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顾东亮 建议/提案号: 91
标题: 关于增加促进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国际贸易合作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作为通州区的人大代表,同时也是一家女装品牌企业董事长,我深感增加促进区域服装行业国际贸易合作力度和提高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对于南通市通州区服装行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们通州区纺织服装行业虽然在国内外市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在近几年中发生了如日元贬值、加工产业转移到东南亚等问题,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同时,本地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服装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希望我们广大企业也能够抓住机遇,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为通州区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建议措施:

1、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更加优惠的贸易政策,如降低关税、提供出口补贴等。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国际贸易合作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包括市场调研、贸易洽谈、物流配送等。

2、增加本地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建设的投入。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和协调,促进纺织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这些组织可以为纺织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3、提升本地服装品牌影响力。政府通过转项资金补贴、广告费用抵税等方式鼓励本地服装企业加大品牌营销投入,通过广告宣传、社交媒体等多种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加强人才培养。政府加大对纺织服装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通过本地高校、培训机构等途径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为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合作提供人才支持。

5、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针对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稳定性,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及时了解国际贸易动态,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和应对措施,降低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合作的风险。

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可以预计达到以下效果:

1、提高通州区服装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2、促进通州服装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

3、提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推动通州区服装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地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5、增加通州区服装行业的国际贸易合作机会,扩大市场份额。

承办单位: 主办: 商务局 协办: 市场监管局、人社局、民政局
答复日期: 2024-06-27
答复内容:

顾东亮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促进区域纺织服装行业国际贸易合作力度,提高品牌影响力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2023年,我区服装产品出口20.3亿元,同比下降4.4%,占全区出口比重7.5%,是我区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一、助力企业开拓市场

一是支持企业境外参展。宣传省、市重点展会政策,组织企业参加印尼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览会、南非中国纺织精品展览会暨南非国际服装纺织及鞋类展览会、中国(墨西哥)贸易博览会春季展等重点省市展会,每年南通市会挑选10个展会作为南通名品海外行展会,由政府统一组织、统一宣传、统一特装,2023年的南通市10个名品海外行展会有8个属于纺织服装类展会,为服装类企业开拓市场搭建平台。同时,我区出台了支持境外展会的政策,对省、市展会政策进行了补充,确保企业只要参展,就能享受政府支持,帮助企业降低开拓市场的成本。

二是强化政策培训。组织RCEP业务培训,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国家商务部组织了多次线上培训,区商务局一方面把线上培训的信息广而告之,另一方面把线上培训的资料上传至全区外贸企业QQ群,方便企业学习。RCEP协议生效后,我国出口日本的服装类产品关税将逐步降为0,将提高我国对日服装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组织政策宣讲,市、区两级在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出台了若干政策,南通市对认定的省级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有政策支持,我区对市级认定的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有政策支持,另外在产品认证、体系认证、境外商标注册等方面均有政策支持,我区每年都会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对当年外贸政策进行宣讲,帮助企业最大限度用好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壮大。

三是搭建平台,服务企业。南通市商务局在2022年底,委托南通电子口岸开发了一款外贸综合服务产品“外贸帮”,该产品免费服务全市外贸企业。产品主要功能包括四大块功能:一是关务管理,为企业提供报关单提取、通关状态和物流状态的实时跟踪服务。二是数据分析,贴近企业需求,根据企业贸易数据提供多维度的数据分析服务,引导企业开展供给侧优化。三是政策资讯,系统从国际资讯、政策法规、贸易合作与促进、创新业态、地方政策等维度自动抓取各类信息,同时根据企业实际智能赋予标签,第一时间个性化推送,同步我市外向型企业管理者的认知结构。四是外贸配套,在汇聚全市7748家外贸企业的基础上,系统融合物流、仓储、金融、保险、码头等配套服务,打造外贸综合服务生态体系。

二、打造商标品牌优势区域

近年来,我区围绕质量强区、品牌强区,加强工作谋划、政策支持和举措创新,形成部门协同联动的商标品牌培育机制,为打造商标品牌优势区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将商标品牌战略纳入《通州区“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通州区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纲要(2023-2035年)》《通州区“十四五”质量强区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一体规划。实施商标品牌培育工程,聚焦纺织服装等传统、特色产业开展品牌培育,指导企业积极注册商标走自主创牌之路。

二是提升公共服务效能。建设高端纺织商标品牌指导站和家纺质量合作社。制定《商标品牌指导站工作制度》、《专家库管理办法》等制度,完善指导站工作机制。建立服务档案200余个,指导市场主体增强商标意识、提升商标运用能力、健全商标管理制度、强化商标维权保护。针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的不同阶段和需求,制定分级分类指导方案,提升纺织服装产品全链条质量管理水平。

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加强执法保护,形成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高压态势。与柯桥、海宁、温州三地开展全方位立体合作,在长三角高端纺织知识保护方面开展交流合作。区市场监管局牵头的“高端纺织产业质量提升”项目被授予“第一批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称号。

三、注重人才培养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为进一步加大纺织行业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着力解决一线工人短缺问题,我区切实加强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出台《关于做好全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奖补工作的意见》(通人社【2022】4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南通市通州区职业技能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通人社【2023】6号),拓宽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使用范围,高质量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

二是加强调研,精准培训。为满足纺织企业用工、提升纺织服装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区人社局、发改委共同组织培训机构走访我区纺织企业,充分听取用人单位的意见建议,引导培训学校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积极做好纺织产业服务人员的技能提升、业务培训等工作,争取培训教学更有针对性,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是推动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论述,推进通州纺织服装产业链产改提档升级、扩面提质。我区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紧密结合用工需求、行业特点,为企业员工“量身定制”培训项目,广泛开展适岗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企业根据自身生产情况,科学设置培训时间和课程内容,增强纺织服装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满足实际需求,帮助员工提升职业道德以及专业技术本领,提高自身“软硬实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围绕帮助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强区域纺织服装品牌培育,进一步完善现有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跨境电商+服装产业的发展模式。加强与重点平台联动合作,由运营团队进行初创孵化、品牌营销、网站建设、跨境直播、涉外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化服务供给,实现我区跨境电商主体扩大、规模扩大、电商资源集聚。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触网升级”,积极运用跨境电商开拓国际市场。鼓励我区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实体企业以自主品牌为支撑,入驻行业性、综合性的B2B电子商务平台或在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专卖店、专营店。同时,推动跨境电商自主品牌出海。聚焦 “跨境电商+产业带”方式发展,发挥家纺协会作用,推动制造业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打造一批跨境电商品牌,提升跨境电商品牌企业整合对接产业带生产商的供应链服务能力。支持跨境电商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和国际认证,申请境内外各项专利,开展品牌全球推广,扩大自主品牌出口。

感谢您对商务工作的关心,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商务局

202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