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提出者: 丁俊荣 建议/提案号: 001
标题: 关于进一步强化对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建议/提案内容:

九圩港通州段西自平潮,东至石港段,全长35.25公里;从石港往东至遥望港,长度为34.25公里。目前在西部河段两岸已经有局部开发,但是还有许多河岸没有进行开发建设,具有比较多的保护价值和比较广阔的利用空间。为此本人曾经在2015年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提出尽快对九圩港及其两岸进行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案。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十分重视,认真研究,并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特别是在规划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实现了九圩港及其两岸的原生态环境基本保持稳定、没有明显恶化的成果,为确保九圩港及其两岸进行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三年过去了,经过调研,我们认为必须把这项工作提上全区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扎实有效举措,促进保护利用相关事宜的进一步落实。为此提出进一步强化对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对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所谓重要性,是指要把九圩港这条河作为通州的母亲一样认真对待。要尊重她,敬畏她,保护她,扮靓她。目前在通州全境,完全拥有两岸的大河中,有两条河值得关注,一条是通吕运河,一条就是九圩港。就像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通吕运河与九圩港这两条河应当作为通州儿女的母亲河。所谓必要性,是指必须充分认识到九圩港及其两岸资源的珍贵性,不可复制性,认识到对九圩港及其两岸切实加以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目前通吕运河的保护利用已经引起了南通市的高度重视,得到了通州区的大力支持。相对而言,九圩港及其两岸引起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没有那么高那么大。所谓紧迫性,是指在当前环境压力紧迫的情况下,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九圩港及其两岸面临着被污染的风险,面临着被河水侵蚀非法侵占的风险。为了防止环境恶化,对九圩港及其两岸,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失时机地重视起来,超前考虑,早作谋划,迅速部署,积极推进。

二、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九圩港及其两岸保护利用涉及到诸多镇村和相关部门,建议区委、区政府把九圩港及其两岸岸线和河面的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从区级层面上考虑,从长远角度考虑,迅速建立相关的组织领导机构,统筹协调九圩港及其两岸开发建设工作。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能,强化责任,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沿线的有关镇村要站在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利用岸线资源的高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服从服务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引领。要搞好统筹和协调,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建议拿出九圩港及其两岸岸线和河面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和相关专业规划。要明确方向,明确目标,着重从改善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九圩港及其两岸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不留后患和遗憾。要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努力把九圩港及其两岸建成通州又一条生态走廊,又一条经济社会发展带。建议以区通吕运河“一河两岸”开发建设的理念来指导九圩港及其两岸岸线和河面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力争高起点、高品位。要坚持规划的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有预留的发展空间。

四、进一步突出工作重点和项目推进。首先,要从严控制。建议将九圩港及其两岸的各类建设列为严格控制的红线范围。要坚决杜绝违章建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增加巡查的力度,对出现的违章建筑及时予以处置,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因地制宜,考虑各镇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形成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再次,要抓好重点项目的推进。九圩港及其两岸岸线和河面全面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是一项战略任务。要搞好建设,特别是重点项目的建设。此外,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挥专家的作用,立足长远谋发展。要用超前意识和长远眼光,认识九圩港及其两岸的价值,谋划未来发展大势。建议组织有关专家,开展深度研究,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发展方案,为稳步开发提供必要的支撑。

承办单位: 主办: 水利局 协办: 环保局、住建局、规划分局、农委
答复日期: 2018-04-03
答复内容:

丁俊荣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收悉,首先感谢您多年以来对九圩港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您建议中对我区九圩港现状问题调研分析全面深入,意见建议明确详实,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对此,我局非常重视,联合区环保局、住建局、规划分局、农委,经过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九圩港(通州段)上起长江(九圩港闸),下讫如东界,流经平潮镇、刘桥镇、石港镇、十总镇4个乡镇,全长35.25公里,其中平潮镇14.06公里、刘桥镇8.16公里、石港镇10.27公里、十总镇2.76公里。沿线与长江、通扬运河、遥望港、新生竖河、刘新河、幸福竖河、江海河、英雄竖河、九洋河、兴石河、亭石河相交构成河网。是老河网片北部439平方公里引江排涝和遥望港流域148平方公里引江灌溉的主要骨干河道,为六级航道。九圩港对我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我区始终把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和开发利用摆在重要的位置,在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九圩港整治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建立组织体系,协同推进整治工作

