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发改委供稿(刘建广)为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质增效,保障中秋、国庆期间能源行业安全平稳运行。9月18日,通州区发改委组织专家对全区电力、油气管道等企业开展节前全覆盖安全检查。
在天然气长输管道刘桥段高后果区,检查组一行沿着管道线路实地巡查,重点查看了沿线安全警示标识设置、日常巡检记录完整性、监管人员值班值守制度落实等情况,并对管道周边可能存在的施工挖掘、占压等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油气管道是能源输送的生命线,企业必须严格落实管道保护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护和隐患排查,确保节日期间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检查组强调,要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切实担负起能源保供重要职责。
在华电通州热电现场,检查组深入集控室、锅炉房等关键区域,通过查看运行参数、询问值班人员等方式,详细了解企业安全生产情况。此外,检查组重点听取了企业关于11月南部热用户停供蒸汽及北部热用户错峰用气的方案汇报。“要加快内部流程审批、压缩项目周期,确保100蒸吨锅炉尽快落地投用。”检查组要求,企业需进一步细化错峰用气方案,通过科学调度、精准施策,保障全区蒸汽供应稳定。
检查组来到十总特高压输电线路现场,聚焦高压线路通道下塑料大棚这一突出安全隐患。“塑料大棚薄膜在大风天气下易被吹起,一旦缠绕高压线路,将直接威胁电网安全运行。”检查组当即要求供电部门采取“三步走”措施:一是对接属地政府,对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的存量塑料薄膜进行全面加固;二是提前了解土地承包流转情况,预判大棚搭建等潜在风险,从源头防范隐患;三是建立应急处置机制,明确特殊天气下危及线路安全时可先行拆除破损薄膜,确保电力设施稳定。
下一步,区发改委将严格遵循“三管三必须”原则,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深化能源电力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以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护航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