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周锦芳 | 建议/提案号: | 111 | |
标题: | 关于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随着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逐年加大,我区自2022年以来,对种植树木的地块实施耕地保护工作,该工作开展两年以来,每次都是时间紧、任务重,且因季节、市场行情影响,树木销售价格也不理想,大部分地块的树木都是直接砍伐复耕,对种植户造成了经济损失。今年的耕地保护工作又要求复耕地块必须是在上级部门下发图斑中,有些低效益的种树地块因不在图斑内,可能无法享受复耕补贴政策,导致种植户不愿意复耕,有些图斑内的地块复耕后缺乏灌溉设施无法进行水稻种植,影响土地流转。 为了更合理的推进耕地保护、土地复耕工作,建议能提前规划,方便种植户在适合树木移栽种植、销售的时间节点开展该项工作,并且能将不在图斑内,但实际是种植树木的地块纳入复耕地块,对复耕后不适合种植农作物的地块能调整。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4-06-28 | |||
答复内容: | 周锦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耕地保护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作出重要批示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二次会议上指出:“要压实耕地保护责任,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突破。”我区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耕地保护工作,要求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 近年来,我区切实落实耕地保护各项工作举措,对耕地流出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制定整改措施,确保耕地面积长期稳定。2023年8月,根据国家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工作要求,以部、市下发的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内疑似“非耕地”图斑为基础,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内“非耕地”进行全面排查,因地制宜分类制定处置措施,在充分考虑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条件和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整改恢复,确保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稳定。 一、加强统筹调度 根据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奖惩要求,对耕地保护目标缺口部分,2023-2027年间每年恢复10%。我区将根据工作部署,分解下达年度恢复耕地任务,科学制定整改恢复计划,统筹安排耕地恢复的规模、布局和时序,稳妥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 二、深挖耕地后备资源 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推进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全面查清林地、园地、坑塘水面、工业用地等非耕地资源,综合研判,按照“规划先行、先易后难、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耕地后备资源库,为推进耕地有序恢复提供数据支撑。 三、织密筑牢耕地管护网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耕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常态化监管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自然资源实时智能监管系统、镇级区域现代化指挥中心“双查互通”监管体系,以信息化监控和镇村网格员实地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耕地动态巡查,全方位提升全面耕地保护意识,全方位构建耕地保护“空天地网人”一体化监督监测防线,确保对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早发现、早制止、早整改。切实守牢永久基本农田和耕地保护红线。 南通市通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024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