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徐建锋 | 建议/提案号: | 328 | |
标题: | 关于做好农村卫生改厕扫尾工作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排查尚未进行卫生改厕的农户,做好农村卫生改厕攻坚扫尾工作。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农业农村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3-06-13 | |||
答复内容: | 徐建锋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做好农村卫生改厕扫尾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农村厕所革命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文化和生态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十四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经调查摸底,我区尚存在群众观念老化、投入经费有限、改厕质量不好、使用率不高等问题,尚存有部分旱厕。 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区改厕职能从卫健委转隶到农业农村部门,我们高度重视、尽快适应职能的转变,克服麻痹松懈和畏难情绪,主动担责尽责,系统总结梳理农村厕所革命的经验与不足,以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为目标,加快建立符合通州农村特点的农村厕所革命工作模式,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提高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成立工作专班,加强工作推进 我区建立以区乡村振兴局牵头抓总,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科学技术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州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改厕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指导督促各镇(街道)抓好农村户厕改造提升行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同时在区乡村振兴局内成立区农村厕所革命办公室,抽调局机关和站所4名得力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全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各镇(街道)也固定分管领导,明确改厕负责人、联系人,各村居也明确改厕负责人。在全区上下形成完善的改厕工作网络,确保改厕工作责任到人。 二、深入摸底排查,明确目标任务 我区集中时间和力量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摸底排查,彻底摸清全区需要改造的户厕底数,根据各镇(街道)实际情况和全区工作任务,科学确定各镇(街道)户厕改造任务,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整村推进改造村数和总改造任务数,完成改厕工程扫尾。循序渐进,以点带面,逐年增加任务数,到十四五末,除无人户等特殊情况外,全面消除旱厕,全面建成无害化卫生户厕。同时,先后在港北、沙里和通东等不同类型地区开展农村户厕情况调研,拿出切合通州实际的农村户厕改造实施方案,为今年改厕工作及“十四五”后两年农村户厕改造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对改厕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新建整改后的合格农村户厕必须是厕屋有顶有墙有门的三格式无害化卫生户厕,努力推动户厕由室外向室内转变、由厕所向卫生间转变。 三、加大政策支持,提高补助标准 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农民适当投入、自愿自主改厕。2022年开始,区镇两级财政加大投入,积极整合统筹相关专项资金,做好改厕经费保障工作,按照新建改造3000元/座、整改达标1800元/座的标准进行补助(含省补资金)。另外,区镇两级还对通过粪污废砖清除、泥土填埋等方式彻底消除旱厕的按1200元/座的标准进行补助。同时区级财政对整村推进厕所革命的行政村给予2万~5万之间的补助,大大增加了改厕的投入。 四、健全长效机制,加大使用管护奖励 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理念,各镇(街道)健全管理网络,成立管理队伍。各村(居)至少确定1名维修人员,及时提供维修服务。各镇(街道)建立长效管护资金保障机制,落实好基层工作经费,对承担改厕工作任务的基层人员给予适当补助或实施购买服务,加强项目监管。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卫生户厕维护管理,多方筹措,对已改户厕且长期使用的农户进行激励。 五、广泛宣传引导,养成良好习惯 加大在镇村的宣传力度,全方位宣传农村改厕的重大意义、政策举措、经验做法和典型范例。加强文明如厕、厕所日常管护、卫生健康知识等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逐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现代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开展改厕示范村、示范户建设,让村民切实感受改厕带来的好处,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厕所建设与维护,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乡村教师、乡村医生、退伍军人等率先垂范,带动农民主动改厕。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