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来源: 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2-02 11:21 累计次数: 字体:[ ]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蝉联“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预计(下同)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下同)增长6.5%以上,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5亿元、增长11.1%。

(一)聚力回升向好,奋进步伐扎实稳健。强化运行调度。依托重点经济工作专班和“1+10+7”重点工作月度推进专班,强化问题分析,研究补短举措,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针对性和协同性。认真落实省“42条”、市“50条”,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全区经济回升向好的若干补充措施》等政策意见,持续改善市场预期,新增市场主体1.7万家。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强化“一企一策”精准服务。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实现镇街及规上企业全覆盖。推行政策“免申即享”“简申快享”,发放惠企资金超2亿元。扩大有效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承压前行,建安投资增长7%以上。500万以上技改项目完成设备投资额46.9亿元。总投资21亿元的10万吨级粮油泊位工程开工建设。2个项目成功获批中央预算内投资1688万元。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项目12个,额度12.2亿元,支持教育、供水、城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和棚户区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激发消费活力。开展“南通州·欢乐购”“2023南通州大富豪啤酒节”“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发放消费券100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9.4亿元、增长9.3%。完成服务业开票1001.7亿元、增长4.2%。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34家,获评省级重点物流企业1家、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平台)3家。洲际梦幻岛创成3A级景区,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电子商务、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纤意坊直播生态中心正式开业,云尚找家纺B2B平台入驻商户超3500户。

(二)紧扣产业提升,发展质态不断优化。项目引推全面提速。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实行“赛马制”招商[1],研究形成产业招商图谱,聚焦新能源、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重点产业链,全年新签约注册重大产业项目52个,计划总投资391亿元。琏升科技、华美兴泰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落地。常态化推行“拿地即开工”,9个亿元以上项目实现多证齐发。列入省市级重大项目26个,康辉新材料、康源电路等57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年度投资81.6亿元。轩达、中科仪等一批重大项目实现竣工转化。产业优势加速放大。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410亿元、增长1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市领先。新增应税销售20亿级企业3家、50亿级2家。新增报会企业1家、入轨企业4家、股改企业3家。传统产业加快焕新,稳步推进数码印花产业园开工建设,高端纺织产业获评“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称号。以光伏、储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规上新能源企业实现产值250亿元、增长36%。加快质量强区建设,获评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企业4家,通过“江苏精品”认证1家。企业(单位)主导或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14项。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突破2600亿元,新增鲁班奖2项、国优奖3项,8家企业入选省建筑业百强。智改数转网联持续深入。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认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项目334个。新增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20家,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6家,省星级上云企业81家、创历年新高。恒科新材料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金太阳纺织创成全国首个家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试点,百威啤酒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新(改)建5G基站514个,旭东汽车“5G全连接工厂”入选全市首批10大行业智改数转典型案例。

(三)激发科创动力,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创新主体持续壮大。实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方案,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55.1%。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2.8%。组织120多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精准对接,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62个。江海股份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唯一。承办全国单项冠军交流研讨会暨2023年申报培训活动,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圆周率半导体入选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深蓝航天等4家企业入选省潜在独角兽企业。沃太能源揭榜省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产业化项目。获评中国外观设计银奖1件,新授权发明专利784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3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各2家,知识产权工作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创新平台加速建设。聚力打造“1+3+N”产业协同发展格局,南通高新区跻身全省高新区综合评价前十强,高规格推进平潮科技创新区规划建设,金沙、石港项目载体平台建设步伐加快。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科技创业孵化链条。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推动龙头企业搭建技术创新研究院,成立鸿劲新材料研究(南通)有限公司,沃太能源与西安交大共建的锂电池全生命周期技术研究院揭牌。南通半导体光电产业园竣工投用。人才战略加快实施。召开科技人才发展大会,成立众鑫科创人才公司,出台人才新政3.0版。举办高洽会、通州籍高校院所专家“家乡行”等活动,开展“十链百校千企”招才引智系列活动10场。实施“510英才计划”,资助人才项目25个,金额2980万元。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站1家,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4人,新增进站博士后10人,新引进优秀博士12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增强,新增高技能人才1100人、高级技师254人、数字技能人才1108人。

