、皲裂等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的原因

2

 血管病变

周围动脉病变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另一重要因素,有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患者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的典型症状,但大多数合并严重周围动脉病变的患者可无此症状而直接发生足溃疡。麻木的足受伤后,缺血性病变也会加重糖尿病足的病情

3

感染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容易合并感染,而感染又是加重足溃疡甚至是导致患者截肢的诱发因素

病例1

患者A,女,42岁,糖尿病病史5年。足底原来就有老茧,鞋底太硬,外出旅游走路太多,在老茧内部挤压出血疱并继发了感染。返程后住院治疗,感染得到控制。但足底受力部位因每天还要行走,反复受压,血疱长时间没有愈合。因此,采取降血糖、抗感染、切除老茧及穿用糖尿病足专用鞋等方法,伤口部位受压减轻,3个月后方愈合。

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足部护理

修剪趾甲

①剪趾甲时要在环境宽敞、光线明亮的情况下进行,防止误伤。如果患者年龄较大,视力较差,自觉不便或没有把握,要请家人协助。

②趾甲不要剪得过短,应与趾腹末端平齐,对足趾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剪得过短,容易受伤,或形成趾甲嵌顿而发生甲沟炎。

③水平修剪趾甲,不要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弧形。

④剪完后应用锉刀磨平,防止形成毛刺而扎伤皮肤。

⑤避免自行修剪胼胝或用化学制剂来处理胼胝或趾甲。

清洗足部

①每天都要清洗足部,保持清洁。

②水温不要太高,不超过37℃,防止烫伤。

③时间不要太长,一般5~10分钟。

④揉搓足部皮肤时要轻柔,用力不要太大,避免搓破皮肤。

⑤洗完后要用干燥、柔软、棉质毛巾轻轻拭干,尤其是足趾间要轻轻吸干,不要残留水分。避免使用干硬的布擦拭。

⑥皮肤干燥者拭干后可用油膏类涂抹双足,保持皮肤温润柔软,防止干燥、皲裂。若发现皮肤有皲裂,可用剪刀小心剪掉翘起的死皮,不要撕去边缘的老皮。

病例2

患者B,男,62岁,糖尿病病史10年。某日到浴池洗澡,池内是服务员刚换的热水,温度很高。患者站在池边伸脚试了试水温,觉得温度合适,就慢慢走入水中,当浴池的水逐渐没过腰部时,他才感觉到水很烫,但为时已晚,已经大面积烫伤。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严禁用足部试水温,可用手肘试或家属代试

保持通向足部的血流通畅

①坐着的时候,保持双足抬高,避免跷二郎腿或长时间交叉双腿。

②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如散步、跳舞、游泳和骑自行车,避免跳跃、跳远等易增加足部压力的活动。

③每天自行扭动足趾2~3次,每次持续5分钟,并从上下方向、内外方向移动脚踝,促进血液循环。

④进行足部皮肤按摩,改善足部皮肤的血液循环。注意按摩的力度要得当,用力过猛易损伤足部皮肤。

⑤不要吸烟,吸烟会减少通向足部的血流量。

保护足部免受侵害

①严禁使用热水袋、电热器等物品直接保暖足部,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烫伤。

②天气寒冷时,一定要穿上温暖的鞋子,以免冻伤。

③请勿光脚行走,即使是在室内,避免踩到异物而造成误伤。

④慎做足疗、足浴、理疗等,避免发生意外。

无法言说之痛

糖尿病性下肢血管病变

病例3

患者C,男,70岁,糖尿病病史20余年,近几年出现下肢行走后疼痛,休息后疼痛缓解。随着时间延长,每次行走不痛的距离越来越短,最后竟然只能坐着不动,一走就痛,疼痛无法缓解,不得不一直用手抚摸足部以减轻疼痛。患者身体蜷缩,不能平卧,夜里难以入睡。到医院检查发现,他的下肢动脉出现严重的粥样硬化,已经完全闭塞,血液不能流到双足,由缺血导致疼痛。

专家点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是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并发症认识的空白

筛查能尽早发现病变

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筛查。

②伴有这些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者,应每年至少筛查1次: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合并心脑血管病变;合并血脂异常;合并高血压;有吸烟史等

③对于有足溃疡、坏疽的糖尿病患者,不论年龄大小,应定时到医院进行全面的动脉病变检查及评估。

规范化治疗

防止或延缓下肢血管病变发生:比如,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各项治疗要严格达标等。

缓解症状,延缓下肢血管病变的进展:比如,进行运动康复锻炼,时间至少持续3~6个月,并坚持进行相应的抗血小板、调脂、降血压及抗凝治疗。在①的基础上,对于有症状的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血运重建,降低截肢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减轻缺血引起的疼痛,促进溃疡的愈合,避免因肢体坏死而导致截肢;在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要行各种血管重建手术,可降低截肢率,改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张海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