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曹星宇 建议/提案号: 355
标题: 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一、电动自行车风险凸显,成为社会治理痛点难点。

电动自行车因其绿色环保、经济便捷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成为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据统计,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第一大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3亿辆,年产量3000多万辆。电动自行车在给人民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风险,成为社会治理痛点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交通事故频发。由于改装车/超标车比较多、骑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原因,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交管部门的治理难点。202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驾驶电动自行车受伤人数达44677人,死亡人数达8639人。二是消防事故多发。2021年12月21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2021年1至10月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故障引发的火灾共1.4万余起,死亡41人,受伤157人,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失。如7月18日,浙江杭州西湖景区一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突发爆炸燃烧,造成4人受伤;同日,湖南长沙雨花区一自建房一层楼梯间存放的电动车发生火灾,造成1人死亡12人受伤。

三是盗窃案件易发。由于电动自行车车主防范意识不强、防范措施有限,电动自行车被盗现象常发,往往给所有人造成财产损失,影响了当地治安环境。据不完全统计,电动车被盗案件已占全部盗窃案件的40%左右

二、引入商业保险服务社会治理是现代风险管理重要工具,是抚平社会矛盾纠纷的重要方式。

商业保险具有用小额固定投入来覆盖大额不确定损失和支出的特点,是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也已成为参与服务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医疗保障、社会治安、应急救灾、安全生产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多地探索开展电动自行车商业保险的方式防范化解电动自行车相关风险,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在事前风险防范方面,通过警保联动加强治理,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

依托警保联动,积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在村委会、文化礼堂和保险办理网点等场所,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向百姓免费赠送头盔、张贴反光条、播放警示教育片;同时,农村道路交叉口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淡簿、执勤警力缺乏、交通事故频发的情况,会同交警大队在交通事故最严重的路口设立交通安全义务劝导员,在路口劝导交通违章行为。以上举措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发生率,2022年涉及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数量同比下降19.2%,造成受伤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了18.3%和36.3%。

在降低盗窃事故发生率方面,可通过买保险免费为电动自行车安装防盗定位芯片,有效协助解决偷盗车辆侦破难题。

以上交通事故安全预防、买保险装芯片等风险预防措施的实施,将保险从简单的“险后”补偿转向“险中”响应、“险前”风险控制,构建了风险减量管理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有利推动了政府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二)在险后损失补偿方面,通过保险分担事故赔偿责任,有效减少矛盾纠纷。

通过投保电动自行车第三者责任险,电动车所有人/使用人将发生事故后应依法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既缓解因赔偿造成的个人经济状况恶化,也避免因当事人无力赔偿而带来的后续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受害人的切身利益,有效降低和熨平社会波动。在弥补客户盗窃损失方面,即使无法找回被偷盗电动自行车,保险公司也能依据合同约定给予车主赔偿,弥补客户经济损失,精准响应群众诉求。充分发挥了保险损失补偿、参与社会风险管理的职能作用。

2019年3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国市监标创〔2019〕53号),明确各地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地方规定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上牌,鼓励电动自行车所有人购买保险产品。截至目前,浙江、江苏、河北已率先出台本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明确“引导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责任险、驾驶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外卖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应当……根据需要购买第三者责任险、驾乘人员人身意外伤害险等相应的保险”、“鼓励电动自行车带保险销售”。

为充分发挥商业保险服务社会治理、熨平社会损失的作用,提高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水平,丰富治理手段,最大程度减少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防范化解因此带来的社会风险,建议:

围绕提升电动自行车管理水平、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火灾事故,保护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尽快研究政策,鼓励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投保第三者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财产保险等险种;使用电动自行车从事快递、外卖等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承办单位: 主办: 公安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4-06-12
答复内容:

曹星宇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宝贵意见对优化城市交通秩序,提升城市交通形象,确保交通形势平稳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电动车由于轻便、快捷、环保、经济受到广大交通参与者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喜爱,成为广大交通出行者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电动车驾驶人没有经过严格驾驶技能培训、考试,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交通违法行为凸现,交通事故多发。此外,由于电动车主私拉乱接电线给电瓶车长时间充电,加之大部分车主从不给电动车保养,电瓶老化严重,全国各地电动车火灾事故多发。有的将电动车停放在公共楼房过道,导致火灾损失程度加重。为最大程度减少电动自行车相关交通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防范化解因此带来的社会风险,您的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给电动车投保第三者责任险、给车主或所有人、驾驶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目前的法律法规--《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实施监督的意见》(国市监标创〔2019〕53号)只是引导、鼓励,老百姓对此认识还存在盲区。为此,我们当务之急要做好如下工作:

一、立体多维宣传,全面阐明保险益处。将电动车投保第三者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财产险的经济账、社会账以及办理流程、办理点位等制作卡片、图册、PPT、光盘等传播载体,利用报纸、广播传统旧媒体和新型自媒体、“通州全知道”等网红大V,及时互顶互推,保持宣传热度,持续普及电动车保险知识。依托警保联动,积极在村委会、文化礼堂和保险办理网点等场所,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和保险宣传活动,通过向百姓免费赠送头盔、张贴反光条、播放警示教育片等手段,提高宣传的覆盖面;

二、健全“三项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针对快递外卖行业,常态落实“六统一”规范管理、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惩戒、二次违法停单学习等三项制度,建立健全交通安全主体责任机制、警企联动机制和惩戒约谈机制,并定期与外卖配送企业开展联合路查,对快递、外卖配送员实行交通安全跟踪监管。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约谈交通违法、事故较多以及交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企业5家,清退高风险配送员2名,督促整改“六统一”不到位问题28个,组织3批次、11名“单月二次违法”的配送员停单学习并参与路面志愿劝导。

三、融入智慧管理,释放最优科技动能。充分发挥全链监管平台智能中枢作用,牵引推进电梯AI识别阻车系统建设,与全链监管平台、小区物业平台全量对接,建立系统感知、物业劝阻、平台预警“三级管控”机制,实时感知、精准劝阻电动自行车非法入梯行为。目前,已落实7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系统布建,同步在富力院士廷小区电梯试点安装结构化相机,精准人脸识别风险人员、平台自动推送短信提示,实现预警提醒精准到人。牵引推进“平安回家·满电工程”,推动全区企事业单位集中安装智能化充电桩,依托全链监管平台搭建“一车一档”模型,实时监测车辆充电情况,自动生成满电提示、提醒断电。尤其是针对电池亏损发现难的问题,创新搭建“充电时长超2000小时”预警模型,依托全链监管平台自动推送信息预警,提醒驾驶人更换电池、确保安全。

电动车保险既缓解因赔偿造成的个人经济状况恶化,也避免因当事人无力赔偿而带来的后续社会矛盾纠纷,保障受害人的切身利益,有效降低和熨平社会波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协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措施、完善工作机,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通市通州区公安局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