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来源: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5-16 15:44 累计次数: 字体:[ ]

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州区

“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南通高新区管委会,各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区各委办局,区各直属单位:

《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5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一、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农业农村发展是整个经济社会面对不确定性的“压舱石”。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规划依据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分析通州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发展基础以及存在问题,在不确定环境下明确目标任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平稳发展做支撑。规划基期为2020年,实施期2021-2025年,远景展望2035年。

二、编制依据

党和国家、省和市的政策文件是制定本规划的重要依据。本规划依据的政策文件如下: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依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2018-2022年)》《南通市“十四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及《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

2.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南通市农业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16-2020)》;《南通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2016-2020)》。

3. 《南通市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南通市通州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南通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方案》;通州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或相关文件。

三、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完美收局,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三五”确定的主要“三农”工作目标圆满完成。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04亿元,比2015年增长11.6%,农业劳动生产率为4.9万元/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784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8.7%。

(一)农业现代化取得新成效

1.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落实“六保”任务,抓紧抓好农业生产,2020年粮食播种面积90.2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42.2万吨;建成省级菜篮子工程万亩蔬菜基地2个;升级改造5个存栏规模可超过2000头猪场,有力地推进生猪生产恢复;蛋禽存栏137.4万羽,肉禽年出栏达到407.6万羽;水产品养殖面积2.4万亩,产量9035吨;肉类总产量1.93万吨,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优质粮油、绿色蔬菜、鲜食葡萄等逐渐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品。加强渔业生产和管理,长江“十年禁渔”受到江苏省长江办的表扬。

2.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

全区紧紧围绕“产管并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主线,着力推进责任落实、标准生产、执法监管以及能力建设,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查合格率保持在98.2%,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新模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和农资监管与服务信息化建设,全区300多家规模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录入省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完善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制定不同产业(农产品)生产标准、建立高标准的蔬菜示范基地、农业园区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全区现有农业地方标准23项,获批的农业园区有9个,全区认证通过的无公害农产品45万亩、省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36万亩,成功创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区,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54.9%。全区拥有农产品商标1290件,有6个产品品牌纳入省级目录;南山面粉等获得农产品驰名商标,通州腐乳获得地理标志产品,骑岸大方柿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开展品牌评比、推介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制定了《通州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方案》,削减低效农产品生产,调整畜禽养殖区域和开展养殖污染治理,水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3. 农业科技装备逐步增强

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至2020年累计合作项目23个,获得成果12项。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主推品种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率为68.9%。加强“三个全覆盖”试点建设,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及其配套建设,至2020年全区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9.5万亩,占比为93.2%。农机总动力50.1万千瓦,粮食烘干546台套,日烘干能力19吨,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7.5%,建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特色农业机械化率达51.5%。加强农机监理“农机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模式”收到农业农村部领导的亲笔批示。

专栏1:提升农技和农机安全监管

“十三五”期间组织农技人员挂钩服务全区55家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点对点”服务。创新农机安全监管,在全省率先实现存量变型拖拉机报废“清零”;承办全国农机事故应急处置演练暨“平安农机”建设成果展示活动。

(二)乡村建设达到新高度

1. 实用性村庄规划正在实施

实用性村庄规划统筹了建设用地布局、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农民住房等多种因素,保障了农业农村的发展空间。全区通过加紧设计实用性村庄规划,以实现农村生态、人居环境的改善,首批18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已形成规划成果。

2. 农业生态明显改善

控制化肥农药施用,化肥使用量折纯2.5万吨,农药1258吨,比2015年下降1571吨和248吨;至2020年已经建成3家畜禽粪污处置中心,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5.4%,新建农业有机废弃物堆放中心31个,秸秆综合利用率95.2%,建立96个废旧农膜回收中心或回收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为92.8%,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85%、无害化处置率100%;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耕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土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0%以上,耕地质量等级为4.55,比2015年提升0.5个等级。供销社系统为农业提供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资料,加大废弃物回收,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升至15.6%。通过规范处置农业废弃物以及量施用化肥农药,从源头上减少农业生产污染,确保农业生态安全。

3. 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两成示范、村村整治”工程,加强村庄环境集中整治、实施“五位一体”长效管理,所有村(居)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全区104个村居的生活垃圾实施“四分类”试点,两个街道建成了有机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和9座区域性生活垃圾中转站,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基本做到日产日清。三年入户施工8.4万座厕所,全区历年累计改造施工36.9万座,改造率达99.5%;修建农村公厕534座,其中110座为独立式农村公厕,基本满足实际需求;全区累计建成了147个农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484座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铺设107.3公里污水管网,191个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或接入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覆盖率超过90%,农户受益率达21.4%,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高。“三年行动计划”中累计疏浚31条(段)农村四级河道、215条(段)乡级河道、686处整治沟塘,累计土方量380.8万吨,整治154条黑臭水体,打造414条生态样板河道,生态河道覆盖率为29%。建成3个省级以上美丽宜居乡村、市级52个、区级139个,石港镇睹史院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全区还建成10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街道)、11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以及4个国家卫生镇、4个省卫生镇、231个省卫生村,两个省级健康镇以及健康村35个。

4. 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得到深化

土地制度改革不断完善。2018年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全区共颁证21.6万个农户。组织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回头看”,做好人口信息的更正登记,依法化解涉地权属矛盾,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三个镇19个村开展宅基地和农房调查,为下一步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和“三权分置”改革奠定了基础。2020年处理涉地纠纷186起,妥善化解了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2019年14个镇(街道)207个村(居)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94.4万人,资产22.2亿元,量化经营性资产接近7亿元,组建了股份经济合作社207家,并作为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改革试点单位,获评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先进集体。截至2020年末,全区累计完成交易2579笔,成交总额接近5亿元,实现集体资产、资源流转交易业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消除零交易村,农村产权阳光交易全面铺开。

5. 农村金融服务产品有所创新

创新金融支农政策,完善农业保障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扩大农业发展贷款抵押范围,实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推进“通农贷”等融资服务,2020年农林牧渔贷款余额为46亿元;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2020年成功办理集体资产股权抵押贷款11笔,金额91万元。开展作物保险,2020年农业保费收入8000万元。

专栏2: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

兴仁镇开展了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已成功办理集体资产股份抵(质)押贷款11笔,总金额91万元。五接镇开展了“政经分离”改革试点,村民委员会单独开设银行账户。大力推进村级金融服务站建设,村村建立了村级金融服务站,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6. 乡村治理和文明达到新高度

加强乡村法治、文明建设,保持了农村社会稳定。智能化推进社会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室、司法行政服务站,法律顾问实现村(社区)全覆盖。农村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增强,在全省率先将农机安全监管融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网格化服务在疫情防控中得到广泛使用,也为夺取疫情防控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乡村移风易俗,乡风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到达了一个新高度。

