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曹玉筠 | 建议/提案号: | 267 | |
标题: | 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建设“产业创新高地”的必然选择。 一、基本情况 1.亮化标杆示范方面。我区成功创建省级智能工厂1家、省级智能车间15家、南通市级智能车间40家。恒科新材料、海星电子2家企业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沃太能源获评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乐尔环境、华存电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通达矽钢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培育企业,全区“智改数转”工作,形成了标杆引领、争先进位的良好氛围。 2.开展诊断服务方面。我区广泛征集企业需求,建立“智改数转”诊断企业档案池,严格落实规范程序,开展诊断项目公开招投标工作,6月中旬,完成区级200个项目招标工作,全面启动诊断服务。强化过程性管控,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区级市级诊断项目有序推进。9月初,同步启动区级项目验收工作,9月底完成200家企业诊断服务,10月底完成项目验收及总结工作。 3.优化激励导向方面。为了进一步鼓励小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完善通州区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将技改补助门槛从300万降至200万。出台《通州区支持企业“智改数转”的若干政策意见》,在省、市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区财政每年拨付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智改数转”诊断服务和促进后期项目转化。 二、存在问题 1.资金紧张。在企业走访中,有企业反馈,设备、原材料、厂房租金就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前期设备与技术学习的成本过高,企业根本没有资金再用于研发或者改建,导致制造业企业发展存在一定阻力。 2.基础薄弱。当前,我区企业两化融合、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相对薄弱,多数企业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产业链数字化改造升级仍处于探索阶段。另一方面,数字技术不能深度渗透到产品制造各主要环节。大多数企业数字化普及率、核心环节数控化率依然不高,不同数字工具间不易打通、互操作性弱,各个主要环节未能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此外,数字化转型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不足,也制约着企业数字化转型。 三、建议 1.举办专场培训,通过诊断服务企业讲解和标杆示范企业经验分享,进一步加大“智改数转”的宣传力度。全力加快智改数转步伐,重点围绕优势产品扩能、装备工艺升级、节能环保改造等方面,主动谋划实施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重点技改项目,促进企业量质双提升。 2.开展拉网排查,主动上门服务。采取“线上线下、条块结合”的方式推进智能化技改对接。通过专家上门指导,从智能设备联网、信息网络设施、生产资源连接、生产智能管理等方面对企业进行把脉,为企业转型升级提出意见建议,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3.做实结果转化。建立区镇协同寻访机制,对规上企业进行全覆盖寻访调研,实现有诊断需求的企业动态入库和动态管理,分类、分级、分批组织免费诊断服务。建立区镇联合推进机制,抽调专门人员成立联合工作组,部门挂钩、定人定点,分片区推进宣贯培训、对接服务、考勤跟踪和全程监管。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发改委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3-06-28 | |||
答复内容: | 曹玉筠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建议》收悉,所提建议很有见地,对我们今后开展工作很有帮助和指导作用,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对您的建议我委高度重视,并进行了专题会商研究,现答复如下: 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发展的重大趋势和核心内容,是建设“产业创新高地”的重要路径。去年,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通州实际,我们研究制定了通州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提高产业创新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高质量完成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295个,为225家需求企业免费开展诊断服务,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50个,星级上云企业累计达102家,国家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0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新增注册企业1737家,各项指标均居全市前列;通达矽钢荣获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乐尔环境、华存电子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沃太能源获评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小巨人”企业,恒科新材料获评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云尚找家纺获评省工业电商重点平台,全市仅通州1家,宝缦家纺、超越新能源等4家企业获评市级示范智能车间,形成了深南电路、新江海动力、蓝丝羽、金太阳等一批细分行业领域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然而,正如您在建议中分析的那样,当前,我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基础还相对薄弱,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数控化率还不高,数据流通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此外,部分企业受资金、人才、信息等因素的制约,转改力度不大,转改意愿不强等,这些问题都亟需破题解决。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我们将聚焦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中心任务,以通州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推进企业加快转改,加快促进产业能级提升,为建设“产业创新高地”贡献积极力量。 一、专业务,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主动搭建专业化学习平台,定期组织数智转型专题培训,点对点开展重点行业转改主题活动、头脑风暴、访谈沙龙等,提升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深入开展免费诊断服务工作,今年已完成200家诊断需求企业入库和专业服务商招投标系列工作,通过“分批次、分行业、分场景”的专业化免费诊断服务,摸清企业现状和基础,帮助企业破解转型过程重点症结问题,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专业化、可操作性的转改实施方案。瞄定“一行业一标杆,一板块一典型”的目标,梯队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通过适时组织经验介绍、分享交流、观摩游学等活动,让企业直观感受转改成效,坚定转改信心,激发转改意愿,以点带面推动更多企业加快转型。 二、优服务,深化各类要素保障 用好用足各级扶持政策,对省、市、区扶持政策进行梳理,组建政策宣讲分队,针对性开展送政上门服务活动,让更多企业知晓、熟悉、享受政策。广泛开展入企调研工作,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对区级高质量发展、智改数转相关政策进行修订完善,为企业转改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鼓励和支持企业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对符合条件的新增人才给予相应奖补,加快促进专业人才集聚。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敢为善为,我来办,马上办”等活动,持续优化对企服务,通过现场办公、现场服务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转型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三、促转化,营造数智转型氛围 认真落实智改数转后半篇文章,建立项目转化服务机制,将合约履行、诊断成效、客户满意、项目转化纳入对镇(区、园、街道)的年度考核体系,构建区镇联动、政企协同的数智转型模式。对所有诊断企业进行动态入库管理,通过3至5年的跟踪服务,引导企业推进实质性转改。对标智能化技改、企业上云、标杆示范、绿色化改造等具体内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点对点做好项目转化服务工作。加大优秀服务商招引力度,发挥外智外脑积极作用,持续提高转改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创新业务模式,通过服务能力输出等方式,加速引导和推动重点行业转改,持续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通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恳盼您能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通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我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南通市通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