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吴益祥 建议/提案号: 197
标题: 关于精准健康扶贫措施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是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的有力举措。去年以来,为有效提高贫困人群的医疗保障水平,政府及其相关部门采取完善医保政策、加大医疗救助、开展签约服务、实施分类救治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健康扶贫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困境分析

调研中发现,在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贫困人口健康意识不强。农村贫困人员由于健康意识和疾病预防知识比较薄弱,加之受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往往是没病不防,小病挺一挺,只有拖到病重忍不了才去就医,往往拖成大病、慢性病,而大病昂贵的治疗费用则又无力承担。疾病致使贫穷,贫穷加重疾病,造成疾病与贫穷的恶性循环,严重阻碍着贫困人口的脱贫自立。二是能够短期康复患者不多。统计显示,其中能一次性治愈的仅占2.42%,需要维持治疗的占12.46%,而需要长期治疗与康复的占到64.28%。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贫困人口,一方面相当数量的医疗费用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通过治疗和康复在短期内仍然难以使他们获得从事生产劳动的能力。三是基层卫生人力资源不足。要实施好健康扶贫,必须要有足够的、具备一定素质的基层卫生人员来提供健康服务。调查发现,基层医生队伍已成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等问题都非常严峻。主要原因是基层待遇不高、环境不好、不利于未来发展,这些问题严重阻碍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热情,致使医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四是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当前,医疗资源的配置分布极不均衡,优质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区和中心镇医疗单位,一般镇医疗资源明显薄弱,特别是非政府所在地的分院和门诊部更甚。有些单位由于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部分仪器设备陈旧,不仅外科、产科等无法开展,在检查项目、检查能力、检查水平上也存在较大差距,不仅影响群众就医,更难以有效落实分类救治工作。

二、对策建议

要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必须切实做到标本兼治,既要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同时更要主动加强预防。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要突出健康管理模式转变。可对贫困人口健康档案信息进行分析,针对普遍共存的疾病情况,征询专家意见,进行健康教育,把疾病预防放在第一步。要普及遗传学知识,积极推进优生优育,控制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要突出做好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加强卫生和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要定期进行免费常见慢性病筛查,将健康管理全面融入健康扶贫的全过程,实现疾病管理模式向健康管理模式转变。二要加大医疗救治救助力度。要细化任务、明确责任,精心组织、集中力量,创造条件加快实施分类救治,落实救治措施。要不断完善大病保险政策,逐步提高大病保险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要加大贫困救助力度,将所有医疗费用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比例,防止因病致贫。要完善救助资金筹集渠道,不仅通过企业家、基金会的慈善捐赠,还应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做好相关网络救助平台的建设和监督管理。三要加强卫生人力资源投入。要保障现有医生队伍的稳定,可以分级诊疗为契机,通过基层医生到上级医院学习、专家到基层指导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基层医生的在职培训和继续全科教育。特别是要完善绩效制度,尽可能提高医生收入与其价值的匹配度,让付出多、技术水平突出的医生价值得到应有体现。要做好基层医疗人才引进工作,在继续免费为基层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的同时,着力改善基层医疗工作环境,改进人才发展与生存条件。四要注重医疗资源均衡配置。在卫生资源的配置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区域卫生规划的功能,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机制。既要考虑到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配置资源,更要加快构建医联体,通过派遣专家、专科共建、业务指导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下沉基层。在医联体内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药品共享,并采取建立医学影像、检查检验等中心,在医联体内提供一体化服务,既可缓解基层缺人问题,又能提升基层医疗水平。

承办单位: 主办: 卫健委 协办:
答复日期: 2019-07-08
答复内容:

吴益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精准健康扶贫措施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6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健康扶贫政策文件,部门同向发力,健康扶贫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区政府成立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扶贫办、区发改、民政、财政、医保、卫健及残联、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健康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制订了健康扶贫工作考核办法、建立了健康扶贫工作督导制度。

二是部门分工协作。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健康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的重点任务及分工,区卫健委、区扶贫办共同负责统筹协调和组织实施,并组织督促落实。区扶贫办负责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范围认定、定期核查,建立精准台账。区发展改革委负责在相关事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谋划健康扶贫工作。区民政局负责完善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政策。区财政局负责根据工作需要对健康扶贫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区医保局负责完善医保政策,设立医保结算窗口、医保结算系统支付标准衔接等“一站式”结算工作。区卫健委负责落实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实施分类救治等任务。区慈善基金会、红十字会建立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健康扶贫。

三是广泛宣传政策。印发《通州区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意见政策解读》10000余份,通过镇村调查员入户调查时将政策解读宣传单发放给因病致贫低收入农户,同时进行解读。印发商业补充保险项目服务手册6000多份,由商业补充保险理赔服务资料收集员入户进行政策解读,收取签收回执,确保低收入农户健康扶贫政策知晓率100%。

四是落实财政保障。2016年健康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全额支付。2017年起,区财政按照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每人50元,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按每人100元,落实健康体检经费。2018年起,区财政按每人每年120元,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购买了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补充保险。