(三)富民强村得到新突破

1. 农民培训效果较好

“十三五”各类培训有序展开,通过培训,提升各类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安全管控能力,效果良好。针对小农户,围绕生产生活开展素质提升培训,加速其融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型合作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展开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等新业态、管理技能以及市场行情分析等培训;农业、农机以及渔业技术推广部门加强技术推广培训,还组织了农机、渔业及农业龙头企业安全生产、监管等培训,以讲座的形式开展休闲农业、养殖场防疫管理、农村防疫体系建设等培训。

2.农业经营主体多种多样

至2020年全区省级示范新型经营主体73个,家庭农场387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4家,国家级示范社6家,清理注销空壳合作社351家,农民合作社得到规范化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共有28家。“全托管”服务累计达到606个,服务总面积达21.1万亩;创建40家新型合作农场,经营总面积1.8万亩;农业产业化联合体8家,省示范联合体3家;社会资本投资农业有效地缓解了农业经济发展所缺的资金、管理经营能力。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主体之间的联合有力地带动了小农户的发展。

3.富民强村取得新突破

全区上下紧紧围绕“聚焦富民”,坚持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84元,比“十二五”时期增长7.5%,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农户家庭的生活质量也在提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9%,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占比15.2%,平均预期寿命82.2岁。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按照“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思路,多途径开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加大经济薄弱村扶持力度,全区13个市级经济薄弱村购置的商业用房、标准厂房及建设服务联盟等扶持项目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2020年207个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2.78亿元,村均134万元,村村达到50万元以上。

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207个村全部纳入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系统统一管理;所有村全部开通村务卡,实行非现金结算;全面完成农村“三资”管理的“阳光行动”试点,实现了“三资”管理“阳光行动”的全覆盖。会计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试点和村会计异地任职试点工作圆满完成。

全面推进企村联建。深入推进“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精准对接,已有219家企业与207个村(居)签订了联建项目221个,实现全覆盖。

4. 带动小农户的机制逐步形成

通过培训,小农户的使用现代科技、设备的能力得到提升,思维理念正在转变,开始主动融入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来。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采取订单农业、合同价收购、股份合作等形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及“公司+农民经纪人+农户”等经营模式,创新多元化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带动小农户进入市场,提升竞争能力。

(四)融合发展初显新进展

1. 城乡融合逐渐展开

大力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保障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工程,加紧实施村庄规划,农村的教育资源、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养老服务、文化服务等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全区城乡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城乡融合正在逐步展开。全区双车道四级路、主要道路实施绿化、硬化的行政村比例均为100%,“三年行动计划”共建设了57条“四好农路”,实施路田路宅分界和路域环境整治,打造26条“最美农村路”,区镇公交直通达到100%,区道危桥改造率达99.8%。实施“河长制”。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低保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2020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296元/人·月,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91.8%,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为37.4%。

2. 产城融合步伐加快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南通新机场的建设,通州-上海的产城融合稳步前进,通州融入长三角步伐正在加快。2020年20%蔬菜瓜果销往上海,主供应生产基地1家。

3. 农村产业融合正在稳步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区农业产业体系基本完备,并形成优质粮油、蔬菜园艺、生态林业、现代渔业、规模畜禽、休闲农业等优势,农村产业融合正在稳步发展,“南通市通州区通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入选省级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休闲农业得到充分挖掘。“十三五”期间全区利用当地自然、文化、地理优势,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累计建成国家2A级以上景区5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7家,2020年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58万人次,实现年综合经营性收入2.8亿元。“十三五”以来全区致力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集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拓展农业产业链,累计建成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个,其中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家,农业产业链得到延伸。农产品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至2020年农村接入宽带户数40.2万户,208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信息进村入户;构建区级惠农直播电商平台,2020年共直播17余次,8万多人次进入直播间观看,南部的家庭手工业村镇搭上电商快车,传统商贸提速线上销售。“一村一品”发展较快。“十三五”期间刘桥镇长岸村、二甲镇路中村以及东社镇分别获得“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川姜镇连续六年被阿里研究院认定为“淘宝镇”。

(五)脱贫攻坚全面达标

“十三五”以来,全区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治担当,扎实开展精准扶贫,以“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和饮水安全有保障”为目标,有效衔接扶贫与社会救助、医疗保障、创业就业,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个人筹资部分由财政全额资助,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后,给予医保政策范围内不低于自付费用70%的医疗救助,全区建档立卡人员住院自付费率控制在8%以内;完成了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所有低收入农户都饮上自来水,全区实现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如期脱贫。

表1“十三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 标

单位

2020年实现值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42.2

2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9

3

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

%

54.9

4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查合格率

%

98.2

5

农业科技进步率

%

68.9

6

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

%

93.2

7

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97.5

8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4.9

9

污水处理设施的行政村覆盖率

%

>90

10

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

%

29

11

新型合作农场

40

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784

13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29.9

14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占比

%

15.2

15

农村居民平均寿命

82.2

16

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

亿元

2.9

17

农产品加工产值/农业总产值之比

---

2.9

18

区镇公交直通率

%

100

19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元/人·月

296

20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

%

91.8

21

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37.4

22

建档立卡人员住院自付费率

%

<8

四、存在问题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面全区还存在着阶段性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和短板,“十四五”时期需要破解。

(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通州是南通唯一没有省级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县(市)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偏少,传统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市场占有率低,休闲农业各点较为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但仍然只是小部分主体的尝试,发展的速度并不及预期。在点状下,新产业新业态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智慧农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平台建设、主体培育、人才支撑亟待加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少,农产品缺乏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影响力弱。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不强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务农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农村从业人员数量偏少、老化严重、知识储备不够。2020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数量为11万人,现有劳动力中能够带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领军人才和专业人才更少,“谁来种地”问题依然突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员工素质、能力还待提升。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水平偏低,高中及以上的占比不高,其中大学本科以上的比例更低;多数家庭农场经营与现代家庭农场经营管理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不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更少,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少,管理水平落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领作用还不明显。

(三)农业公益性服务不完善

农业公益性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但供给与需求还存在一定的错位。农业、农机、养殖业技术推广部门普遍存在人员机构不合理,技术缺乏,人员老化的问题;基层畜牧兽医类的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在非洲猪瘟防控中显得尤为突出,长江“十年禁渔”执法队伍老化,高标准农田后期的管护力量也不足。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所需短期资金的众筹、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营销、农产品电子商务中线上与线下产品服务配套、大数据的应用、快手抖音运用等需求旺盛,但是农业推广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农村对新知识、新技术等技能的需要。集中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多数还停留在种植、养殖等大众化项目上,培训内容与需求不匹配。公益性的服务组织与社会化服务组织不能很好地匹配。

