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陈 健、吴建国、宋水红、施 健 建议/提案号: 241
标题: 关于加快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异地重建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有近60年的二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医院位于张芝山镇中心地带,承担通海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任务,服务人口近30万。医院目前开放床位235张,2018年收治住院病人1.1万余人,年门诊量20余万,完成业务收入1.4亿元。

因为历史的原因,医院目前布局不太合理,首先医院的建筑应该为独立建筑,其选址应该与周围居民区相间隔,这样才符合卫生及预防疾病的要求。但是现在医院周边,东南西三面都是居民楼,尤其是西边的居民楼与医院的副楼隔墙相望。

其次,现有的地方空间有限,不能满足医院的建设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私人汽车拥有量逐年上升,医院北大门等靠健康路,就诊车辆常常把健康路两侧停满,对沿线居民的出行、生活造成不便,对医院急救通道造成堵塞。另外医院可以通车的道路只有一条,汽车可以通行的大门只有一个,不能满足医院有诸多独立出入口设置的要求,不能保证门急诊、住院、探视等不同人车流快捷进出,也与医院建设要邻近城镇主要道路,最好有两个边与城镇道路相接的要求相违背。锡通科技产业园项目的进一步开展,势必带来地区人口的急剧增加,医院现有的床位数远远不能满足。医院其实也是投资环境的一部分,一座现代化高水平医院一定会对锡通科技产业园的投资环境带来提升,能够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落户。另外医院实施搬迁后的张芝山镇区规划带来直接帮助,健康路西延扩建后可与南通开发区宏兴东路连接,方便镇区南部居民出行南通开发区及南通市区,进而缓解老通启路通启大桥段高峰期的车辆拥堵情况。

综上所述,三院的迁址重建是必要的。前些年,通州区人大的领导们来到三院的病区、停车场以及医院所在的健康路进行视察,听取了医院有关领导的工作汇报并举行座谈,认为解决三院的“床位紧”“停车难”等问题,把医院做大做强,医院异地重建是最有效的办法。今年三院异地重建已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此,我建议加快实施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的迁址重建,让它成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又一典范,我相信在区政府的科学布局、统筹安排下,通州三院一定会办成一座具有特色、医风严谨、管理规范、设施完备、温馨舒适的现代化的高科技医院。

承办单位: 主办: 卫健委 协办: 锡通科技产业园
答复日期: 2019-07-08
答复内容:

陈 健、吴建国、宋水红、施 健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异地重建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通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013年开始启动医疗机构提标改造,截至2018底,已有区六院、七院,五甲、兴东、五接、先锋、骑岸卫生院等11家单位先后启动异地新建和原地改扩建工程,其中5个项目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

区第三人民医院位于张芝山镇中心地带,承担通海地区居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任务,服务人口近30万。鉴于区第三人民医院占地面积狭小(15亩)、功能布局不合理、医疗用房面积不足、周边道路狭窄导致车辆出入拥堵等实际情况,区委、区政府多次组织财政、发展改革、卫健委、规划、国土等部门,针对项目选址、建设规模、投资估算等内容进行现场专题调研。区卫健委将区第三人民医院的异地新建项目纳入区“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年10月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南通市通州区张芝山镇(锡通科技产业园区南区)总体规划调整(2016-2030)》,拟将区第三人民医院按二级甲等标准建设,迁至通启路南侧、文旦路西侧面积8.7公顷的地块。2018年9月30日通州区党政专题会议明确新建的区第三人民医院规模设定500张床位,用地80亩左右,初步选址在枫香路北侧、文旦路东侧。区第三人民医院根据会议纪要精神,着手起草了区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方案(讨论稿)。2019年3月份以来,区卫健委多次牵头召集锡通科技产业园以及审批、规划、财政、区第三人民医院等部门和单位对建设方案进行论证和修改。

下一步,区卫健委将继续加强与锡通园区的联系协调,在充分征求财政、规划、国土部门意见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论证,将修改完善后的区第三人民医院异地新建方案尽快报送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

最后,衷心感谢您们对通州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