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镇永忠、王华、葛峰 建议/提案号: 294
标题: 关于解决我区水网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道路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农村散乱的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道路确实不便于种植和节约土地,有的地方每户都有一条出行道路连接主干道,既浪费土地又不便于种植,应该根据种植方便的原则,废除一家一户的路,在民房相对集中的方位重新规划道路和机耕路,原则上在项目区范围内做到进出平衡,改建道路里程不超过原有道路总里程,既不浪费资源也方便规划种植需要。

承办单位: 主办: 农业农村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3-06-28
答复内容:

镇永忠代表、王华代表、葛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区水网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道路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我区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近年来,通州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部署要求,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情况及主要做法

“十四五”期间,全区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5万亩,其中新建5.5万亩,改造提升9.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建项目5.8万亩,超额完成南通市“十四五”新建项目任务。主要做法如下:

(一)严格执行标准,下好项目布局“先手棋”。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集聚资源、整体联动”的思路,大力推进土地连片治理、规模开发。加大土地流转政策支持力度,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零星建筑物清理,结合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坟茔迁移以及种植结构调整,采取先流转后建设方式,因地制宜推进土地平整,将原来连片程度不高、连片面积不大的耕地并小成大,极大提高了农田装备水平和耕地利用水平。

(二)完善利用机制,建好稳产高效“吨良田”。加强高标准农田的综合利用,努力将项目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阵地”,推进粮食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联盟,提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助力粮食高产稳产,使高标准农田实现良田、良种、良技、良品的统一。

(三)落实建管责任,把好工程建设“质量关”。建立健全了专业公司监理、群众主动监督、第三方质量检测、纪检全过程参与的过程性监管体系。项目建设过程中,区级层面坚持周检查、周通报,通过项目管理和考核制度的落实,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稳妥有序高效推进。

二、主要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以废弃宅基地拆除、废沟呆塘填埋为重点的土地整理,2019年以来,项目区土地流转率达到69.35%,新增耕地约1800亩。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有效促进了家庭农场、“全托管”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

(三)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紧紧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机结合起来,将破败房屋、零散沟塘、不规则农田等集中统一规划,整体建设,有效整治了农村散、乱、空现象。按照“地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沟相连、渠通畅”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求,优化了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加快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步伐。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道路建设涉及面广任务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农村机耕路的修建,有力于保障村庄与田块、田块与田块之间的畅通,有助于农业生产。加强农村机耕路建设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措施,从长期实践看,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路建设应与农田建设统筹考虑、同步规划、一体建设。

农村散乱的农户入户道路和机耕道路确实不便于种植和节约土地,区农业农村局和各项目镇(街道)将主动和自规局对接,在项目区有占补平衡条件及农户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废除一家一户的入户道路,在民房相对集中连片的方位重新规划道路和机耕路,使破碎的田块连成一片,小田变大田,切实改善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将坚持机耕路与农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的原则,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在农业农村各类道路建设中的统筹协调,为农业机械化和方便群众出行创造更好条件。

以上答复,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正。欢迎您一如既往地关心农业农村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