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王晓霞 | 建议/提案号: | 295 | |
标题: | 关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党的二十大把“托育”与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并列,使之成为解决人民群众重点民生问题的“新增项”,这充分说明托育“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基础价值。扎实推动普惠托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既是适应国家生育政策的迫切需求,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我省发展普惠托育文件精神,建设了一批各类托育机构,但是由于普惠托育处于起步阶段,仍然面临供需矛盾突出、服务成本偏高、机构运营困难、师资人才紧缺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发展普惠托育,切实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是积极推行家庭托育。严格落实产假等生育类假期制度,研究实施父母育儿假方案,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支持脱产照护婴幼儿的父母重返工作岗位,并为其提供信息服务、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各级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妇联、计生协会等单位和社会组织为婴幼儿家长和照护者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切实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探索家庭托育点管理办法,支持开设“社区优育课堂”、制作科学育儿短视频等。多途径开展科学育儿宣教活动,向育儿家庭提供不同需求的家庭育儿指导服务,提高婴幼儿家庭成员专业照护能力。 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托育。完善社区婴幼儿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配置,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服务体系,优化社区婴幼儿服务设施与村(社区)服务设施的功能街接,综合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资源,扩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到2025年,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在新建小区规范配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积极采取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按照每百户不低于15平方米的标准,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三是重点发展“1+N”托育模式。按照质量有保障、价格可承受、方便可及的要求,全面推广“1+N”托育模式,即依托1个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带动N个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协同发展。充分发挥省级示范托育机构和省级普惠性托育机构的示范作用,促进普惠托育机构快速发展,形成全区“1+N”托育模式全覆盖。对连锁经营(同一投资主体)3家及以上托育机构,或收托婴幼儿150人以上的托育机构给予支持。到2025年,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连锁(同一投资主体)托育机构。 四是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化步伐。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南通“托幼一体化”做法,充分发挥幼儿园保育保教领域深耕细作的经验优势,倡导全区公办、民办幼儿园在满足目前需求的基础上,按照“五个共享+三个独立”的经营思路,创造条件增设托班。通过新建、改建、扩建幼儿园,增加幼托班的资源服务供给,并将开设托班纳入幼儿园规模设计规划配套建设中,且优先支持开设托班的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申报各级财政补贴资金。 五是积极构建医育结合新模式。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完善医疗机构产科、新生儿科质量规范化管理体系,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婴幼儿健康管理、儿科医疗服务与托育服务融合。加强新生儿保健专科建设,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保障。健全0—3岁婴幼儿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全面开展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残疾筛查,完善筛查、诊断、康复、救助相衔接工作机制。到2025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保持在90%以上。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4-06-04 | |||
答复内容: | 王晓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普惠托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提出要“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委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的文件精神,结合通州实际,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抓手,以提升规范服务为目标,突出宣传引导,加强监督管理,推进我区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推动托育服务发展。为应对我国人口低增长问题,提高适龄女性生育意愿,我区印发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每千人口托位数不少于4.5个”工作目标。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社区服务体系,城区按照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在新建小区规范配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成立区养老托育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出台政策,对备案托育机构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所用的水、电、气按照居民价格执行,减少机构运营成本。截至目前,全区备案托育服务机构50家,共设置托位数5855个,全区千人口托位数达5.3个,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创成省示范性托育机构3家、省普惠托育机构6家、市普惠托育机构4家。 二是依托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充分发挥现有公办幼儿园专业资源集聚优势,依托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相关事宜,推动落实普惠幼儿园延伸托育服务生均补助。截至目前已备案幼儿园延伸托班34家,其中公办23家、民办10家、民办公助1家。 三是引入国有平台,发展“1+N”托育模式。区属国有公司成立的通州区嘉瑞托育,设置供托位160个,可提供家长亲子课堂、对婴幼儿照护者的培训及科学育儿指导等服务。该项目进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获得中央预算内专项补助资金150万。由于国有公司的整合,目前嘉瑞托育还未开园,开园后将依托该项目,引领通州区“1+N”高品质普惠托育模式,带动打造通州特色的服务品牌,增加普惠托育服务的有效供给。 四是推进医育结合服务模式。规范开展孕产妇、0~6岁儿童健康管理,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全区无孕产妇死亡,婴儿死亡率保持低位。全面启动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持续推进儿童视力筛查及弱视康复训练,实现幼儿园视筛建档全覆盖。规范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年共完成婚前检查3567人,婚前医学检查率94.41%;共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663对,筛查出风险因素人群1823人,对所有检出异常者及筛查出的风险因素对象均予以一对一咨询指导和后续跟踪服务。开展0-6岁儿童视力保健及筛查工作,2023年,全区3岁以下儿童数13915人,系统管理率98.56%;新生儿访视率99.6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92%,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8.2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00‰,婴儿死亡率2.75‰,新生儿死亡率1.75‰。 由于近年来出生人口逐年下降,托育机构存在“收不到”的现象,持续发展较难。因此目前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下一步,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出生人口态势,持续聚焦家庭托育、社区托育、“幼托一体化”发展等,优化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资源配置,推动我区普惠托育服务发展。推动我区普惠托育体系建设,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教育体育局、医保局、妇联、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共同推进,相关政策措施才能落地“生”效。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托育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支持我们的工作,并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4年6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