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将至,人们对烧烤、小龙虾的热情又上了一个台阶,然而在大家大快朵颐的时候,也正是各种致病菌最容易趁虚而入的时刻。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些致病菌中高居榜首的沙门氏菌。
1
沙门氏菌是什么?
沙门氏菌(Salmonella)属肠杆菌科,种类颇多,有2500多种血清型,常见的血清型有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
2
沙门氏菌在哪里?
沙门氏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人和动物中有广泛的宿主,别看这家伙长得小,但喜欢的东西可不少,除了污染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及其制品,还污染水果、蔬菜、花生酱、燕麦、零食等常见食品。它代谢不分解蛋白质,具有隐匿性,食物被它污染后无感官性状的变化。
3
沙门氏菌感染后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夏季、秋季可是它最喜欢的季节,一不小心,我们就会被它盯上!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发病潜伏期一般为4h-48h,长者可达72小时。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以胃肠炎型最为常见,开始表现为头痛、恶心、食欲缺乏,随后出现呕吐、腹泻、腹痛。腹泻一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主要为水样便,少数带有粘液或血。
4
如何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预防沙门氏菌感染,我们应当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食品安全五要点”:
1.保持清洁:餐前便后、接触食物前、接触动物或禽蛋后应仔细洗净双手。
2.生熟分开:对生肉、家禽和海鲜使用单独的砧板,并将这些物品与其他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3.烧熟煮透:确保食物烧熟煮透,沙门氏菌属不耐热,55°C 1小时、60°C 15~30分钟或100°C数分钟即被杀死。
4.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加工后的熟肉制品应尽快食用,或低温储存,并尽可能缩短储存时间。夏季,熟食在室温下存放的时间不宜超过2个小时,应及时冷藏(最好在5°C以下)。另外冰箱不是保险箱,无论是冷藏还是冷冻,食物都不宜放置过久。
5.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尽量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不吃过期变质食品,生食水果和蔬菜前,更要洗干净。
来源:南通疾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