(四)“百企联百村”项目少

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渠道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需要企业的带动;社会资本对农业生产特点、技术、农产品经营理念以及如何与农民打交道缺少经验,投资农业、“反哺三农”缺乏载体。“百企联百村”项目少,推进效果不明显,企业、村积极性不高,实质性联结项目的村企数量少,预期效果暂未显现。

(五)农业项目用地指标紧

农业建设用地的效益慢、期限长,项目用地受到其他用地需求的挤压;休闲农业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农机具配套库房、农产品冷库等配套用地落地难。

五、面临形势

(一)有利形势

1. 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机遇

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明确提出了农村现代化,重点是在农业和农村两个层面建立现代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进一步丰富了国家现代化的内涵和目标体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道路提供了制度基础与重要发展条件,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构筑目标体系、实施路径的重要参考依据。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保障了农业发展空间

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立足建设用地布局、农民住房条件、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多方面要素,明确优先安排农业农村用地,要求完善农业用地政策,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倾斜力度,壮大乡村产业;将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确定一定比例用于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辅助设施建设,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大利好及机遇,全区的城市规划也充分显示这方面优势。

3.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给予发展良机

“十四五”正是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阶段。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是我国最大城市群,也是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群。通州位于长三角重要位置,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特别是南通新机场的落户,给予全区更大发展优势。“十四五”时期可充分利用优势,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相互投资互补,优化农业产业链分工布局,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促进通州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

上海是整个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城区人口规模超2000万,消费力强,是城市经济的排头兵。通州与上海之间以产城融合发展为桥梁,嫁接其他产业,冲破地区壁垒,开展水平、互补式产业分工合作,积极推进农林牧渔业、农机装备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农业领域深度合作,加快促进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

4. 双循环战略增添力量

越来越频发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给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带来挑战。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针对挑战提出的战略举措。农产品的消费市场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内循环”战略的落地,上海等拥有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的城市,将成为新一轮城市洗牌的主要受益者。上海是中国最大的消费市场,2020年消费品零售总额1.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5%,增速比全国高4.4个百分点,位居全国消费力评价榜首位。通州的优质粮油、绿色蔬果等农产品销往上海,提高通州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会带动农民增收。

5. 数字农业带来了农业农村产业变革

农业物联网、智能农业装备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虫害有效防治、农作物长势监测等,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源头控制,数字农业带来农业农村产业变革。在食品安全方面,条形码、传感器等数字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追溯农产品种植的农药化肥和生产加工过程添加剂使用,获取流通过程检验检疫信息等,有效追踪从田地到市场再到终端用户厨房的全过程。农业机器人、自主作业系统、智能温室等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土壤质量,提升设施农业智能化,进而实现产业规模化效益,提升生产效率。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改变价值增值方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二)挑战

国内、外经济环境趋于复杂严峻,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问题比预计的更复杂、更严峻,且具有长期性。在变化的环境中,需要认真分析所面对的挑战及其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十四五”时期经济环境面临的挑战如下。

1.世界经济环境变幻莫测

世界经济迈入全面衰退期、COVID-19疫情大爆发及其反复,世界经济增速已经步入负增长区间。世界经济低迷是“十四五”时期必须面对的现实。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出现新情况、新挑战,“一带一路”在“十四五”期间进入拉锯契合、成果涌现期,双方或者多边的拉锯战也会同期出现,国际环境日趋严峻对经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挑战,对全区经济的影响已经显现。

2.中国经济面临转型

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时期,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十三五”期间,2016年GDP增长率(可比价)为8.7%,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2.5亿元(现价),增长4.6%,经济增长率逐年递减,主要源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下降;传统消费领域需求不足,社会消费零售增速低于预期等,消费增速减慢,有效投资增长乏力。

3.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不均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消除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公平配置的体制机制障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挑战,也是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所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入市,农村宅基地“三权”改革还未全面铺开,宅基地还不能交易,土地承包权、经营权还不能完全实现市场化;征地制度还不完善,部分失地农民还不能完全享受城市公共服务是城乡土地要素不均的表现,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水平、农村教育、农村生态环境等社会事业明显落后于城镇,是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的外显。

4.发展受到资源环境双约束

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约束。我区耕地人均占有量少且质量总体偏低,后备资源不足,2020年通州区户籍人口约为125万,耕地84.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低于全国人均1.5亩水平;农业用水需求量大,利用率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67,施肥强度(折纯)20.3公斤,均高于南通平均水平。农用物资废弃物、焚烧农业副产品产生污染,影响土壤、生态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六、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用现代管理经营理念、科技、设备以及治理方法等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系统性变革,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在现有的发展基础上,准确把握乡村振兴、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发展机遇,直面挑战,准确定位,确立“十四五”发展的目标任务,明确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着眼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大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提升江海美丽宜居水平,大力提升农村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通州、打造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硬核区筑牢基本盘,努力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实践中扛起通州担当。

(二)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调整生产结构,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产绿色、高质、健康的农产品,种植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5%,推进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高农村科技水平,农业科技进步率达到74%,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0.5万元/人。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达到84.5万亩,提高农田物质装备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建设省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6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优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达到60%,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改革农村宅基地“三权”制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提升农户家庭生活质量,教育文化娱乐消费占比为10.5%;加大监测,确保脱贫户不再返贫,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过75万元。推进城乡融合、产城融合以及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农村基本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为95%;区镇公交全部直通,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最低标准年增幅为8%,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5%,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55%。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5:1,数字农业农村水平达到70%。农村社会治理和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度,区级以上文明村占比72%。(表2为“十四五”期间通州区农业农村现代具体指标)

发展愿景:到2035年高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展现现实模样。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改善和优化,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生态宜居的江海美丽乡村基本建成;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农村居民生活更加富裕、便利,农村社会治理和社会文明达到一个新高度。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全面实现,江海美丽宜居乡村成为“强富美高”新通州的鲜明底色。

表2 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

序号

指标

单位

2025年目标值

指标属性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42

约束性

2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5

预期性

3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种植业)

%

75

预期性

4

高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84.5

约束性

5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

10.5

预期性

6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

3.5:1

预期性

7

省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

76

预期性

8

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

%

60

预期性

9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

%

>95

约束性

10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万元

>75

约束性

1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

%

>98

约束性

12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

70

预期性

13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95.0

预期性

14

县(市)级以上文明村占比

%

72

预期性

1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省定最低标准年增幅

%

8

约束性

16

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

%

100

预期性

17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60

预期性

18

农业科技进步率

%

74

预期性

19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29.2

预期性

20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

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95

预期性

21

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

%

55

预期性

22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占比

%

>10.5

预期性

23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5000

预期性

24

居民平均预期寿命

83左右

预期性

七、新任务和发展重点

围绕202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扎实抓好高质高效的农业、宜居宜业的农村、富裕富足的农民以及产城、产业融合等建设,以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业现代化的新任务:高质+高效