(四)推动改革加速,市场主体更加活跃。系统改革不断深化。拓展政府采购助企发展新路径,通州版“互联网+政府采购”模式获全省推广。全省率先制定“多测合一”[2]技术规程标准,打造地方信息管理平台。全省首创“商事好通工作室”[3],全市首推企业跨区迁移“一地办”,全面深化证照“套餐办”,实现企业“准入即准营”。打造全省税费服务运营中心县级样板,在全市率先建成社会保险费联办大厅,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实施企业商业秘密“保险箱计划”[4],入选首批全省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加快战略重组和资源整合。深化经济发达镇培育改革,平潮、川姜千强镇排名分别前进31、10位。完成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开放合作加速拓展。举办长三角(通州)高质量发展产业峰会,深度开展接轨上海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组织169家企业参加进博会,成交额超7500万美元。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12亿元、增长2.1%。大力引进制造业外资项目,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利润转投资,完成外资到账1.4亿美元。与陕西镇巴、青海尖扎在产业、消费、人才等多方面开展协作,实现社会帮扶超100万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研究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60条,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超15亿元。新增制造业贷款近40亿元,蝉联省“金融生态优秀县”。全国首创“信用+涉诉双免保”机制,为“白名单”企业免于保全8051万元,免于担保3.6亿元。按照“分级分类精准查,内部整合一起查,部门联动一次查”要求,推行跨部门联合监管,办理免罚轻罚1300余件,涉及金额6800余万元,惠及市场主体2400余家。深化“惠企通”平台应用,累计注册企业1400余家,发布“同城货多多”产品信息1300余条。

(五)注重融合发展,美丽通州加快建设。城镇建设展现新貌。北沿江高铁、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稳步推进,正场大桥、通州大桥实现贯通。开展城市更新研究,完成6个老旧小区37栋住宅改造,惠及居民1300余户。推进平潮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新增国家卫生镇4个。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333”行动[5],新建城镇污水管网20公里,益民污水处理厂扩建完工。推进52个“三定一督”[6]小区建设,川姜转运站主体完工。新增健身步道15公里,新建体育场地面积40.5万平方米,建成全省首家国防动员主题公园。规范停车秩序管理,复新和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5000平方米。乡村振兴有力推进。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13.9万亩,总产50.8万吨。实施农业机械化“两大行动”,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5.3%。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国家示范合作社2家。完成8168座农村户厕改造任务,完成率102.1%。推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新增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田园乡村各1家。新中腐乳、西亭脆饼入选省“苏韵乡情 百优乡产”品牌、首批省级非遗工坊。全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达2.6亿元,村均126万元。提档升级农路16条28公里,改建农桥12座,省级农路质量检测全市第一、全省第七。打造“3+14+207”三级物流网络体系[7],创成省“农村物流达标县”。绿色发展持续发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平均浓度26.8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4.3%。15个市考以上断面水质达标率及优III率均为100%。减污降碳试点列入生态环境部“正面典型”。新建生态河道70公里,创成省“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9个。通吕运河(通州段)两岸整治提升项目核心区(世纪大桥—金沙湾大桥)完工。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7.8万平方米。大力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比例100%。强化绿色节能制造,新增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3家,省级节水型企业2家。加快屋顶分布式、渔光互补等光伏项目建设,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138兆瓦。

(六)突出民生福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生事业稳步推进。滨江学校、金北学校建成投用,川姜小学开工建设。顺利通过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评估验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服务认证国家试点经验获全省推广。金沙湾医学综合体主体封顶,区二院扩建二期项目启动建设。建成全省首家基层慢病筛防中心,创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省级示范区,优化医保领域便民服务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健全“一老一幼”服务体系,为6万余名老人提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改)建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家。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1家,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单位2家。成立全市首家托育综合服务指导中心,新增省示范托育机构1家、普惠托育机构2家。新增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1家,通剧《陈英卖水》成功上演,儿童电影《向日葵中队》全省公益巡映,“童声里的中国”品牌效应持续放大。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富民增收工作成效明显,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420元、增长5.7%,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86:1。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98.5%。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2万人,建成4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兜底帮扶424名人员就业。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提升至每人每月820元,保障低保对象6800余人。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15分钟拥军服务圈”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成效显著。开展“法治品牌建设提升年”活动,持续推进“法润通州+”法治品牌建设。深化“精网微格”建设,网格化覆盖率达100%。大力推进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石港镇睹史院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巩固提升年”活动,推行区领导、“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访,全年有效化解信访积案233件。强化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监管,市场秩序安全稳定。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累计排查整改问题隐患1.9万余条。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部分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重特大项目储备较少,外贸稳增长难度加大,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民生领域还有短板,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任务依然较重,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重点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省市区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决扛起全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使命重任,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城乡融合、社会民生等领域善作善成、阔步向前,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通州新实践。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

