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 杨婵婵 | 建议/提案号: | 5 | |
标题: | 关于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的建议 | |||
建议/提案内容: | 根据相关要求,各村居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购置了相关的硬件设施。目前,这些硬件设施都没有发挥作用,处于闲置状态,居家养老服务站未能发挥有效作用。 主要原因有:居家养老服务站没有专项资金,没有专门管理人员,农村老人的思想未能转变等。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村的居家养老服务站制定更有实用性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 |
|||
承办单位: | 主办: | 民政局 | 协办: | |
答复日期: | 2021-07-15 | |||
答复内容: | 杨婵婵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全区初步建成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市场为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努力构建服务内容全面专业、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市场运作优质高效、医养融合良性发展、群众普遍认可的服务格局,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一、目前居家养老工作开展情况 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33.4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2%(全区常住人口为110.66万人),高于全市0.19个百分点(南通市30.01%),高于全省8.36个百分点(江苏省21.84%),高于全国11.5个百分点(全国18.7%)。 同时,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呈逐年增长趋势,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明显加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聚焦养老服务短板,出台系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基本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全区14个镇(街道),24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区财政累计投入1400多万元实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2021年运营奖补预算140万元。目前,建成的标准化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正在推行助餐、助浴、助急和家政保洁服务,积极发挥其在养老服务中的基础性功能。 二、主要推进举措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全民行动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居家养老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完善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综合服务能力。 一是出台支持政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落实。强化政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主导责任,履行规划制定、政策扶持、行业监管等职责,逐步加大财政投入,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起可持续的财政保障机制。我局与财政局制定了全区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考核及奖补政策,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开展绩效考评,对考核符合条件和达到标准的,由区财政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按镇(街道)级10万元、村(居)级2万元额度给予年度运营考核奖补。做到任务目标明确,扶持措施得力,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取得实际效果。 二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会化运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居家养老服务产业。以建成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为中心,为社区各类老年群体就近提供日间照料、康养保健、精神慰藉、集中助餐、文化娱乐、居家上门等服务,让老年人尽可能地留在自己熟悉的社区,通过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的养老服务得到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的照护,将老年人的“生活”和“养老”融为一体。 三是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全面推行“四位一体”链式养老服务模式,整合互动机构、社区、居家、医护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从机构、社区到居家相衔接的一体化专业养老服务。鼓励各类养老机构设立居家社区服务部,连锁化承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发挥自身人员专业、设备专业、技术专业等优势,延伸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