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张淑萍; 建议/提案号: 007
标题: 高度关注实体经济运行,努力为发展铺路搭桥
建议/提案内容:
    一、关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认识
    2008年世界金融风暴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起伏不定,世界各国虽然都出台了提振经济的措施,但世界经济仍在低位徘徊。目前,除美国经济刚刚走出低谷进入上升通道外,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都不景气,我国的经济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目前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在国际经济不景气,出口受阻,国内房地产严重过剩,实体经济投资愿望不强,国内投资明显放缓,人民群众普遍有着准备过紧日子的心态下,如何保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我国面临的十分紧迫而严峻的课题。
    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支柱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脊梁。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特别是我国仍处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初期,第三产业尚缺乏核心竞争力,因生活保障还不健全,国人的消费意愿还不强劲。我国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要使国家繁荣富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显得尤其重要。德国经济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关键在于从没有离开过制造业,从没有忘记自己的比较优势,从没有在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中停止革新和创造。
    毋庸讳言,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虚拟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虚拟经济在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金融支持,分散经营风险,产权重组等方面对实体经济起着积极的作用。
    众所周知,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与实体经济相比,虚拟经济具有高度的流动性、不稳定、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没有实体经济,就谈不上虚拟经济。
    不可否认,虚拟经济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飞速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不可相提并论的是,美国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是世界政治经济中心,拥有健全的生活保障和法律配套体系,是世界财富的汇集地。世界金融风暴后,美国也深刻地意识到,实体经济的极端重要性,许多实体经济又重回美国国内。
    曾几何时,国内的各种媒体对虚拟经济趋之如骛,极力渲染虚拟经济的财富效应,致使许多企业家的价值观严重偏离正确轨道,把财力、精力投入到了更易赚钱的虚拟经济、房地产等行业,严重误导了中国经济,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世界金融危机再次有力地证明了虚拟经济的脆弱性,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显然,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脱离现实的基础,脱离中国的国情,在第三产业普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局面下夸大虚拟经济的作用,只会导致国民认知的扭曲,将国民经济带入危机四伏的死胡同。
    在当下各种矛盾交织的历史环境下,我国只有深根固本,搞好实体经济,促进民族工业健康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比较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实体经济面临的困境
    中国经济近30年的高速发展,实体经济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导向、国际环境、国际市场、用工成本等外部环境急剧变化,实体经济运行越来越艰难,初步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企业经营粗放,没有企业文化,缺乏核心竞争力,过多的追求量的增长,忽视质的提升。许多企业满足于贴牌生产,满足于加工替别人打下手,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处处受制于人。
    2.跟风重复投资多,产品雷同,缺乏具有企业个性鲜明特色的产品。随大流,导致行业震荡、恶性竞争,企业运行维艰。
    3.由于以上两点原因,继而造成企业国际关联度低,订单不足,生产不稳,人心不定,企业随波逐流,影响社会稳定。
    4.生存环境恶化。外部要求提高,内部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越来越微薄。近年来,国家、地方对企业外部要求提高,不仅要按规定缴足劳动保障等所有保险,而且企业职工发生交通事故,企业在交通事故理赔后,也要承担同等经济责任。同时,近10年来,职工的工资增长远超100%,电费、运输费用也在不断上涨,另外,企业职工年年过年前和节后都指望涨工资,企业营利空间越来越小,许多企业处于亏损的边缘,企业搞好实体经济的信心不足,继续通过压缩投入来维持生存,又反过来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