“十四五”全区农业现代化发展需紧守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

1.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

深入实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充分发挥“鱼米之乡”农业资源禀赋和良好发展基础的优势,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粮油、设施蔬菜,2025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42万吨。提升畜牧业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水平,大中型规模生猪养殖占比达到85%以上。构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供坚强的疫病防控支撑,保障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以及畜禽产品的市场供给,2025年肉类总产量达到2.5万吨。

健全渔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提升现代渔业发展水平。水产养殖上,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养殖尾水治理模式,示范推广优质、高效、安全的水产品种。以池塘养殖为重点,延续奖补政策,实施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发展特色水产品规模养殖。开展调研以掌握本区域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和潜力空间,按照《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科学制定规划,因地制宜、积极有序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

坚决执行长江“十年禁渔”令。合理配置机构力量、加强设施装备建设、推广应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协助巡护队伍和健全执法协作机制等,力争1-2年内建成投用一批亟需的渔政执法船艇、无人机和远程监控网络,建立高素质的专业执法队伍和适宜规模的协助巡护队伍,提升长江渔政执法能力;形成权责明确、规模适宜、运行有力、管护有效的渔政执法管理格局,控制防范、及时发现制止非法捕捞、各种破坏水生生物资源和渔业水域生态的违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推动建立人防与技防并重、专管与群管结合的保护管理新机制,维护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管理秩序,加强水生生物保护和水域生态修复。

2.培育壮大特色乡土产业

大力发展特色种养、特色食品、特色制造和特色手工业等乡土特色产业,引导、提升和建设一批家庭工厂、乡村车间。扶持壮大二甲优质葡萄、骑岸大方柿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和非遗传人工作室。健全特色农产品和土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商标保护,打造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产品品牌,申报国家地标(证明)产品和优势特色产品区。

深入实施农业企业“走出去”行动,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东盟等国家的农业合作,建设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和境外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实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计划。农业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外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模式,开发优势特色农产品、乡土产品。到2025年,全区农产品出口总额达到1500万美元,培育认定初级产品以及深加工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区)两个,发展鲜冷蔬菜等出口优势产业。

3.加强农产品质量长效管理

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动态管理,强化政策支撑保障,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实施绿色农产品认证奖补计划,鼓励支持绿色、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2025年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75%。加强获证后绿色优质农产品的监管,推动畜牧业、水产品生态健康发展,完善兽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推进农产品生产投入品使用规范化。鼓励屠宰企业开展标准化改造,不断提升畜牧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全程追溯管理,到2025年,规模以上农业生产主体可追溯率达90%以上,落实质量追溯“四挂钩”制度。加强农产品市场准入与产地准出衔接,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实施“网格化+精准监管”,设立镇村监管员与协管员,落实巡查监管制度,到2025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98%以上。

4.强化农业装备等基础设施支撑

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提档升级。围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侧重大型动力机械、多功能一体化复式作业机、高效植保、新型耕整地、精准变量施肥、绿色烘干、油菜种植与收获等机械化装备及配套农艺技术的示范推广。建设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省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5%。

提升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大特色主导产业、主要品种关键薄弱环节的机具引进、试验和示范力度,着力在设施农业、畜禽养殖、水产养殖、果菜和农产品初加工等产业用工较多、机具较成熟的环节,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适应特色作物生产需要的农机装备,建设3个以上具有较高水平的特色农业机械化标准示范园,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65%。

示范推广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扩大智能化信息化农机装备示范应用,稳步推进植保无人机发展,支持具备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精准作业、智能监测、物联网、“互联网+农机作业平台”等机械化信息化融合装备与配套农艺技术示范推广,建设两个以上智能(无人)农机示范基地(农场)。

开展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作业试点。以秋季稻秸秆犁耕深翻还田作业为重点,鼓励整村整镇推进生态型犁耕深翻还田,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地区2-3年犁耕深翻一遍的目标。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打造生态型犁耕深翻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样板,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高质量发展。

强化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以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实施为抓手,培训农机技能人才,提高基层农机人员政策理论水平与技术服务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高技能人才选拔与跟踪培养,实现“强师优教”。

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和村庄环境整治,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结合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按照田美乡村的要求,加大土地平整、沟河整治、填平废沟呆塘以及拆闲拆废拆旧力度,提高土地连片程度,科学配套田间道路和农田灌排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十四五”期间全区高标准农田总面积达到84.5万亩。

5.完善农业公共和社会化服务

推广农业科技。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力度,提升数字农业水平,遴选农技专家结对挂钩家庭农场、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点对点技术指导。

提升绿色优质高产技术。大力推广以优质食味品种为核心的水稻综合配套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加快构建植物检疫防控体系,利用数字农业技术,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提升重大病虫害预警级防治能力。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扩大专业化防治队伍和统防统治覆盖面积。以农药减量控害、农产品提质增效为目标,进一步推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完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大力推广葡萄、桃、枇杷等优质水果,适度扩大猕猴桃、无花果等小杂果规模。加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创新,研究推行疫病净化技术,运用免疫抗体监测手段,推进规模养殖企业免疫程序优化。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设施装备建设为基础,以拓展服务功能为重点,创新社会化服务业态,建成10个以上具有装备设施先进、服务链条完整、要素保障有力、运行管理规范、规模效益良好、示范引领明显的省、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作业、农资统购、培训咨询及贮藏加工、产销对接等产前产中产后“一站式”综合性服务。提升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园建设和数字化提升,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更新改造旧冷库,发展冷链。

6.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高质量实施好新品种试验示范、农作物新品种安全测试工程,努力打造一批高质量的新品种试验测试和展示基地。实施现代水产种业质量提升工程,健全水产良种推广体系,推进水产良种繁育场建设。围绕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培育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开展种业市场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冒侵权行为。“十四五”时期建设1家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场。

7.构建耕地“三位一体”保护格局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用途管制,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严守耕地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全力构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格局。开展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严禁违规占用耕地和违背自然规律绿化造林、挖湖造景,严禁超标准建设绿色通道,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等。加强耕地保护监测监管能力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监管,严格新增耕地核实认定和后期管护,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至2025年完成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到2025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84.9万亩,生态红线区域面积不低于239.1平方公里。

(二)农村现代化的新任务:宜居+宜业

“十四五”期间以提升农业生态环境、农村自然与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为重点,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良性循环发展新格局。

1.构建水韵乡村生态特色

加强乡村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丰富江海平原水文化,打造乡村水韵特色,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生态。

