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钱志林; | 建议/提案号: | 015 | |
标题: | 关于加强对企业运营情况的监管,有效防范企业倒闭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近年来,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我国经济增速不断放缓,大量低端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企业成本高涨,整体经济形势日趋严峻。经济生活中原先被高速发展所掩盖的各种矛盾和风险逐渐显露出来,不少破产倒闭企业,老板“跑路”、业主“走人”现象时有发生。为维护一方和谐稳定,基层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疲于奔命,不得不被动应对和处理不断发生的“企业欠薪”、“工人讨薪”问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处理这些善后事宜,为“跑路”老板、“走人”业主兜底。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正常工作,直接危及社会和谐安宁,也滋生和助长了社会一部分人“不管出了什么事情,最后政府总会出来解决”的依赖心理,某些“不良”业主甚至借机“甩包袱”、“逃责任”,心安理得地“跑路”、“走人”,把企业应承担的“有限责任”变成为政府甩不掉的“无限责任”。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5年,每年倒闭的企业有100万家之巨,能够做大做强的常青企业宛如凤毛麟角,寥寥无几。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和隐患。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起步晚的发展中国家,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各级党委、政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殚精竭虑。现在,不少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重心都是围绕着“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转,这也使得政府职能部门对各类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关注和监管做得不足、不够、不到位,行政监管职能未能充分发挥,企业运营的合规合法情况得不到及时地反馈和有效地监督。首先,在企业注册这个源头上,不少地方政府本着“热烈欢迎各类社会资本投入,积极发展地方经济”这一理念,为企业注册大开绿灯,疏于审计审核把关,这种粗放准入的模式最终导致所注册企业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其次,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本应对企业是否按时足额支付工人工资和为职工缴纳各项保险、能否守法经营等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做到及时预警。然而,抱着“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等态度,默许一些企业少缴、不缴职工规定保险,有的甚至截留和挪用职工自己缴纳的保险款项,而一旦企业不能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劳资纠纷、讨薪索保风波便应运而生,“职工利益无保障,寻找政府讨说法”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为此,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行政监管职能,严把企业注册关,强化对各类用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跟踪和监督检查,将“按时支付职工工资、为职工足额缴纳各项保险、守法诚信经营”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积极开展针对广大职工和劳动者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他们增强劳动风险防范意识,自觉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创造和谐劳动环境,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可靠保障。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协办: | ;经信委;行政审批局;人社局; |
答复日期: | 2016-04-06 | |||
答复内容: | 钱志林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