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份为冬春更替之际,气温低、气候干燥,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旅游、聚集性活动增加,人员流动频繁,节后又逢大、中、小学校开学,返乡人员返城返工,因饮食不洁、劳累疲惫,人体免疫力下降,致使呼吸道、消化道疾病高发,所以应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关注指数★★★☆☆):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等症状,体弱、多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根据今年监测数据分析,我区仍处于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流行状况将呈散发状态,不排除部分地区小范围流行的可能性,防控措施不可松懈。家庭应注意室内开窗通风,空气流通;市民朋友应保持戴口罩、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少去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家庭中尤其老人、孕妇和免疫力低下及慢性病患者如发现出现流感症状者应及时诊治,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注指数★★★☆☆):当前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好发季节,近期我区监测显示,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有所上升。预防措施不可松懈。再次提醒市民注意做好:一是尽量不要在家宰杀活禽;在家庭加工过程中注意生熟分开;二是购买正常渠道经过检疫的活禽;三是接触禽类饲养场所、粪便等做好个人防护,若曾接触,须尽快用肥皂及流水洗手;四是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居或与禽类接触史。
病毒感染性腹泻(关注指数★★★☆☆):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和/或呕吐,可通过人与人接触传播、经食物和经水传播,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2月仍是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季节,节后开学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预防措施:1、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养成正确的洗手方法。2、日常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3、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食物充分加热。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
得病后:1、在校园内如果发现同一班级有多名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症状,老师应及时报告疾控部门;2、居家隔离;3、在室内场所发生聚集性呕吐腹泻,可使用呕吐物应急处置包(内含高水平消毒巾)规范处置,并对周围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拖拭消毒,处理时应做好个人防护。
食源性疾病(关注指数★★★☆☆):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引起,如甲肝、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临床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希望市民在此期间,应注意食品卫生,不要生吃贝壳类小海水产品,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品;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