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顾东亮;施建; | 建议/提案号: | 001 | |
标题: | 建议政府加大对本地服装品牌扶持力度 | |||
建议/提案内容: |
南通虽是纺织之乡,但服装品牌却没几个。比起浙江、广东等地的服装品牌,南通的本地品牌已经丧失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黄金时期,近几年南通服装品牌刚刚起步就遇到了国内经济疲软,加之其他地区及国外服装品牌的挤压,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之路困难重重。
1、技术问题:品牌起步阶段,产品的研发大多也只有与外面机构联合开发、买断外国设计进行本土化改进开发,或者通过采购引进款式消化吸收再开发,原创性本地开发处在起步阶段。
2、资金问题:品牌发展初期,未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未达到稳定的阶段,却由于劳动力成本、物价上涨等因素使得企业处于利薄、甚至亏损的状态,这对底子本来就薄弱的自主品牌厂家来说是个关乎生死的问题。没有资金就意味着不能在研发、售后服务、市场拓展、品牌宣传上加大投入,还可能使得之前的投入而争取到的市场占有率也一点点的丧失。
3、人才问题:生产型企业在转型升级到品牌经营企业过程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研发型人才和销售型人才缺乏,如何能吸引住这些人才留在本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平衡点,成为了目前本地服装品牌企业发展的瓶颈。
4、管理问题:企业管理观念需要由原来的只需要完成生产订单就好转化到设计-生产-销售三方面协调来保证一个品牌的健康和长远的发展。企业不但需要长远的品牌发展规划,还得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品控部、营销部、策划部、设计部等。形成智力密集型、创造力密集型、信息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营运模式。否则单纯的用原来加工型企业的“一人既是董事长又是财务总监、又是生产总监”的一抓到底的管理模式,就会陷入欲进无力、想退不能的恶性循环中。
以下是切实加大对本地品牌扶持力度的部分具体建议措施:
1、政府加大专项资金用于企业开展自主服装品牌建设,支持名牌服装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支持知名品牌服装企业在外埠市场投放广告、设立营销机构(直营店及商场专柜)、售后服务体系以及拓展营销渠道等。
2、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政府加大对名牌企业开发设计新产品以及在国内外注册商标和专利支持力度。
3、政府加大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本地品牌代表着本地区的形象和实力,本地品牌的知名度也是本地区的知名度。地方政府需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自主品牌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拓宽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成为自主品牌发展良好的助力。而企业作为品牌的主体,则需充分认识到创建品牌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注意做好品牌发展规划,注重品牌广告投入与策划,注重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品牌的技术含量,注重传统工艺的继承和发展,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管理现代化,加强售后服务,按照不同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战略。尤其要舍得花大力气搞自主研发,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此同时,要树立知识产权观念,增强品牌保护意识,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知名品牌发展道路。为本地区就业、税收及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15-04-01 | |||
答复内容: | 顾东亮、施建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政府加大对本地服装品牌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通州是纺织之乡,2014年全区纺织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64.9亿元,增长7.4%,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为25.2%,仍是我区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正如你们所说的,通州服装品牌没几个,近年来,随着本地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服装企业的劳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加之服装品牌竞争激烈,服装企业发展遇到了较大困难,面临着产业转移升级的严峻局面。我们针对这一严峻形势,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努力寻求对策,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报区政府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品牌代表着一个地区的形象,也是地区知名度的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品牌效应在经济领域的作用已十分明显,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本地服装品牌想要摆脱其他地区及国外服装品牌的挤压,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名牌战略,使企业跻身同行业前列。接到你的建议后,我们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组织专门工作班子开展各项工作,努力使之落到实处。 一、政府加大专项资金引导力度,为通州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区政府设立了2个产业母基金(每个基金政府出资2500万元,总规模不少于1亿元),引导通州产业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作为通州纺织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积极鼓励基金加大对服装产业投入,为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注入发展动力。 二、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鼓励服装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转型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通政办发〔2015〕55号)。第二条:强化企业规模培育。鼓励企业开拓市场,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对参加符合经信部门认定的市场展销会企业,家纺、服装行业按展位费80%给予补助,其他行业按展位费50%给予补助,明确为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政策扶持。第八条:加快品牌及技术标准建设。对新认定的南通市知名商标、名牌产品进行奖励,对南通市质量标兵企业进行奖励等,多方面鼓励企业创牌。 三、加大培育名牌名标力度。对本地服装品牌,做好名牌的培育工作,引导企业争创名牌的产品梯次结构,完善争创产品梯级培育机制。积极帮助企业做好商标注册,帮助企业申报驰、著、知名商标,积极注册国际商标;开展名牌企业培育,及时掌握企业发展状况,提前帮助做好计量确认、采档等申报基础工作。鼓励企业加大广告投入,在外埠市场投放广告,设立营销机构,全面提升企业知名度。通过南通名牌网、检验检测等多种平台,为我区名牌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法律、政策、技术支撑,提高品牌服装产业的影响力、骨干企业的知名度和重点产品的竞争力,带动全区服装产业优化升级。 四、加大研发设计服务力度。大力培育和发展专业研发设计服务企业,鼓励发展研发服务外包、合同研发组织等研发服务新业态,培育集聚一批社会化投资、专业化服务的第三方研发设计机构。加快建设公共研发服务平台。从我区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套,面向家纺、服装等特色产业集群需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区联合建设一批重点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检测技术服务等开放性、共享共用技术服务平台,建立重点行业设计通用数据库、试验平台及设计服务平台,促进设计资源的共享利用。针对我区服装品牌企业发展现状,区政府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加大对自主服装品牌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快市场体系建设,拓宽品牌企业的发展空间,加大保护知识产权力度,建好快速维权中心、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知识产权交易和维权服务。谢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通州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5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