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野筱竹 建议/提案号: 32
标题: 关于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助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传统制造业面临技术人才断层,管理人才缺乏的困境,制约传统制造业的长期发展。近年来政府大力引进创新性、“高精尖”人才,而这类人才引进政策在传统制造业中适应性不强,人才“留不住”、“用不上”,建议加强各类“实干型”专业技术和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提供长期助力。

承办单位: 主办: 人社局 协办: 组织部
答复日期: 2022-07-06
答复内容:

野筱竹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助力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一贯重视人才工作,建立健全了以党委总揽全局、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政府部门分类实施、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工作机制,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障,财政根据人才发展实际需要,优先足额安排人才专项资金。

一、政策举措

2021年升级出台了《关于加速建设人才高地 推动通州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通委人才2号)。一是高质量引进人才,包括急需人才、青年人才、特殊人才,给予分类资助。二是系统性支持人才,包括扶持人才企业发展、助力技术水平提升、帮助培养本土人才。三是全方位保障人才,包括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夯实人才住房保障、落实人才生活津贴、强化人才关爱激励等。鼓励企业自主全职引进省外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引进人才直接进入区“510英才计划”评审技术答辩环节,入选后给予最高125万元资助。鼓励企业自主全职引进省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及相当层次奖项的高技能人才,给予用人单位最高10万元奖励。目前,区“510英才计划”共资助高技能人才项目7个,区“312人才培养工程”共培育专业技术人才148名。为加强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引进,助力传统制造业发展,今年将从政策保障、深化培育等方面发力,提升企业引才效能。

对企业全职引进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师、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的,在通州购买商品住宅自住的,给予25万元的购房补贴。对企业全职引进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高级技师、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的,3年内根据实际在通州工作时间给予每月3000元的生活津贴。对具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应往届高等院校毕业生,将户口迁入我区城镇地区的,取消住房、就业等限制,零门槛落户等等。区人社部门2019年制定出台《南通市通州区高层次人才享受生活津贴和购房补贴实施细则(试行)》(通人社〔2019〕49号),2021年修订《南通市通州区人才引进享受生活(综合)津贴和购房补贴实施细则》为人才招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政策支持。五年共计发放人才生活津贴和购房补贴近1300万元。

二、招引招收

鼓励企业引才。构建市场化人才引育体系,着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鼓励企业大力引进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技能人才,给予企业引才资助。高质量举办通州区高端产业与高层次人才项目合作洽谈活动、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邀请人才深入园区考察洽谈。对接科技镇长团到园区挂职,发挥高校科研院所资源优势,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为人才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区人才服务中心深入推进“通籍英才归雁计划”;举办“高校处长通州行”、“人社局长进校园”、“通州籍学子看家乡”、“高校毕业生双选交流会”等系列活动;组织名优企业赴上海、东北、西北、河南、山东、安徽、湖南及省内高校开展校园招聘以及网络招聘活动。五年共引进高校毕业生等各类人才近23000名,其中本科及以上占50.5%。

区就业服务中心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聚人才措施,加强与职业院校的校企、校地合作。分赴云南曲靖、宣威,贵州六盘水,山西运城,吉林省吉林市、四平市,湖南株洲,四川成都市郫都区、德阳市、遂宁市等地开展协作,多次组织江苏恒科新材料、鸿图、雄邦压铸、展华电子等多家规模企业外出招工,寻找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目前已为企业输送用工近3000人,为通州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区人力资源市场自运营以来,紧跟“服务百企百日行动”开展要求,通州区人力资源网上注册企业1083家,发布提供招聘岗位5100个,共发布岗位需求人数60172个,个人注册用户达2866人,库存简历801份,成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一共73场,吸引了1206家企业、2049名求职者前来参会。

三、专业技术人才

深化人才培育。进一步发挥区“510英才计划”、区“312人才培养工程”在助推人才集聚、发挥人才效用中的牵引作用,为引进高技能人才提供政策激励以及资金支持。助力专业技术 人才申报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科研项目资助,通过“人才+项目”“人才+课题”的形式,带动专业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

区人社部门紧紧围绕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把培养造就行业急需紧缺人才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好、竞争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21年度我区新增专技人才19158人,新增继续教育人员29751人。截至2021年底,近五年我区专技人数累计84460人,位列全市第一。一是切实推进 “企业职称服务直通车”建设,打通职称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推动我区企业专技人才队伍建设,做好专技人才政策的宣传,开展职称政策宣讲进工地活动,把职称改革中的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论文以及专业工作能力和业绩成果的最新要求送到一线专技人员手中,为专技人员答疑解惑,切实帮助基层一线专技人员理解政策、用好政策,为企业量身打造全方位专技人才服务。二是充分激发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活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1年底,我区职称自主评审企业达到五家,企业自主评审23场次,参评人数3463人,位列全市第一。

四、技能人才

近年来,人社部门大力培养企业技能人才,扎实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双管齐下,推动线上培训与线下技能实操相融合,使得职业技能培训更灵活、高效。另外充分发挥好各类培训主体的作用,不断强化企业职工的岗前培训、安全技能培训、在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转岗培训、通用职业素质等综合性培训(含线上培训和以工代训)。2017—2021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600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数16652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2970人。

工考中心始终把握职业资格改革方向,认真学习研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有关政策,使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更精准、更规范,更高效。主动对接企业,鼓励有意愿的用人单位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如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全省首次采用了在线备案和视频评估的方式。推动企业自主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已有恒科新材料、新兴机械制造、通达矽钢、东源电器、南通四建、亚振家具、飞云家居、广东鸿图八家企业具备自主评价资格。我区“一二三四”工作法推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做法在省人社官微进行了报道,获部领导推荐。此外,工考中心与就业中心多次探讨失业保险扩大支出政策,将技能提升培训以“职工个人先交培训费、获证后申请补贴”的形式来实现。灵活的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在职职工学技能、考证书的积极性,至2021年年底,我区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预估补贴人数近8500人,拨付补贴资金共1463万元,惠及459家企业。

五、管理人才

区人才服务中心近年来先后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厦门大学合作举办了6期“通州区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全区规模企业共计309名高管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我区民营企业家能力素质,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通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