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刘学军; | 建议/提案号: | 006 | |
标题: | 关于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发展势头迅猛,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2015年10月,依托兴东机场一类开放口岸优势,我区大力推动空港产业园申报省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便成功获批,为探索实践“互联网+外贸”新模式开辟了新路径。
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意义
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对我区应对国际市场萎缩趋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是有利于扩大进出口规模。依托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国外消费者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我区物美价廉的产品和高效优质的加工生产能力,有利于本地品牌快速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带动我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会扩大我区消费者对国外产品和服务的选择,拉动进口增长。
二是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我区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而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各国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将对企业的产品质量、研发设计、品牌销售和快速反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这不仅倒逼我区家纺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也将有效推动物流配送、电子支付、电子认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三是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据初步统计,我区目前共集聚跨境电商200多家,引进跨境电商服务商30多家,2015年实现跨境交易额1500万美元。试点获批后,我区跨境电子商务业务量将迎来井喷式增长,吸引更多的跨境电商及配套服务企业入驻,为广大老百姓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困难
我区跨境电子商务即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前景良好,但在当前也面临诸多挑战,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和问题。
一是通关手续繁琐。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但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限制,通关成为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壁垒。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各项费用支出,常常成为外贸企业和消费者严重的经济负担。
二是配套服务不足。跨境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商品往来,更需要服务行业的配套发展。目前,我区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企业、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的数量还不够多、质量还不够高,缺少相关领域的龙头企业。
三是专业人才稀缺。与一般电子商务不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物流等方面要复杂得多。我区既懂国际贸易,又懂电商技术的专业人才十分匮乏,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子商务的普及与发展。
三、相关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解决:
(一)加快搭建服务平台。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虚拟口岸是线上与线下、部门监管与公共服务结合的进出口物流口岸。按照海关总署要求,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必须搭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相关部门的“数据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因此,建议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实现外贸电商企业与口岸管理相关部门的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从而解决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快速通关、规范结汇和退税等问题。
(二)大力引进龙头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受到国家和各地区的高度重视,2012年开展试点以来,相关部委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并规范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建议抢抓政策窗口期,制定我区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配套服务企业的招商力度,带动我区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繁荣发展。
(三)积极培育专业人才。一方面,要依托国内外高校和知名互联网企业,培养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要拓宽引进渠道,完善激励机制,灵活采取核心人才引进、团队引进、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招引一批跨境电子商务高端人才。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16-03-29 | |||
答复内容: | 刘学军代表: 通州区商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