加强乡村水环境治理。深化落实河长制,加快生态美丽幸福河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实现镇村级河道水体有序流动,农村地表水环境全面改善,2021年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完成市下达的地表水省级以上考核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指标,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60%,农村水环境显著提升,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夯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立健全县乡河道轮浚机制,大力开展河道清淤、岸坡整治等工作。继续做好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建成一批“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样板。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制度体系建设,运用“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打造水韵乡村文化标识。丰富江海平原河湖文化内涵,推进农村水文化景观建设,提升乡村水韵。利用河流自然条件,建设乡村水文化载体,打造水利风景区,创建水利文化长廊,彰显江海治理、围海造田、张謇治水等水文化。注重挖掘优秀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坚持规划引导、典型示范,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耕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推进传统农业文化申遗。

2.修复提升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到2025年离田秸秆100%收集,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配套率100%,粪污综合利用率100%,化肥施用总量较2020年削减3%以上,农用农药施用总量力争年递减0.5%,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旧农膜回收率分别达到90%和95%。到2025年,全区耕地质量状况进一步改善,土壤健康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持续改善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深化特色田园乡村面上创建,完成市下达的林木覆盖率指标,建成22个省级以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建成11个省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保护2-3个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

3.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

改革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要素市场化是“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改革的方向。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丰富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有效实现形式,促进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确定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在统一部署下,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探索、试点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4.完善“两权”抵押贷款

优化信贷结构。金融部门优化信贷结构,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比例。金融部门调整信贷结构,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季节性资金需求。加快金融政策创新,继续深化农村“两权”抵押改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信任机制,整合资源支持信贷担保,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5.开展联企联建行动

深入实施“百企联百村共走振兴路”行动,继续开展村企挂钩帮带工作,实施结对挂钩。丰富村企联建方式,一方面给予物质经费等补血式支持,另一方面帮助村集体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选准发展项目,增强造血功能,实现长效发展。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到2025年每个镇(街道)打造1个联建亮点。

6.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要推手,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十四五”时期的首要任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规划发展村庄为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新型合作农场、特色产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乡村旅游、农村住房、新型农村社区、乡村治理、乡风文明、农民增收致富等重点工作,实行片区化打造,带动全域提升,打造一批可观可感的乡村振兴样板。到2025年建成2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乡村振兴先进村。

7.推进农村法制和文明建设

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提升基层治理的数字化,加强农业农村执法工作,提升农村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工作效能。坚持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健全和创新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升村民的依法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农民的法治素养,加强农民自治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我管理机制。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挖掘、传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不断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培植民间艺术团队,开展送戏下乡、艺术普及进乡村活动,办好农民丰收节。开展乡风文明指数监测。深入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发挥“小院课堂”“小巷党课”等特色载体作用,深化理论宣讲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农民现代化的新任务:富裕+富足

1. 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行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创新选拔、培养、管理、扶持、激励等机制,到2025年,建成乡土人才库。鼓励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吸引更多人才返乡投身现代农业农村建设,发展“归雁经济”。开展大学生返乡创业“青苗计划”、大学生“双创大赛”等形式的人才返乡创业活动。建立各类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完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等激励保障机制,全面建立城市医生、教师及科技文化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实行农业科技人才到基层兼职或服务锻炼制度。加强对下乡的各类组织和人员的管理服务。

2. 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深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壮大适应现代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标兵。重点加强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培训,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干部到农村一线锻炼的培养机制,推动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工作队伍。

推进农民职业技能培育。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工程,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扶持农产品经纪人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有条件的农民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任务,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教育。推动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学习工作终身、适应就业和人才成长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增强职业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巾帼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增强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水平。

3. 培育创新创业群体

支持国家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农村创业创新示范园区(基地)、农村创业创新孵化实训基地申报建设。组织农村创业创新人员或企业参加国家及省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返乡下乡人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创办新业态企业;培育各类新型融合业态;推行农业发展新模式。围绕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绿色生态发展、农业信息化、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等,优化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吸引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创新。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引导农民工在青壮年时返乡创业。

4.实施农业经营等主体培育工程

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引导大中专毕业生、新型职业农民、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以及各类农业服务主体兴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经营活动。开展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建设,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强化示范社培育,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推进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电子商务和社会化服务,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和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至2025年省级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6个,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推进农业产业联盟发展。聚焦优质粮油、蔬菜园艺、休闲农业三大产业,做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家庭农场组建联盟,具备条件的向公司制企业发展。鼓励工商资本到农村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项目,提供恰当的区域性、系统性解决方案,与当地农户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共同体。积极发展新型合作农场,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推进新型合作农场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对小农户的带动能力,推动农业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5.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大力引导小农户与适度规模经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联盟对接、与农业科技支撑和支持保护制度体系对接,小农户平等参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共同参与市场竞争。通过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良性互动,不断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股权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小农户专业化生产。发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提升小农户专业合作化的组织程度,加大小农户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等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小农户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

6.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到2025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35000元。抓就业促工资性收入提升。大力推行以农民工为重点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进培训内容从传统行业向新产业、新业态拓展。抓培训促创业增收。大力推行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促进农民创业致富。激发农民创业致富活力,引导农民在文化、旅游、生态等乡村特色产业领域创业,把更多的农民培育成为创业致富能手。完善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加强农民工常住地就业服务,兜牢农民工就业底线。抓改革促财产增收。推进农村宅基地、农村建设用地等土地制度以及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制度改革,放松制度约束,促进农户家庭财产性收入增加。

引导农民科学消费,提升教育、文化娱乐以及信息等消费,提升生活质量,延年益寿。2025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29.2%,教育文化及娱乐消费为10.5%,人均预期寿命83岁左右。

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制定完善相关救助政策,探索在传统政府救济和社会救助基础上,开辟新的社会救助渠道,建立长效发展机制。注重扶志扶智,积极探索建立有效应对返贫、金融保险扶贫、制度性保障扶贫、统筹解决城乡贫困问题等体制机制,探索完善资产收益扶贫办法;探索低收入户、贫困户嵌入产业链中的路径;健全返贫动态监测和帮促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

7.可持续增长村营收入

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到2025年全区村级集体经营性年收入均超过75万元,形成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实现村营收入的可持续增长。

专栏3:经济薄弱村的加油站项目

为经济薄弱村建设加油站,提高村营收入,五接镇开沙村、金新街道狮子桥村和金新街道三姓街村3个强村加油站项目已于2021年开工建设。

增加财税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力争到村的资金增长幅度与支农资金的增幅基本一致;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实施税费返还制度,村域内工业企业的税收分成村集体,新增部分大部分留给村集体。

减轻村级负担。引导各级金融机构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项目优先提供金融服务,实行利率优惠。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规范村级事权,按规定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事项,不转嫁村级组织,委托村组织开展工作所需经费由相关部门足额拨付,规范村级服务项目。规范村干部和村聘用人员的使用,精简干部职数,分流富余人员,最大限度的降低经费支出。

