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葛新 建议/提案号: 90
标题: 关于加强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视,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加强村财务审计监督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

尽管农村在发展中认识到了财务审计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强化这方面的管理,但是仍然部分存在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理解和认知不够的情况,专业的审计人才缺乏,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果,导致财务收支出现管理混乱、管理偏差等,无法准确地反映农村的实际财务状况,容易出现资金安全风险。

因此,建议强化农村财务审计,及时发现财务审计中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从制度、机制、人才、体系、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促使财务审计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有效,推动农村健康发展。

承办单位: 主办: 农业农村局 协办: 审计局
答复日期: 2024-06-24
答复内容:

葛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村财务审计监督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您提出的“强化农村财务审计;从制度、机制、人才、体系、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等建议,客观实在,可操作性强,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予以采纳。

近年来,我区在加强村财务审计监督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开展集中审核。落实全区村级财务集中审核日制度,每月26日和27日镇(街道)农经负责人组织对村(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有关附件等进行审核,并在每本会计凭证封底签字确认。区级每月对各镇集中审核工作进行抽查和开展现场业务指导。

2、开展区级巡查。不定期通过不发通知、不用陪同等形式,直接到镇、村开展突击抽查和督查。紧盯“支票管理、财务印鉴章管理、收款票据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关键环节,到各镇(街道)、村开展风险排查,通过排查清理、监督整改、规范指导、示范引领,切实整治“三资”制度不落实问题。

3、加强审计监督。区农业农村局采取全面审计、专项审计相结合,重点抓好财务收支、收益分配、集体资产和资源发包等事项审计工作。各镇每年审计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村,每年在各镇随机抽取1-2个村开展财务审计。区审计局每年均会确定8-10个重点村(居)实施“三资”管理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创新方式方法,注重精准监督,督促整改落实,促进全区村级“三资”管理不断健全和规范。

4、加强业务指导。通过以会代训、单独指导、集中培训、典型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农村会计人员,特别是新会计的财会业务指导。

我区财务审计监督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您提出的“对财务审计的重视程度、投入程度、理解和认知不够,专业的审计人才缺乏,管理和监督不到位等”等问题。我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农村财务监督审计工作,确保日常监督管理效力,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合法权益。。

1、进一步提升对涉农资金的审计覆盖面。一是每年“同级审”中,重点关注涉农领域的专项资金,如:农业保险补贴、新型家庭农场补贴、耕地补贴等,通过延伸镇(街道)、村(居)的方式,审查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规。二是开展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抽取部分重点村(居),围绕村(居)系列重点工作开展审计调查,进一步强化并规范村级“三资”管理。

2、进一步加强对镇(街道)内部审计的指导监督。一是通过审计整改督导、协同审计、专项审计等多种方式,加强对镇(街道)内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助力镇(街道)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其在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防范风险隐患、加强廉政建设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常态化开展村级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二是针对镇级审计专业人员力量不足的问题,持续开展“以审代训”工作,每年抽取部分镇(街道)内审人员参与区审计局审计项目,在审计实践锻炼中,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项目审计流程和审计思路,不断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和工作质效,助力成为单位内部审计骨干。

3、进一步加强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整改和结果运用。一是要落实工作责任。对于发现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区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监督管理力度,设立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清单,建立问题整改对账销号制度,明确问题整改时限和跟踪责任人,实现问题整改闭环管理。二是要完善管理机制。针对不同的问题明确相应的整改时限,对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整改工作迟缓或逾期未完成整改的地区,发送问题整改督办函。并建立重点监控机制和线索移送机制。

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农业农村工作给予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