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顾玉梅 建议/提案号: 7
标题: 关于规划扩大张謇学校办学规模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2022年11月10日,张建华书记在全区教育发展大会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教育优先投入、优质均衡发展,着力加强内涵建设,打造一批规模庞大的名校、名校长、名教师,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金新街道的顾本勇书记在会议上也提出要扩大张謇学校的办学规模。

一、基本情况

张謇学校地处通州城西,即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所属的金新街道三姓街村。学校始建于1906年,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私立张氏高等小学”。学校现有教职工46人,学生903名,18个教学班。近年来,学校秉承张謇“勤逊”校训,以“正实”、“严实”、“笃实”的三风建设,着力培养学生“能静心,肯吃苦,好读书”的学习品质,形成了一定的办学特色。

二、存在问题

1.张謇学校原设计规模是两轨12个班级,480名学生。但目前一方面由于周边拆迁小区的增加,加上多孩政策的落实;另一方面由于金新街道招商引资成效卓著,各大企业纷纷落户金新街道,高端制造产业成为通州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但伴随招商引资而来的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重重。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占用了音乐、美术等功能室,发展成为3轨制,但每学期开学仍然是学位紧张。目前,我们学校还有10个超50人的大班额班级,根据国家规定急需化解。各功能室、会议室、风雨操场的建设都迫在眉睫。

2.张謇先生一生坚苦自立,不懈奋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挖掘、利用和弘扬张謇精神,既是张謇学校的责任,更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目前,我们的办学层次与张謇学校校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期望和要求相比,与同样以名人命名的兄弟学校办学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建议

1.落实规划用地,扩建校舍,以缓解招生压力。根据现状,学校急需进行改扩建,学校老传达室后面有适宜建设的地块,现在急需明确落实该地块的建筑使用功能。我们建议再增加两轨的教学设施,包括教学楼及相关功能室,同时新建食堂及风雨操场等。

2.联合企业,资助建校,让校园成为张謇精神最立体、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张謇学校前身是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私立张氏高等小学”。异地新建的张謇学校部分校舍也是由通州区的贤商、爱心人士捐资建设的,体现了张謇先生“父教育,母实业”的民生理念。现在高新产业园区、金新街道企业林立,企业家们秉承张謇先生实业兴邦的精神,积极投入张謇学校的建设中。“謇励”爱心团近几年捐资三十余万资助校园建设、贫困学子。我们建议通州区委、高新区、金新街道可以联合张謇学校,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投入一定经费,扩建学校校舍、食堂及风雨操场,乃至成立初中部。在通州区范围内打造一所吸纳民营资本家投资建设的公立学校,让张謇学校校园成为民营企业家学习张謇精神最立体、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

承办单位: 主办: 教体局 协办:
答复日期: 2023-05-20
答复内容:

顾玉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扩大张謇学校办学规模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张謇学校位于金新街道三姓街村38组,始建于1906年,前身为清末状元张謇创办的“私立张氏初等小学”。截至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46人,18个教学班级,学生903名。校园占地面积391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827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14280平方米,绿地率38%。学校粉墙黛瓦,九曲回廊,古朴典雅,环境优美。学校秉承张謇亲笔所提“勤逊”校训,先后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优秀实验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南通市绿色学校”等荣誉。学校施教区范围为新金西路以南、金江路(老石江公路)以西、通吕运河以南、G345以东(含国道以西、机场以东部分区域)。近年来,随着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生源逐年增长,学校办学规模也由“十三五”初期的2轨12班扩大至现在的3轨18班。

目前,我局牵头编制的全区“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已完成,全区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正在进一步调研和修编中。我们将加强与高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对接,结合高新区片区土地利用规划,对张謇学校的扩建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确保满足周边区域适龄儿童入学需求。

感谢您对通州教育的关心、支持和理解!

                                             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

                                               2023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