(四)融合发展的新任务:产城+产业

1. 城乡融合发展

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快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农村内部发展活力、优化外部发展环境,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深度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统筹推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双向融合。

强化金沙街道综合服务能力,统筹通州城市、各镇村发展空间,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开发、保护和整治进行总体布局。实行“多规合一”,强化城乡统筹规划,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格局。

试点基础设施一体化管护改革。加强农村路网与城市路网、市郊轨道站点等衔接,全面形成“成网成环”的农村公路网络。推动农村网络升级工程,推进农村全面实施双千兆工程,到2025年农村地区千兆光纤全覆盖,5G网络基本全覆盖,提升5G在农村地区各领域的服务能力。加大农村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的投入,补齐防灾减灾基础薄弱短板。通过统一城乡管护机构、统一经费保障、统一标准制定等方式,逐步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资源、模式和手段延伸到农村,试点公共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管护体制改革。

均等化公共服务。2025年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达到95%以上。实施乡村教育提升行动,提升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健康普惠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发展,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9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3年。构建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全区基本建成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基本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经济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2025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最低标准年增幅8%,接受上门服务的居家老年人占比18%左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市县两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技术指导中心建设,2025年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比例55%。

2. 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对接服务上海步伐,把上海优质农副产品市场服务保障基地建成全国农业接轨上海的标杆,为上海奉献绿色安全精致的“菜篮子”。组织企业积极参加江苏省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南通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等各类展会。

3. 产业融合发展

到2025年六大优势产业充分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特色明显,产业融合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逐步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1)优化产业布局。农业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为蔬菜、稻麦以及乡土手工业;东北部为蔬菜市场及加工,西北部是稻米以及弱筋小麦等传统粮食生产及加工;南部为乡土家庭手工产业和杂粮;休闲农业则呈“核”状;畜禽规模养殖场主要分布在东社、十总、石港、刘桥以及兴仁等镇。

(2)做大乡村特色产业。立足通州,突出乡村特色产业,着力提升产能、提升品质、提升效益,打造乡村产业发展高地,形成区域增长极和乡村经济战略支点。发展千亿元级优质稻米特色产业。注重打造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优质稻米链式开发基地。加强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创制,选育出一批优良食味水稻新品种新组合。加强绿色高效生态技术集成示范,通过良种、良法、良田、良机相结合,推进全程绿色化、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开展“通州好大米”推介发布,培育优良食味稻米品牌。发展千亿元级绿色蔬菜产业。以“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蔬菜标准园为重点,实施全产业链开发,建设现代化标准化蔬菜基地。培育适应设施栽培、加工出口、轻简栽培和机械化新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加强绿色生产技术集成推广,开展蔬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活动。发展规模畜禽产业。突出推进生猪、家禽集约化生产和全产业链经营。培育推广优质畜禽品种,全面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创建、规范标准化生猪屠宰示范企业。

(3)提升休闲农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农产品加工等深度融合,优化线路,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多样化发展。到2025年休闲农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分析通州区位,休闲农业的目标群体为上海以及周边市场。依据休闲农业景区特色,确立鲜花小镇、洲际绿博园、长江高尔夫球场、秀岛山庄途居、开沙岛房车露营地、绿洲皇冠度假村以及渔湾生态旅游风景区等为休闲农业精品景点,以“花海+运动”为主题的秋冬赏花健身康体运动休闲,或以“湿地+嬉水”为主题的夏季湿地生态游,周末一或二日游。利用媒体等平台,发布信息,推荐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专栏4:休闲农业精品线路

第一条线路:秋冬“花海+运动”主题游的线路为鲜花小镇—洲际绿博园—长江高尔夫球场—秀岛山庄;

第二条线路:夏季“湿地+嬉水”主题游的线路为秀岛山庄—途居开沙岛房车露营地—绿洲皇冠度假村—渔湾生态旅游风景区。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吸收农户入股等方式,与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做大做强传统加工,推进优势农产品加工,推进精深加工,推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加工上的应用,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至2025年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值为3.5。

(5)创建数字农业基地。加快农业生产数字化赋能,主要农作物积极应用精确栽培管理技术,加快传统农机装备智能化改造,提升农产品保鲜、烘干、清洗、检测、分级、包装与加工技术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搭建三大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对重点特色种植园区、养殖场实施联防联控,联网监控、实时观察,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扩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物联网技术应用,融合江苏景瑞公司平台,接入开心农场、十总猕猴桃种植基地等基地园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健全农产品产地营销体系,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鼓励发展线上服务、线下体验,鼓励各类服务主体把服务网点延伸到农村社区,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形成现代物流融合的农业新零售。至2025年企业电商销售普及率达到80%,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速保持在10%左右,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70%。

(6)实施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建设,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引导各类主体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立行业协会,定名区域公用品牌,专门打造“通”字头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炼“通”字农产品内涵;深挖农产品的特性,突出品牌个性,树立品牌的外在形象。建立一整套的评价指标,每年对农产品的品牌开展评价,保护区域公用好品牌。做好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延伸。行业协会加强区域公用品牌的监管,避免产品质量退化。实施知名品牌培育工程。持续加大“两品一标一基地”培育力度,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发展优质高端农产品,积极创建一批产得好、卖得俏、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大力推进“通农绿色有机”品牌建设,做强“通州好大米”品牌,以“质量”换“销量”,用“品质”创“品牌”。加大品牌营销,积极在各种农业展会和上海等地组织品牌农产品推介活动,到2025年,力争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区域公用品牌1个。

(7)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村。强化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支点,以村为基本单位,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加强主导产业、农产品质量品牌、组织化程度以及专业组织对小农户程度的建设,开展专业化生产,共享技术、信息以及基础设施等,拓展利润空间。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发展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业,培育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示范村,建设一批产值亿元村,形成“一村带数村、多村连成片”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成特色产业村10个、设施栽培村10个。

(8)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十四五”期间抢抓毗邻南通新机场战略机遇,发挥区位优势,依托通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厚实基础,以创新思维打造“机场+农业园区”的南通空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坚持以农为本、绿色发展,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加工产业,借助这张名片不断提高该区域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高品质高标准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打造南通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使之成为经由南通新机场抵通旅客的游玩首站、南通旅游新名片,将南通空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南通新机场的“后花园”,上海大都市圈北翼的精品“菜园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9)推动产业强镇建设。进一步加强规划,引进农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研发、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当地农产品提供生产加工服务,推动金融机构为农业提供服务,选择主导产业优势明显的乡镇,按照要求,培育成为产业强镇,“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十总镇成为产业强镇。

八、重点项目

(一)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先进村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策部署,以村庄发展规划为重点,实行片区化打造,综合示范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营方式创新、特色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