    5.金融系统只会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企业资金紧张导致装备落后,企业投入不足,企业在低档低速下,艰难前行。
    6.缺少人才和员工。企业低效运行,导致实体经济留不住一流人才。没有一流人才,企业更难出具有竞争力的一流产品,形成恶性循环。同时,现在企业普遍招不满员工,人员不足,更难筛选,也难以管理,稍有处置失度,员工就另谋高就,企业运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7.政策法规只对企业不对员工。我国此前的《劳动合同法》、《交通安全法》等只顾及职工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而忽略了现在中国的实体企业本质上也是需要保护和规范的弱势一族。职工到企业,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没有政策约束,企业不受法律保护,而企业辞退职工就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这就给企业正常运行造成困难,其实也是不对等不公平的。同样,交通事故应当按交通事故处理,既然按交通事故处理了,为何又要企业再来额外承担经济责任,这在其他国家是没有的。
    8.税费偏高。实体企业是我国劳动就业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国家主要税源,实体经济肩负着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重大责任。目前,实体企业已到了承受能力的极限,许多企业主苦于有相关固定资产难以变现、难以脱手,在外部环境不断恶化,高税费的情况下,实体企业主也想潇洒地搞一把“资本运作”,无人愿搞实体经济将是中国经济未来最大的隐忧。
    三、原因剖析
    实体经济之所以有以上诸多问题,初步归纳有以下原因:
    1.企业家队伍良莠不齐。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猛,十年前,有钱就能办企业赚钱,有客户就能办企业赢利,胆大敢闯哪怕负债也能获利。低门槛的准入,低档次的发展,造成了当下企业家队伍的整体素质不一,影响了企业运行。
    2.企业家缺少战略高度。部分满足于热闹的生产经营,缺乏全局的战略思维,缺少危机意识。更多的精力忙于日常工作事务,思考企业运行缺少必要的深度,部分企业家也缺少必要的管理知识,更谈不上与时俱进的认知提高。
    3.企业家应变能力差。当今的企业运行外部条件变化急剧,有政策性的,有市场性的,也有经营大环境的,企业来不及适应,处于消极应付状态,更谈不上主动应变。
    4.各级政府对企业家缺少足够的关怀。部分领导认为企业家吃香的喝辣的,开名车提名包,是最潇洒获利最多的群体,其实,企业家承受着超常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超负荷地在负重奋进。他们表面上是为企业盈利在工作,实际上在为社会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为国家上缴供国家运行的税收。他们是对社会贡献最大的团体,理应得到全社会最大的尊重,更应得到地方政府的关心关怀。
    5.社会上对企业家存在偏见。当下社会各个阶层仍然存在仇官仇富的心态,没有将法人与自然人一样用人的标准对待。从法律起草者的角度本身就存在不平衡性,存在偏向性。这实际上阻碍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6.社会上存在明哲保身思想。不愿意在企业真正困难的时候拉一把,生怕惹火烧身。
    7.全社会法治意识文明程度偏低。全社会真正的依法管理、公序良俗还未很好的形成。
    8.劳动者数量不足,期待值偏高,能力不足。
    四、提高实体经济运行质态的建议和措施
    1.全社会要形成关心、关爱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政府机关要比关注招商引资更关注实体企业的运行。实体经济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基础,实体经济失速必然导致整个经济的下行。只有实体经济健康运行,企业家才有更大的投资愿望,才能在稳定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2.关注企业家队伍建设。实体经济运行的好坏,取决于企业的运行团队,关键在于企业家。各级领导要关心关怀呵护企业家,多交心,努力为企业出谋划策,努力做企业家的真心、知心朋友。同时创造条件不断提升企业家的管理水平。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水平才能提高。企业家是在市场环境下形成的,而要使企业家业务素质快速提升,各级政府在这方面确实能大有作为。
    3.创造条件为企业在政策上、业务上给予指导。在商海中摸爬滚打,企业家有时很孤独,有时方向感不强,这就需要政府等外部给企业家以政策上、业务上的指导,这样能使企业少走弯路,从而得到健康的发展。
    4.要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真正做到解难于困境之中,做到雪中送炭,特别是金融部门要在培育企业上花功夫,克服明哲保身思想,要在危难之中见真情。
    5.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劳动合同法与交通事故等规定进行重新修订,要参照国际惯例而不是想当然的就划出弱势与强势一方,合同的任何一方当事人理应同时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
   6.要在税收等方面为企业减负。这些年市场、环境多变,企业运行艰难,政府各部门要多为企业着想,要放水养鱼,要让企业家认为办实体、办实业有奔头,只有企业家有强烈的发展壮大的欲望,实体经济才能振兴,才能发展。
承办单位: 主办: 协办:
答复日期: 2015-04-01
答复内容:

