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入伏
通州区中医院“冬病夏治”活动全面启动
适用于
亚健康调理、妇科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
儿童疾病、肩颈腰类疾病等
针灸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骨关节系统疾病: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痛等;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3.生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产后腰痛、慢性盆腔炎、白带过多等;
4.消化系统疾病:胃痛胃胀、肠胃功能紊乱、慢性肠炎、浅表性胃炎等;
5.儿童相关疾病:儿童发育迟缓、腹泻腹痛等。
为巩固疗效,可增加伏前“贴”,及伏后加强“贴”。具体情况根据病情请至针灸科咨询。
联系方式
时间:周一到周日:08:00~11:30,14:30~17:30
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3楼针灸科1、针灸科2
咨询电话:刘嘉聪主任13862481067
治未病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易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3.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消化性溃病、慢性结肠炎等;
4.小儿厌食、慢性咳嗽、腹泻、遗尿等;
5.免疫力低下人群、体虚易感冒者。
三伏灸
适应症:
强直性脊柱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老年骨质疏松、鼻炎、支气管哮喘、胃寒、慢性腹泻、男子肾虚、女性痛经、宫寒及畏寒怕冷、病毒性感冒反复发作、支气管哮喘、手足冰凉、气虚体弱、失眠健忘、头昏耳鸣、神经衰弱、年老体衰等其他一切阳气虚衰、寒邪侵袭之证和养生保健。
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1:30,14:30~17:30;周六上午08:00~11:30
地点:挂内科号后,前往2号楼治未病中心(体检中心对面)。
咨询电话:0513-68382006/13813759515陈平护士长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
艾灸、雷火灸、三伏贴
适应症:
对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术后综合征、慢性胰腺炎、结肠炎、功能性胃肠疾病等患者,进行辨证施治,以达补肾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平衡阴阳的作用,对治疗和预防脾胃病,尤其对脾胃虚寒、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患者疗效更佳。
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1:30,14:30~17:30 周六上午:08:00~11:30
预约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2楼脾胃科门诊210诊室
贴敷地点:1号楼5楼脾胃科病区护士站
咨询电话:0513-68382134
呼吸内科(肺病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主要是呼吸系统反复发作性疾病(慢性肺系疾病),如反复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慢性咳嗽、肺间质疾病、肺功能不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咽部感觉异常等表现阳虚寒甚者。这些疾病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且遇寒易于加重。
2.对于阳虚体质,喜暖怕冷,遇冬怕冷的人群,可以预防流感、体虚感冒、病毒疫病。
3.气虚、痰湿、瘀血体质的亚健康人群。
联系方式
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1:30,14:30~17:30 周六上午:08:00~11:30
预约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2楼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206诊室
贴敷地点:3号楼2楼肺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护士站
咨询电话:曹汉彬主任(15996690802)/邱建烽副主任(13656283753)
耳鼻咽喉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咽痒咳嗽等季节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2.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儿童鼾症等疾病的治疗;
3.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患者,包括虚寒体质型耳鸣耳聋、眩晕的患者。
为巩固疗效,可增加伏前“贴”及伏后加强“贴”,具体情况根据病情请至耳鼻咽喉科咨询。
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1:30,14:30~17:30;周六上午:08:00~11:30
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2楼耳鼻咽喉科
咨询电话:0513-68382181
妇产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妇科寒证和痛证;
2.慢性盆腔炎。
时间:周一到周五:08:00~11:30,14:30~17:30 周六上午:08:00~11:30
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4楼妇科门诊
咨询电话:0513-68382219
儿科
三伏贴
适应症:
1.三岁以上儿童;
2.平时容易反复感冒发热、支气管炎、肺炎、慢性扁桃体炎、咽炎、慢性鼻炎等;
3.哮喘病、过敏性咳嗽、过敏性鼻炎等。
时间:周一到周日:08:00~11:30,14:30~17:30
地点:门诊大楼1号楼二楼儿科门诊
咨询电话:0513-68382187;张建秀护士长15250658190
冬病夏治与三伏贴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特色疗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之《素问·四气调神论》和《素问·六节脏象论》中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常用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艾灸)、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期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以经络、腧穴、中药学理论为指导,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化痰利肺、止咳平喘等作用的中药制成药饼贴于相应穴位,使局部产生化学性及物理性热刺激,药效易于深达脏腑,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通过“三伏贴”乘其势而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宿疾在冬天的发病概率,提高机体抵抗力,集防病、治病、保健于一体,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禁忌症
(1)有严重心、肝、肺、肾、脑疾病患者;
(2)治疗部位有皮肤病或皮肤感染、疤痕体质者、以及皮肤破损者;
(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4)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
(5)两周岁以下小儿;
(6)中医辨证热性疾病和阴虚火旺者;
(7)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发作期(如出现发热、痰黄、咯血等),以及医生认为不宜使用该治疗的患者。
注意事项
(1)穴位贴敷治疗时,最好在环境温度适宜的房间内,因为环境温度太低或太高都会影响皮肤毛孔对药物的吸收,且环境温度太高将使汗液分泌增加,影响药物固定而影响疗效;
(2)注意饮食调养,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生冷、海鲜、鱼虾或辛辣刺激的食品及冷饮,应避免受凉;
(3)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应好好休息,生活有规律;
(4)小儿贴敷应防止小儿将药物抓掉或抓破皮肤;
(5)治疗的部位24小时内不宜着冷水,也不可用肥皂等有刺激性的物品擦洗,可用温水洗澡;
(6)在敷药处出现热、凉、麻、痒、蚁行感或轻中度疼痛属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取下药膏后如出现灼痛,可涂烫伤膏等,切忌外用刺激性药物,以免进一步伤害皮肤;如出现小水泡或小水泡已破,应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大水泡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