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钱亮 建议/提案号: 15
标题: 关于加大对现有工业园区扶持力度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二级平台的工业集聚呈现较快速度的发展,与此同时一般乡镇现有的工业园区发展受到制约。

2001年通州市人民政府批准14个镇(川港、二甲、张芝山、先锋、姜灶、新联、平潮、平东、西亭、三余、十总、骑岸、石港、刘桥)成立工业园区。根据行政区域的不断变更,就目前全区14个镇区来看,以上批准成立的工业园区的14个镇之中,除张芝山镇、三余镇被划出通州区,剩余的12个镇保留为7个镇,分别为石港镇、二甲镇、先锋街道、川港和姜灶合并为川姜镇,平潮和平东合并为平潮镇,西亭镇,十总和骑岸合并为十总镇,刘桥和新联合并为刘桥镇,这其中石港镇、平潮镇为区二级平台,川姜镇、二甲镇、刘桥镇、西亭镇、先锋街道这5个乡镇为一般乡镇。但这些乡镇的工业园区起步较早,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和延续,入驻园区的企业也较其他乡镇要多,比如刘桥镇有两个工业园区(刘桥工业园区、新联工业园区),园区内的规上企业数就达到50余家,园区内企业的开票数占全镇工业开票数的90%以上,是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但同时园区因为起步较早,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也比较突出,如厂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但入驻时以租代征,土地尚未合法化,无法进行维修。同时园区经历了二十余年,入驻企业中有发展较快目前需要扩能、融资或上市的,因原有土地部分或全部不合法而无法进行。

建议:

1.对全区现有工业园区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彻底摸排调查,了解企业的用地、建设及需求情况。

2.根据调查结果,结合企业的经营情况,由区政府出台政策,根据企业对地方贡献的大小列出清单计划,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土地问题。

3.区政府要出台政策鼓励有一定基础的乡镇加大对园区建设的力度,特别是对一些区位优势较好的乡镇,在园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上要给予政策和资金上支持。

承办单位: 主办: 发改委 协办: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答复日期: 2024-06-26
答复内容:

钱亮、花晓东代表:

两位提出的《关于加大对现有工业园区扶持力度的建议》收悉,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和指导作用,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工业园区的关心与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现答复如下:

区发改委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促进全市乡镇工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始终将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开发园区的首要任务、通州区产业倍增行动计划的工作抓手。

(一)我区现有园区及二级平台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省级以下重点产业园区有石港科技产业园、二甲镇工业集中区、刘桥镇工业园区。重点工业聚集区有家纺园区集聚区(川姜镇)、通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区)、通州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高新区)、云台山工业园区(平潮镇)、兴仁工业园区、西亭工业集中区、兴东工业集中区、先锋工业园东区。

园区名称

板块

园区主导产业

石港科技产业园

石港镇

智能制造、新材料、纺织

二甲镇工业集中区

二甲镇

塑料制品、纺织品

刘桥镇工业园区

刘桥镇

精密机械零部件加工

通州家纺园区集聚区

川姜镇

家纺

通州汽车零部件产业园

高新区

汽车零部件

通州国家集成电路零部件产业园

高新区

集成电路

兴仁工业园区

兴仁镇

智能装备、纺织服装、电子元器件、汽车零部件

西亭工业集中区

西亭镇

纺织产业、机械、新材料

兴东工业集中区

兴东街道

轻工、中药饮片、机电

先锋工业园东区

先锋街道

纺织、印染、印刷

云台山工业园区

平潮镇

电子、机械、钢结构

近年来,通州区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系统谋划建设产业梯次承载平台,在做大做强南通高新区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建设石港镇、平潮镇、金沙街道二级平台建设,打造形成南通高新区+二级载体+工业集聚区的“1+3+N”协同发展格局。平潮镇作为通州重要的产业平台,目前已规划布局了30平方公里科技创新区和5平方公里科创核心区,构建了电子元器件、智能制造两大产业集群为主导创新产业体系。石港镇二级载体平台坚持产业规划与镇区发展规划相结合,总规划建设面积5.15平方公里,今年以来已有多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目前,金沙街道二级载体平台也在加快征迁东扩,首期启动区已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为赫联南通智能智造科创园,项目总投资30亿元,将依托智能智造科创园,建设孵化器,推动高端人才向企业集聚、科技成果在企业转化。