五是医保政策倾斜。根据《关于调整完善医疗(照护)保险有关政策规定的通知》(通人社规〔2018〕24号)精神,从2018年12月1日起,属于我区医疗救助对象或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符合大病保险待遇享受规定的,其大病保险起付标准降低50%,起付标准以上各费用段大病保险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六是救助标准同等。2017年12月21日,区政府第39次专题办公会议决定,从2018年1月1日起,未列入低保护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救助标准与低保救助标准一致,并实行“一站式”即时结报。

七是签约服务全覆盖。全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8789人,已签约8773人,签约率99.82%,做到应签尽签。为签约对象建立了动态管理的电子健康档案。每年一次的免费体检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截至5月20日,已完成888人,个人健康档案信息实时更新。

八是实施分类救治。以镇(街道)为单位,组织乡村医生逐户核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患病情况。今年的入户调查工作已结束,目前正组织人员将调查信息录入省卫健委《健康扶贫报告管理系统》。在组织区级专家评估的基础上,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病患者,落实针对性的救治措施。对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一对一”医疗服务和康复指导。

九是“先诊疗后付费”。今年4月,我区28家政府办医疗机构,将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信息与医院挂号收费、医生工作站进行关联,实现第一时间识别患者身份,免除既往需到镇(街道)扶贫部门打证明之累,直接签订“先诊疗后付费”协议,患者只需在出院时支付自付费用,截止5月底,已有166人次受益。

十是实现“一站式”结算。2018年,我区出台《南通市通州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实现“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的 “六统一”。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等特殊群体,在南通大市范围内就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民政救助实现实时结报。

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的关键之年,我委将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能,以问题为导向,在更精准、更惠民上下功夫。

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一是加大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宣传折页,发放到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手中,结合开展“走帮服”活动,组织机关干部进行政策宣讲,让贫困人口知晓健康扶贫优惠政策。二是广泛开展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结合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组织家庭医生团队成员,上门入户,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宣传,切实提高贫困人口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2. 推进信息互联互通。经过近4年努力,我区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与省、市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利用,通过江苏省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评价四级测评(最高五级,全省尚未有区县通过江苏省五级测评)。平台及相关业务系统已经覆盖2家区级医院、5家中心卫生院、全部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分支机构、218家村卫生室和2家民营医院。今年,我区结合区域医联体建设,将探索推进远程会诊、继续医学教育、检验、影像、心电和双向转诊等信息系统建设。届时能够实现挂号、候诊提醒、缴费、查询及化验报告和费用清单的打印、诊间医疗费用结算、满意度调查等应用的自助操作,为患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下一步计划在全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实现微信和支付宝的扫码付、自助查询检验体检报告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3. 实施妇幼重大项目。2019年,我区计划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2750对,1-5月已完成1385对。农村妇女“两癌”筛查计划免费筛查2.5万人,目前完成宫颈癌筛查11450人、乳腺癌筛查11462人。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计划完成7200人,1-5月已完成3130人。产前筛查项目计划7000人,目前已免费筛查3115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点,我区5月份全面启动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已完成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207人。目前已开展农村妇女“两癌”(宫颈癌、乳腺癌)救助项目,1名“两癌”妇女获省妇联提供的1万元资助。

4. 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一是加大基层医疗机构硬件设施投入。卫生事业发展基金分配向基层倾斜,重点资助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中医馆建设以及添置、更新医疗设备。二是推进医联体建设。计划今年建成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两大医联体,借助信息化手段,医联体内实现“同质化”管理。三是研究出台引导激励政策。推进医联体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安排医联体龙头医院专科医师定期下基层开展技术帮扶,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四是加大基层卫生人才招录力度。完善招聘工作机制,对基层卫生类岗位人才招聘计划实行年初一次核批,分批组织实施方式,对招聘后空缺的计划,不要再履行核批手续,根据实际需要适时再组织实施。对紧缺专业岗位、连续两年招聘不到人员的专业岗位,简化招聘程序,降低开考比例。

5. 推进医保政策倾斜。2019年,南通市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确保参保人员从筹资增长中更多地受益。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人均筹资标准由980元调整为1100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由人均680元提高到750元,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能力。二是调整门诊报销限额。将普通门诊支付限额由去年的480元调整到500元。三是提高住院报销待遇。新制度实施后,我区居民医保的用药目录、诊疗及服务项目等,参照本区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居民医保可报销的药品与诊疗及服务项目种类有了较大幅度地增加,广大参保居民的住院报销待遇得到了事实上的提高。四是完善部分特殊疾病门诊费用补偿。对患有长期精神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友病、恶性肿瘤(含白血病)、终末期肾病透析治疗(含腹膜透析)、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的患者,申请特殊病门诊后,可报销医疗费用限额范围内报销60%-70%。五是继续开展重大疾病救治保障工作。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乳腺癌、胃肠间质瘤和结直肠癌纳入重大疾病救治保障范围,办理特药申请手续后,实际补偿比例达70%。同时将20种靶向药物纳入城乡居民医保报销范围。

6. 慈善、人道协同救助。今年,我区在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购买意外伤害、重大疾病补充保险的基础上,拟将区慈善基金会“慈善助医”和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项目合并实施,建立专项健康扶贫基金,用于对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费用中不合规部分的补助,切实减轻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疾病负担。

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对我区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给予关心与支持,谢谢!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