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回应关切

今年生猪价格走势分析

发布时间: 2022-01-10 16:52:34
信息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体:

区农业农村局供稿(钱志锋)元旦以来,全国生猪价格迎来猛烈下跌,跌幅普遍超过20%,“外三元”生猪由元旦前18.5元/kg降至近期的14.8元/kg,跌破盈亏平衡点的17.00元/kg,生猪养殖再次进入普遍亏损状态(每出栏1头育肥猪亏损额在250元左右)。主要原因一是市场需求暂时性降温,屠宰企业放缓收猪脚步。二是去年恢复生猪生产新扩产能陆续进入市场,供过于求。三是养殖户前期惜售,压栏赌春节行情受挫,进入集中抛售期,造成踩踏现象,由此导致猪价一路下跌。如何理性看待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生猪价格走势,仍需从生猪养殖基本面及行业规律予以分析。

一、当前生猪生产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总队公布的当前生猪生产量能走势,目前全国生猪存栏量仍高达4.2亿头,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400万头,显然在今后一段时间就全国而言生猪产能仍处于饱和过剩阶段,量能超出市场正常需求量的20%以上。主要新扩产能来自于大型猪企及畜牧养殖类上市公司前两年响应国家恢复生猪生产政策,大幅举资涉足生猪养殖行业,扩能增量。其次,受益于非洲猪瘟疫情常态化防控措施较为扎实,非瘟阴影对从业者的心里冲击在逐渐淡化,部分规模养殖从业者重拾信心,返回市场,通过设施升级来延续养殖,使得原存量产能萎缩有限。

二、市场需求分析

猪肉是我国畜产品的主要构成部分,我国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年消费猪肉量占世界份额的50%,需求总量约5500万吨,按照我国14.2亿人口测算,人均年消费猪肉在38kg左右。近年来,随着我国生猪养殖在品种、技术、装备方面的不断更新,出栏体重较十年前已普遍高出30%以上,由此测算年出栏育肥猪5.5亿头即可满足市场需求(不再是以往所提出的7亿头)。同时,由于美国在饲料、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出口至我国猪肉价格普遍仅国内的60%左右,造成以肉类加工为主业的企业(如双汇等)首选进口猪肉,国内年进口量估计在400万吨左右,抢占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以上。再次,受新冠疫情深层次影响,对二、三产业的冲击力越发显现,影响到工业生产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和餐饮消费,造成猪肉消费量降低。综上,当前我国年生猪需求量维持在4.5-5亿头即可满足市场正常需求,而按照目前生猪产能,明显供过于求,需要削减。

三、生猪养殖成本分析

目前生猪养殖原粮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玉米2700元/吨,豆粕3600元/吨,与去年同比略有下降,降幅分别达到8%和5%左右。按照每头能繁母猪MSY值(年提供育肥猪数)20头及出栏体重130kg测算,自繁自养模式养猪成本应在17.00-17.50元/kg左右。

四、行情分析

按照猪周期规律及当前生猪养殖态势推测,2022年上半年甚至到第三季度,生猪养殖仍然供过于求,会处于亏损期,肥猪价格运行区间预估在6.5-8.5元/斤左右,位于盈亏平衡点价格之下(尽管国家开启了活猪区域性流通,但生猪价格区域性差距极小)。2022年四季度,生猪价格可望止跌回升,逐步开启新一轮生猪养殖盈利周期,但整体空间有限,生猪养殖有望逐步迈入稳步发展阶段。

五、当前生猪生产应对措施

一是继续抓好非洲猪瘟防控,落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强化生物安全防护及消毒灭原,营造安全的生猪养殖环境。二是在“节本增效”上做文章,要充分利用品种、技术、装备优势来提升生产力,降本增效。三是在能繁母猪群体更新上做足文章,淘汰落后产能,确保能繁母猪群体在品种、胎龄、性能上保持最佳状态。四是强化政策引领,给予生猪养殖行业政策预期,从行政审批、环保、扶持政策落实等方面予以呵护,以确保生猪生产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宣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