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左右;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以上;

5.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速度;

7.城镇新增就业创业人数1.2万人;

8.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3%左右;

9.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10.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突出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家纺等传统产业焕新,着力推进创意设计、数码印花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积极谋划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推动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打造数字经济强劲引擎,加快数字经济与家纺等产业的融合渗透,纵深推进智改数转网联工程,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项目超300个。建成省级智能工厂(车间)3个,新增省市级首台(套)及关键部件5个。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0家,恒科新材料销售破200亿元。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5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促进服务业高端化。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高位谋划服务业发展路径。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0家,创成省级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1个。大力度推动“两业融合”,培育省市级两业融合标杆企业4家,新增省市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鼓励支持平台经济和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培育更多创新型服务业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化服务业新体系。加快农业现代化。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守稳“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3.66万亩。加大石港粮食和物资储备库建设推进力度,提升物资储备能力。推进“大数据+农业”深度融合,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个。完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创建。扎实开展万亩示范方建设,打造千亩示范方5个以上。深入实施通州农业品牌三年行动,打造一批“通字号”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建筑业多元化。实施大建筑发展战略,加快形成专业覆盖宽、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建筑业发展新格局。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建筑企业资金扶持力度,支持优质建筑企业深度参与大型基础设施和新基建领域建设,鼓励有能力的建筑企业“走出去”。建立绿色建材认证企业产品目录,大力培育绿色建材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力争建筑业施工总产值突破2800亿元,新增鲁班奖1项、国优奖2项。

(二)持续扩大有效需求,推动经济稳中有进。坚持扩投资、促消费齐头并进,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改善社会预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突出重点促消费。持续扩大“南通州·欢乐购”品牌活动影响力,适时发放惠民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和现金补贴。提升万达商圈品质,南山湖水街创成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引导临街经济、夜间经济有序发展。举办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促销等活动,提振汽车、家居用品等大宗消费。举办第二届南通州文旅嘉年华,打造更多线上线下多元消费场景。加快推进洲际梦幻岛三期建设,争创4A级景区。狠抓项目扩投资。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突破行动,落实优势产业链发展计划,聚焦电子元器件、光伏、半导体、储能等领域,推行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重特大产业项目和产业头部企业。力争全年新签约注册重大项目60个以上,科创项目120个以上。组建重点项目工作专班,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0个以上,列入省市级重大项目25个。全力推动琏升科技、展华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康辉新材料一期、康源电路等项目竣工投产。保障要素稳运行。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多途径实现惠企政策主动推送,更好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民营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积极争取专项债券资金,助推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强企业金融供给,持续推动“小微贷”“苏科贷”“知识产权贷”等财政金融合作产品落地见效。大力盘活各类低效用地和闲散用地,实施增减挂钩面积3000亩,占补平衡面积3000亩。强化电力运行和供需形势分析,全力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电力保供工作。

(三)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动力,深入实施高企培育三年行动,开展“科技招商突破年”活动,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家以上,新增瞪羚等高成长性企业超10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体,力争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60个,推动川姜与吉林大学在创意设计等领域深化合作。争创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以上。深入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力争获评省长质量奖、市长质量奖各1家,新认定“江苏精品”2个,省质量信用AA级及以上企业4家。推进高价值专利培育工程,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66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突破10亿元,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2家。加快创新载体建设。按照“一产业一平台”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高新区与上海交大共建的新材料研究院实体化运作,探索“异地研发孵化、本地成果转化”模式。建优建强纺织丝绸研究所、船舶海工研究院以及现代建筑研究院,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建新型研发机构,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推动科创载体提质扩容,高标准推进异质结产业园、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全力打造平潮科技创新区。强化高端人才引进。以高精尖缺的产业导向引人才,围绕重点产业链“双创”人才需求,建立紧缺人才图谱,举办高洽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新引进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团队)60名(个)以上。落实人才新政3.0版,完善“510英才一卡通”服务,畅通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大力推进人才公寓建设,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着力构建完善的人才安居保障体系,新(改)建人才安居公寓不少于30万平方米。