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贯彻落实南通市《关于培育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的意见(试行)》,紧扣五个方面发展要求,以项目为重点,以村为建设主体,率先探索、引领全区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振兴典型,体现通州特色,串点成片。2021年培育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6个先进村(表3)。围绕示范村打造,统筹先进村建设,兼顾一般村发展,形成示范建设梯队,形成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建设经验,提升乡村振兴综合示范效应,促进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

表3 通州区2021年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

示范村

石港镇睹史院村、东社镇东平村、金沙镇金北村、五接镇开沙村、西亭镇西亭社区、兴仁镇徐庄村、刘桥镇徐园村、平潮镇四十里村

先进村

产业兴旺类

十总镇育民村

生态宜居类

十总镇柏树墩村

乡风文明类

西亭镇草庙村

治理有效类

先锋街道花园村

生活富裕类

金沙街道新三园村、川姜镇磨框镇村

规划先行集中打造。列入示范村、先进村建设的村需迅速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方案编制,坚持先设计后建设,统筹安排土地利用空间规划和建设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农路、农村污水处理、乡村旅游等空间布局。示范村优先向“一片两带”(通吕公路至老平海公路再到东社镇周边区域,先锋街道到石港镇G345沿线,建设中的绕城高速沿线)集中,其余镇(街道)优先选择镇区附近村及老镇区,加强示范村先进村“串点连线”沿线坟茔迁移、破败建筑清理、旱厕改造,道路景观、绿化、文化墙建设等,扮靓沿线。

强化项目建设。对示范村、先进村建设任务实行项目化管理,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项目向示范村先进村适度集中,从政策规划引领、涉农资金整合、招商引资落地、服务督导保障等方面协同推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统筹规划,协同推进,充分发挥项目引领示范作用。

(二)重要农产品的稳产保供

保持粮食、蔬菜生产稳定。深入实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加快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确保口粮安全,做好防灾预警。“十四五”期末,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超过42万吨。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积极推广稻、麦、油菜优质品种,到2025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8%,良种优质化率达95%以上。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开展粮食节约行动。积极推广蔬菜园艺业,重点发展设施蔬果、名特优出口蔬菜、水生蔬菜、城镇近郊叶菜及高档食用菌,稳步提升万亩永久蔬菜保供基地生产建设水平。

动物疫病防控及生猪稳产保供。动物疫病防控直接关系到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坚持奖惩结合、管治引导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底线。压实属地政府管理责任、部门监督责任和养殖业主防疫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推进网格化监管。强化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构建完善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推进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应用,促进畜禽养殖品质良种化、防疫制度化、生产规范化、养殖设施化、粪污处理无害化。升级及新(改、扩)建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整体提升全区畜禽规模养殖占比,至2025年规模养殖比例超过86%。以畜地平衡、种养结合等循环农业模式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确保整体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8%以上。着力推进畜产品深加工,吸引农业龙头企业入驻通州,促进畜牧业产业链前伸后延,增加畜产品附加值。

(三)高标准农田提标增效

“十四五”期间投资6.5亿元,以建设南通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通州核心区为重点,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要科学排出项目建设计划,将项目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结合起来。

加强前期已认定高标准农田的调查分析,对照新的标准和要求,对原来建设标准低、农田基础设施落后项目区进行提质增效,将项目编排细化到年度、到村,至2025年建设高标准农田提档升级项目18.5万亩,总量为84.5万亩。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设成为高产稳产良田,确保连片50亩以上的农田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到位。明确职责,整合资源,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坚持利用和管护并重,突出高标准农田连片种植、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成后,资产登记移交给当地乡镇政府,管护工作纳入当地农村环境长效管护体系,由区、乡两级财政落实管护和维修资金,村作为河道、道路、林网、桥涵闸等公益性资产的管护主体,通过引进社会服务机构进行管护;承包主体负责电灌站、渠道、管道、仓库、晒场、烘干中心等运营性资产的管护,实行合同制管理,确保工程效益长期发挥。

(四)构建强村富民长效机制

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持续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大力推进强村加油站项目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到2025年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和经济薄弱村发展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幅,经济薄弱村集体年经营收入增幅高于全区村级平均收入增幅。

健全多部门联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实现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的早发现和早帮促。坚持精准帮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确保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一个都不掉队。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强化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社会保险。分层分类实施社会就业,对农村低保对象和特困供养人员,给予基本生活救助和相应的专项社会救助;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相应的专项社会救助或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优化创业就业服务,加大农村低收入农户、农村零转移家庭劳动力等重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人口提高内生发展能力,发展产业、参与就业,依靠双手勤劳致富。健全控辍保学机制,继续实施家庭困难学生教育资助、危房改善、基本医疗保险资助参保、大病保险倾斜支付以及医疗救助政策。推广“村级医疗互助”、“防贫保”等模式,减轻群众大病医疗负担。优化完善大病专项救治、先诊疗后付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年度健康体检等健康帮扶政策。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代缴政策,推进农村“残疾人之家”建设。

(五)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至2025年省级通东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更加稳定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沟渠林路等配套,提升区域内的生产基础设施。以蔬菜为优势产业,建设蔬菜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集散地、垃圾污水处理装置,完善服务设施。推动蔬菜的电子商务以及物联网的发展,建立多种联结模式,带动广大蔬菜生产农户。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将蔬菜产业链向产前和产后延伸,提高蔬菜产业的综合效益和整体效益。强化江苏景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蔬菜生产、物流配套方面建设,打造成集深加工、储藏、研发、冷链物流、食材配送一体的现代化农业企业。积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延伸蔬菜产业链,发展关联产业,不断发挥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加大与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江苏省农科院、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等科研机构联系,推广示范新技术,提升科技、管理水平;注重市场分析,加大营销,整体推进产业化水平。

(六)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迈上新台阶

推动产业园区的就地管理。依据编委批复文件,设立园区管理办公室,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管理职能逐步转移至东社镇人民政府;加强园区管理,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迈上新台阶。至2025年升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以蔬菜为主导产业,扩大现有蔬菜的生产规模,集聚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推进园区内的景瑞公司和开心农场发展升级,加快产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面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并通过适当的机制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园区,推进“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构建现代农村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整体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加工航空食品。以“结构调整、绿色友好、提质增效、三产融合”为农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挥区位优势,坚持以农为本、绿色发展,依托通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厚实基础,抢抓毗邻南通新机场战略机遇,以创新思维打造“机场+农业园区”的南通空港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大力发展航空食品加工产业,借助这张名片不断提高该区域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

打造园区旅游农业。高品质高标准发展农业休闲旅游,打造南通地区农旅融合发展的典范,使之成为经由南通新机场抵通旅客的游玩首站、南通旅游新名片,将南通空港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南通新机场的“后花园”,上海大都市圈北翼的精品“菜园子”。

