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曹剑忠 | 建议/提案号: | 307 | |
标题: | 关于加大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力度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价值链长、关联性强、带动力大,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实体经济特别重视,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六大”强国。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要实现制造业强区,向高端化迈进的目标还要继续努力,特别是要加快传统制造业的“智改数转”力度,实现全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建议 1.对标兄弟城市,激励政策更加优惠。调动企业积极性,变“要我转”为“我要转”,企业作为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主体,他们的意愿十分重要,要让他们真正看到改造转型的好处,除帮助他们增强紧迫感之外,还要借鉴外地经验,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如省内苏州对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的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对获评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等等。浙江嘉兴支持数字化改造,对投入超过100万元的纯数字化改造项目,验收合格后给予投入额20%的补助,对其中纳入示范样本项目的,给予50%的补助,最高限额300万元;对生产性投入(不含土建)不低于3000万元的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根据综合评价分5档补助,最高补助2000万元。 2.突出工作重点,硬化目标任务。区2022-2024年承担的“智改数转”目标任务,看上去数字不小,但不少是操作相对简单的基础项目。从5类任务项目上看,建议区里重点突出智能化技改、标杆示范、绿色化改造项目,突出“一业一样本”,确保“跳一跳、够得到”,并要严格考核,推动这项工作更加扎实开展。 3.探索新模式,助力新跨越。建议我区不断探索制造业“智转数改”新模式,一是选择几个重点行业的重点产业链,在每个关键环节上打造几家引领性的示范标杆企业。通过典型引路,激发企业加快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二是政府投资标志性技改项目,对经过反复论证、能有显著效益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改造项目,政府可安排部分财政支出或专项基金出资参与,获得收益后再收回投资,形成“智转数改”的“头羊效应”,吸引更多企业积极投身。三是探索放大“溢出效应”,鼓励行业标杆企业输出解决方案和管理经验。区里制定考评奖励机制,吸引更多积极参与,对于资金不足的标杆输出企业,政府可以牵头协调解决贷款并给予适当贴息。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发改委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3-06-28 | |||
答复内容: | 曹剑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传统制造业“智改数转”力度的建议》收悉,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和指导作用,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根基。为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省、市、区统一部署,自2022年至2024年实施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为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为充分调动企业转型的积极性,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投入200万元及以上(不含税),由市级层面按确认后开票金额的15%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额不超过300万元;投入50万元(不含税)以上200万元(不含税)以下的项目,由区级层面按确认后开票金额的20%给予补助。对符合条件的智能化技改项目,新设备购置额达500万元及以上(不含税),由市级层面按新设备购置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新设备投入200万元(不含税)及以上500万元(不含税)以下的项目,由区级层面按新设备购置额的8%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50万元。去年,为进一步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区级层面又研究制定了《通州区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的若干政策意见》,对现有政策进行补充,当年仅区级财政就拨付企业转改扶持资金1300余万元。二是开展免费诊断服务。帮助企业破解“不会转”的难题,2022年,为全区225家企业提供“入驻式”免费诊断服务,帮助企业制定“一企一策”转改方案,引导企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2022年,全区新增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企业8家、省星级上云企业35家、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三是加大典型选育力度。2022年,全区完成智改数转项目295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我们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选树和培育行业典型、标杆示范等,以点带面促进广大中小企业加快转改。通达矽钢荣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恒科新材料、宝缦家纺分别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云尚找家纺获评省工业电商重点平台,全市仅通州1家,超越新能源等4家企业获评市级示范智能车间。 诚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数字化转型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部分中小企业还存在转型动力不足等问题。接下来,将从以下方面着力推进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一、抓政策导向,探索服务企业新路径 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对省、市、区相关政策进行梳理,组建政策宣讲分队,针对性开展送政上门服务活动,借助“红鑫惠企·周末有约”网络平台等多渠道进行政策宣贯,让更多企业知晓、熟悉、享受政策。在充分调研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对区级高质量发展、智改数转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完善,为企业转改提供政策补助。组织“服务企业大走访”“敢为善为,我来办,马上办”等主题活动,持续优化对企服务,通过现场办公、现场服务等方式,进一步提振企业转改信心。 二、抓重点项目,力促企业转改新实效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帮助企业破解“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梯度培育和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着力推进智能化技改项目,分片区组织企业家座谈会,逐个板块进行项目走访摸排,对有技改意向的企业逐个落实,从备案开始靠前服务,持续跟踪至设备购置、入库纳统、资金申报。着力推进免费诊断服务,根据“分批次、分行业、分场景”诊断原则,遴选优秀服务商组成专家团队,为需求企业提供专业诊断和一揽子解决方案。着力推进企业创牌用智,开展智能工厂(车间)、星级上云企业、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平台)、绿色工厂等标杆示范创建工作,逐步梳理和建立企业梯度培育库,加强对创建企业的个性化指导和“点对点”服务,促进企业本质转型。 三、抓典型培育,鼓励龙头带动新模式 瞄定“一行业一标杆,一板块一典型”的目标,选树行动快、转化快、见效快的优质企业,打造行业标杆典型。鼓励和支持本地标杆典型、龙头企业服务能力输出,通过创新业务模式,培育本土化专业服务商,打造企业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适时组织服务能力推介、供需双方对接、各类沙龙活动等,支持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服务企业做大做强。通过多举措联合发力,赋能全区制造业企业转型,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产业向高能级提升。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恳盼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通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