2017年我区全面推行河长制,九圩港区级河长为副区长樊晓燕,区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区级第一责任人,主要履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职责,重点是牵头协调督促各镇(街道)河段河长、区级联系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河道管理、治理、保护的职责。区农委作为九圩港区级河长联系部门,主要承担了区级河长履行职责的综合协调及服务工作,协助做好“一河一档”工作调查,制订“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和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协助区级河长对九圩港河进行定期、不定期巡查,根据巡查情况形成问题清单,及时交办,并认真督查,扎实做好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工作。九圩港沿线四镇的镇级、村级河长均以落实到位,九圩港河长制工作已步入正轨。

在市“三河三行业”整治动员会后,我区自我加压将九圩港纳入我区的 “三河三行业”工作中,成立了通州区九圩港整治指挥部,区级河长为指挥长,区联系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常务副指挥长,平潮镇、石港镇、刘桥镇、十总镇主要负责人为副指挥长,相关职能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常务副指挥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置在石港镇,并配备了综合计划组、项目推进组、综合执法组、督查考核组等四个工作组,专项推动九圩港河治理。沿线四个镇的镇级九圩港河整治指挥部相继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合整治领导体系健全到位。

二、巡河交办问题,专项整治成效初显

自河长制工作开展以来,九圩港河区、镇、村三级河长己开展了多轮巡河,河长制工作已进入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每月区级河长巡河,都组织区各职能部门、沿线镇分管领导参加,做到边巡河、边发现问题、边交办问题,再集中开会会商落实解决问题办法、有效措施及时间要求。对发出的交办清单,能及时做好跟踪督查,抓好落实,直至问题解决。目前,区级河长及联系部门共下发交办单21张,列出问题154项,132项整改到位,完成率85%。在我区开展的“三河三行业”、“三乱”、“河岸共治”等专项行动中,九圩港的整改情况均走在前列,完成水域岸线占用整改10处、入河排水口整改95处、畜禽养殖场关停31家、沉船打捞4艘、三网清理57口、杂船清理17条、清理岸坡垃圾120处。同时,九圩港河道已实现市场化、机械化保洁全覆盖,有效确保了河道的清洁畅通。

三、情况摸查到位,“一河一策”基本完成

2017年,我区组织沿线乡镇开展了九圩港河情调查,对九圩港的长效管理、占用审批、入河排污口设置、废水排放、畜牧养殖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初步完成了“一河一档”的建立。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河道管理和保护,健全河道管理保护长效机制,解决好主要河道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中的突出问题,根据省、市河长制工作相关文件精神及水利、环保、交通、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农村环境等有关专项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我区相关部门会同“一河一策”编制单位开展现场调查,对前期调查情况进行一一核实,编制了九圩港“一河一策”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主要从水资源管理、河道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道长效管理、河道执法监督及综合功能提升八个方面分别确定九圩港(通州段)的治理目标和主要任务安排,包括河道沿线违章拆除、排水口、取水口的规范管理、沿线养殖的关闭和搬迁、河道污染源控制、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等方面。

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按照通州区九圩港整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全力以赴推进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的开展,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突出工作重点

1、对九圩港(通州段)7个水质监测断面实施重点攻坚,不断提升重点断面水质。全面排查断面上下游、左右岸主要排口,以及点源、面源、流动源等,摸清污染成因。制定“一源一策”、形成整治方案,明确目标、工作措施和时间要求,实行问题清单式、销号式管理,实现河道精细化、数字化治理,做到即知即改、边查边改,力争早实施、早见效。