(七)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

发展产地初加工。实施相关项目和推广适用技术,整体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中小微企业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减少产后损失,延长供应时间,提高增值效益。以优质粮油、特色蔬菜、精品水果等为重点,支持建设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初加工设施,改造升级设施装备。积极推进粮食、油料加工减损增效,提高产品附加值。对非食用类农产品,重点发展整理、粉碎、编制等初加工,开发多种用途。

推进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鼓励大型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立农产品加工副产物收集、运输和处理渠道,推进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采用先进技术装备,推进果蔬残次品、皮渣、畜禽皮毛骨血、粮油加工皮糠、饼粕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新型产品,提升增值空间。

做大做强传统产品加工。做大做强石港乳腐、西亭脆饼、正场熏糕等传统农产品加工业,支持传统农产品加工企业创树品牌,鼓励申报农业龙头企业和创建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原产地标记、农产品地理标志,引导传统企业带动当地小农户,打造一批安全优质的传统农产品品牌。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根据粮食生产功能区、重点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布局,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在粮食蔬菜主产区、畜禽水产养殖区,发展粮食果蔬产地初加工、畜禽屠宰和水产品加工、仓储和冷链物流体系;在南通城的周边,重点发展主食、休闲食品、速冻食品、预包装食品、药食同源产品和净菜加工;依托出口产业集聚区和港口优势,加快发展出口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物流商贸。引进饼干、糕点等加工企业,发展通州西北部地区的稻米以及弱筋小麦的深加工。

建设集中加工区。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要求,支持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推进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一体化和智能化更新,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应用生物、工程、环保、信息等先进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加强与健康、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对接,开发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关产品。

(八)打造产业强镇

培育产业强镇。按照农业部有关产业强镇建设要求,根据通州区的实际,培育产业强镇。立足十总镇,聚焦优质粮食产业,发挥上联上海等城市、下接小农户的纽带作用,把十总镇打造成为产业强镇,至2025年十总镇粮食产业强镇雏形初具。

壮大农业主导产业。“十四五”十总镇继续以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加强规划,进一步提升高标田建设,扩优品粮食种植规模,加快产业链、价值链建设。着力支持提升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烘干、保鲜、仓储基地以及加工、包装等设施装备水平,构建品牌特色鲜明、功能布局合理、创新创业活跃的乡村产业体系,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创响十总镇的粮食品牌,示范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吸引管理人才提升对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培育产业融合体系。强化“万家欢”、“万家顺”等稻米加工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健全粮食加工、包装、销售服务体系,探索建立稻米区域品牌;创新产业组织方式,鼓励稻米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引导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建设原料基地、贮藏和加工车间等,增强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十总镇区域内粮食生产企业与小农户建立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方式,把利益分配重点向产业链上游倾斜,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让农户更多分享乡村产业发展红利。

引进新技术。与江苏农科院亚夫工作站建立挂钩关系,与南京农业大学、南通大学、南通沿江地区农科所等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在新品种示范、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及生产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协作。

(九)改革农村产权和土地制度

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强化农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用地保障和审批服务,下沉监管和技术服务力量,规范用地和建房行为,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或在符合规划前提下就地就近改造提升,严格农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推广应用农房设计导则、图集,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项目腾迁,改造新建江海田园特色的宜居型农房。以经营性农村自建房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履行农村宅基地监管职责,推广制度创新,有效地制止非法占据宅基地的行为。

在统一部署下,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试点、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部分,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和农民房屋财产权,试点、改革现有制度,适度放活农户宅基地和房屋的使用权,优化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农民土地的财产权益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

在统一部署下,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全面完成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逐步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村营收入的可持续增长机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收益分配权。部分村缺乏发展集体经济所需要的要素,“授之以渔”;提升部分村集体资产的运营管理能力,提高收益;更新、强化部分村组织力量。全面推进“政经分离”试点,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改革。

在统一部署下,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鼓励开展集体经营性用地入市试点工作,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模式和程序,建立市场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建立“同权同价、流转顺畅、收益共享”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提升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农村垃圾减量分类收运,每年至少新增1个镇(街道)开展全域垃圾分类、收运、处置的试点,逐步形成系统的分类收运处置方式,进一步完善“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推动各地加强已改户厕的维护。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逐步向周边自然村庄延伸,并与农村改厕有机衔接。

深入推进农村水环境治理。按照“水面清、水系畅、水体活、水景美”的要求,建立农村河道轮浚机制,加快农村水环境整治和修复,提高河网水系引排和自净能力,巩固提升农村环境管理机制成效。

大力推进乡村绿色生态建设。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着力增加村庄整体绿量,提高村庄景观显示度,鼓励庭院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植树绿化富民活动。到2025年,新增省级绿美村庄10个。

深化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突出生活富足、各美其美,强化产业培育和风貌塑造,将有条件的美丽宜居村建为特色田园乡村。鼓励组团创建、整体设计,与现有特色田园乡村串点连线成片,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推动旅游民宿发展。加强既有特色田园乡村管理,保证环境品质,发挥示范作用。

实施协同联动。加强人居环境治理的多方配合,实施协同联动。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工厂“三废”等综合治理,减少对农产品生产地区水、空气、土壤的污染。严格监管,以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进行常态化监测,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抽样检查。广泛宣传,让绿色农产品成为农业业主的生产理念和广大市民的消费时尚。推进城乡保洁一体化,健全农村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综合管护机制。

九、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全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导向,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加强组织动员,搭建社会参与平台,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机制,形成乡村振兴合力。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科学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提升整体服务意识,将十项重点项目作为规划的重要抓手,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体化为实事和项目,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健全制度保障,强化工作考评,分解落实任务,落实激励措施,加大督查考核,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二)加大资金投入

资本、土地等是组织生产不可缺少的要素。农业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财政投入;加大财政投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加大惠农强农支持力度,预算内投资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分年度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所提高。建立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明确资金使用内容,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环境保护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贷款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协同支持乡村振兴。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绿色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田园乡村等领域的农业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开展乡村振兴领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建设、运营。规范有序盘活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回收资金主要用于补短板项目建设,建立项目运营补偿机制,保障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投资回报。

(三)落实优惠政策

在农业基础设施、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农产品流通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完善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稳步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落实休闲农业、农产品保鲜冷链等农业用地的优惠政策,加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按照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新编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及通州区“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目标,区每年安排不低于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农业农村发展需求;区安排不少于5%、镇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保障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用地。科学划分农产品加工类型,细化初加工环节的标准,优化行政区域代码设置,根据农产品加工性质划分用电类型,推动同类企业平等享受电价优惠。

(四)强化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全面完成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任务,扎实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健全预警机制,完善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定期对农业龙头企业、渔业及农机等开展例行督查,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检查力度,加大对各种非法违法行为的打击。深入开展“平安渔业”、“平安农机”创建,推进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