张淑萍委员:

      您提出的《高度关注实体经济运行,努力为发展铺路搭桥》提案很及时,很有针对性,很好。衷心感谢您对我区实体经济运行的关心和支持。 

小微企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2011年修订的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广泛分布在城市乡村,基本涵盖了国民经济的所有行业,是我国多元化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目前小微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当前,国际欧债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生存经营成本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以小微企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的生存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已处困难重重,欲罢不能的境地,您的建议提案切中利弊,对我区90%以上的实体经济来讲,针对性很强。为此,我们区委区政府也十分重视实体经济的生存和发展,根据您的建议,我们组织人员认真研究了您提出的每条建议,并采取了以下几项积极有效的措施:

      一、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组织力量深入对全区100多家企业机器开台情况、订单任务落实情况、生产资金周转情况、产品销售情况、招工用工情况、企业运营减利因素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我区小微企业目前的运行态势,可概括为“三个愁、三个不足”。即愁用工、愁订单、愁资金;用工不足、订单不足、资金不足。小微企业处于“招工不足、开台不足、单子难接、效益下降”的困局。调查研究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制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积极可靠的依据。

      二、政策扶持,稳定发展。我们在广泛深入小微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一是牵头相关部门出台了稳增长的“新11条”政策措施。主要包括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支持企业增加投入、推进产业链抱团发展、鼓励扩大外贸出口、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五个方面共计11条政策措施。二是出台了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型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强化企业规模培育、加快载体建设发展、支持担保行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快品牌及技术标准建设共八个方面。三是出台了通州区产业母基金管理办法。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财政扶持企业发展资金的规模从2005年的500万元增加到2014年的2亿元,对扶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我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扶持重点不突出、资金相对分散、扶持方式单一,金融资本引导作用不强等问题。针对此现状,今年我区转变工作思路,积极顺应金融形势变化,强化政策引导,创新产业发展资金管理模式。成立产业发展母基金,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引导社会、金融资金共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我区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将由区政府出资3亿元,分年度到位,首期注资5000万元,发起两个子基金,每个子基金规模不少于2亿元,首期规模不少于5000万元。以债权、股权、优先股、投贷联动等方式,重点支持通州区域内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目前,已征集了2家基金公司作为合作方。

      三、出台了“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纲要”两大行动计划。一是抢上互联网经济发展快车道,做好“互联网+”的大文章。推进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平台发展示范工程、众创空间建设工程、家纺集成创新工程、信息安全保障“六大工程”。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网产业集聚发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互联网应用示范方面实现“四大发展”。在“互联网+”行动中走在南通前列,打造成为全省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示范区,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二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通州行动,打造长三角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基地。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也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地区,通州要努力打造成为长三角有重要影响、高水平的先进制造基地。通州经信委将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通州行动计划,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切入点,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着力点,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把握“四新”: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四大”: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大企业。推进“四转”:推进通州制造业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注重速度向注重质量转变、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生产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到2020年建设成为南通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先行示范区,成为长三角地区新兴产业高地、重要的高端智能装备基地。到2025年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世界家纺名城。

      四、行政推动、转型升级。根据您的建议,下一步我们的打算一是抓产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发挥产业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作用,拓展企业发展路径,做为产业下游企业生产发展的链接服务;二是抓小微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如电子商务中心,设计研发中心等;三是抓“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小微企业赴先进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同时邀请高校、专家咨询机构来通州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家开拓视野,更好的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发展经验。

      目前我区的实体经济离不开小微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实体经济的发展工作的热心、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5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