(二)园区发展困境

园区招商吸引力度不足。乡镇板块的园区由于区位优势不明显,难以吸引高端前沿技术密集型企业,多以小企业简单集聚为主,上下游产业布局缺失无法形成耦合度较高的完整产业链条。小体量乡镇园区缺乏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集聚效应强的龙头企业。

园区企业层级不高。通州早期通过纺织、轻工、机械加工等产业快速发展,步入新发展阶段乡镇园区内传统企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已比较困难,占地面积大、产出少已成为鲜明特征。但这些亩均税收相对落后的企业提供了大量本地就业岗位,且尚有一定经济贡献,直接强制退出“腾笼换鸟”过于粗暴也不科学。

板块财政资金紧张。一部分镇街的可用财政资金较为紧缺,因此对于园区的修复、配套建设力度不足,导致对于新引进企业的奖补优惠政策难以对比苏南等地区。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由于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有的企业租借土地、厂房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但没有土地和房产能抵押的资产不足;有的企业虽有土地、厂房,但固定资产价值远远低于贷款额度,很难得到银行的融资贷款,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历史遗留问题短期难以解决。每年区级用地指标有限,落实到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则更有限,乡镇工业集中区的用地需求和用地指标的冲突逐渐加剧。如兴东街道的南通空港产业园历经发展、变化,已经快到无地可供的境地。此外,我区园区规划建设起步早,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目前大部分园区面临着新发展阶段下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备、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三)下一步推进思路

一是进一步突出规划引领,明确发展方向。着力破解部分园区发展规划不清晰的问题,按照全区“一盘棋”战略明确各园区定位,推进乡镇工业集聚区布局优化,提高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近年来区级层面已经出台《支持南通平潮科技创新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支持川姜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后续将结合目前重点推进的八条产业链与板块共同研究特色产业发展思路,以园区自身实际情况为基础发展1-2个特色主导产业,并做大做强自身特色。深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链挂钩联系机制》文件精神,在项目招引、落地上更倾斜适配的乡镇园区。

二是进一步打破资金瓶颈,拓宽融资渠道。学习苏南、珠三角等先进地区经验,引入更多社会力量多方参与,以资本杠杆撬动社会资本来化解政府财政紧缺问题。更多关注对项目启动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投资环境和发展环境政策的议题,激活民间资本投入,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三是进一步探索引退机制,加快园区焕新。突出质量效益等标准,深化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评价和结果运用,坚持绩效评价体系与低效盘活升级、落后产能退出相融合的发展思路。研究闲置厂房盘活新方式,积极稳妥推进重点产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全面出清,老旧装备更新迭代。探索差别化政策结果,充分用好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政策,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

四是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盘活闲置厂房。通过“腾笼换鸟”招引项目,为每处闲置资源建立详细档案,运用现有闲置资源特点,甄别研判招商方向,制作精准招商推介专案,利用现有资源要素,使用精准推介、内联外引、牵线搭桥等招商手段,采取量身定制、收购兼并等合作方式,最大限度盘活闲置资源。

五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优化政策举措。区发改委今年将持续深化“机关作风建设提升年”“营商环境提升年”,出台通州营商环境3.0版,全面推行“开门出政策”,将区“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着力向中小微企业延伸,构建经营主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免费诊断、送智促转等服务,今年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诊断全覆盖,提升园区传统产业产出效益。及时宣传、用好上级贷款贴息等一揽子财政扶持政策,更多向上争取资金,让园区内企业享受“真金白银”的优惠。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恳盼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通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