(四)抢抓机遇共谋发展,开放合作共赢未来。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深入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做优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融入主城区发展,推进南通绕城高速、G40沪陕高速扩建工程(南通段)全线贯通,做好北沿江高铁和南通东站服务保障工作,稳步推进通扬线南通市区段航道整治工程。策应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深层次对接上海“1+8”大都市圈建设,探索“飞地孵化+离岸创新”“研发+制造”等协同路径,全力推动以高新区为主体,辐射全区的创新协同区建设。深化东西部多领域协作,促进与陕西镇巴、青海尖扎人才、企业、产业双向交流。扩大对外开放能级。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交会等国际国内重点展会,力争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鼓励企业共建共享海外仓,推动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加大外资项目引进力度,稳步推进QFLP[8]试点,提升境外投融资便利化水平。引导纺织服装、建筑等优势产业企业以跨国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走出去,优化对外投资结构。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制定实施通州区2024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举措,持续优化数字赋能政务服务、跨部门联合监管、惠企政策简申快享,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发挥“商事好通工作室”作用,加大“一网通办”推广力度,推进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发布年度重点执法司法企业“白名单”,发挥“信用+”新型监管机制的惠企便民作用,扩大“诚信通州”品牌效应。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形成企业诉求“收集—交办—答复—跟踪”闭环。

(五)增强城市发展魅力,建设美丽宜居通州。积极探索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路径,推动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统筹城乡空间布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双碳”目标,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推动绿色技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持续优化全区能源结构,加快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用户侧储能发展。加快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绿色出行。协同落实长江大保护要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步改善。加快补齐水污染防治短板,统筹推进区域治水、支流治理、河道疏浚等重点工程,保障断面优Ⅲ率达100%。科学谋划造林绿化空间,加大自然湿地保护力度。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推进全区镇级国土空间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优化城乡一体空间结构。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城乡融合发展的城镇化建设,畅通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渠道,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开展城市片区综合更新改造,加快金沙湾新区建设,推进通海路东侧等片区有机更新,加快扬子江大桥、希望大桥、川港大桥等开工建设,推进二甲大桥改建工程完工,加强通吕运河两岸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实施大唐花苑等9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深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建设,确保评估水平保持5A以上。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新建城镇污水管网不少于5公里。实施农贸市场提升三年行动,切实提升硬件设施和管理水平。深化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国家卫生镇全覆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落实“百千工程”行动方案,积极试点乡村振兴示范村多村连片联创,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示范区,新增省特色田园乡村1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行政村生活污水“双60%”治理率达省考核标准,生态河道覆盖率达60%。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争创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区。提升农民增收能力,培训高素质农民2000人。持续推广“整村授信”工作,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始终坚持民生优先,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障覆盖面,兜牢民生底线,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推进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深入推进“古沙师韵1311”名师(校长)培养工程,加强教育布局研究,充分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增加学位供给,争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顺应新生人口变化,鼓励具备条件的幼儿园开展托育延伸服务。推进金沙湾医学综合体、区二院扩建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全面推进基层慢性病医防融合门诊建设,持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现全区232个村(社区)医保公共服务点全覆盖。新建省健康镇2个、省健康村(社区)10个。做优“通州之夜”“古沙读书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做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建立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精准落实就业帮扶,城镇新增就业创业1.2万人。精准实施参保扩面,加快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提升救助保障标准,拓展社会救助方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着力改善“一老一幼”问题,推进链式养老服务,探索“养老服务南通模式”通州样板。扩大普惠托育供给,打造“1+N”高品质普惠托育模式,争创省市普惠托育机构3家。强化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培育储备,计划新开工(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6个985套(间)。深化军人退役“一件事”改革,争创新一轮省双拥模范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持续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治理体系。打击整治突出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全面实施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提高初信初访一次性化解率。持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守牢民生安全防线。加快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拧紧拧实安全生产责任链条,全力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确保社会大局平稳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