2、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开展非法船舶整治专项行动,对九圩港境内内河住家船、三无杂船及岸上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清除,该项工作计划6月底完成。开展三网清理专项行动,针对三网回潮以及历史遗留的重点、难点问题,以镇(街道)为单位,由属地政府牵头,发改、公安、交运、城管、农委、水利等多部门配合,对河道设置的三网和岸上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清理。推进截污纳管,进一步详查九圩港河沿线所有入河排口,建立九圩港河排口档案;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封堵任务,并规范排污口管理。加快推进平潮镇、石港镇生活污水管道工程,实现居民生活用水就近截污纳管。拆除违章设施,刘桥镇拆除沿线违章搭建90平方米,石港镇计划拆除违法占用6处,要确保拆违工作按时序要求圆满完成。整治沿河企业,根据“三河三行业”整治要求,制定化工、钢结构等企业关停计划,落实“一企一策”,推进沿河企业入园进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加强环保司法联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实施生态修复,对拆违后的遗留场地、岸坡及时开展修复整治;及时清理河岸垃圾,有序开展岸坡整治;大力实施河道清淤。加快制定九圩港河及支河疏浚清淤及生态拦截实施计划并组织实施。严控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全面完成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搬迁工作,对非禁养区养殖场,实施粪污综合利用和有效治理。

3、强化综合执法力度。一要加强与公安、城管、环保等部门执法联动,开展岸线占用、排口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及时排查化解水事矛盾纠纷。二要关口前移,加强信息共享,保洁人员、巡河人员、水政队员例行巡查、海事航道发现水事违法线索及时反映,消除存量,控制增量,早发现早处置,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格对照三河三行业整治标准,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一经发现,坚决打击。区环保局继续落实“双随机”检查、局长带队夜查等制度,加大环境监督管理。严格规范畜禽养殖粪便处置方式,禁止污染物下河行为。对排查出的“散乱污”单位,配合供电部门依法依规进行断电,彻底解决污染问题。

二、坚持典型引领

1、以通吕运河“一河两岸”为引领,打造九圩港生态廊道,有力有序解决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突出环境问题,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面提升城乡水环境面貌。

2、推进河岸共治工程,重点治理九圩港通州段,坚持拆违先行、截污封口、控源减排、建管并重、综合施策。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通过一批重大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河岸共治。

3、推进河道“三乱”整治,大力推进九圩港“三乱”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整治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违法占用河道管理范围行为、违法建设涉水建筑物行为、违法向河道排放废污水、倾倒废弃物行为等。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区级联合巡查、部门监管、镇街协同、企业负责的水环境监管执法机制。

三、科学规划引领

1、对九圩港沿线各镇的城镇总体规划开展修编工作,明确城镇定位、镇区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并且对规划镇区范围以外的九圩港两岸用地严格禁止各类项目建设。在各镇镇区规划范围内,依据现状条件和生态承载能力,合理布局九圩港沿线产业项目,充分利用九圩港通江达海及邻近高速、铁路的优势,大力推进水公铁联运、江海河联运,重点发展海工、船舶配套、特种机械及与客运枢纽相配套的现代商务,积极发展粮食及农副产品物流业。

2、根据区政府关于2018~2020年城镇绿化建设任务下达的指标,九圩港沿线的平潮、刘桥、石港、十总等4个镇,今后三年将加大新增城镇绿化面积,目前正加紧准备前期工作。重点围绕城镇建成区和沿九圩港沿线零星地块实施增绿补绿工程,打造河道绿廊和城镇绿地。九圩港沿线各镇城镇建成区以外的各村域内也可结合农委下达的农村绿化造林工作计划,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农村绿化工作。通过多种途径,美化环境,提升绿量,改善人居环境。

3. 严把行业准入和环保审批关。将对九圩港全面保护的关口前移至建设项目落户前,避免引进不符合生态红线保护规定的污染项目,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 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九圩港沿线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保护河道水质。对已建成的镇级污水处理厂,加大纳污管网收集范围,督促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四、深化宣传引导

借助每年的“世界水日”、“世界环境日”、“生态日”、“节水日”等重要节日,加大九圩港水资源保护的专题宣传,深入河道沿线群众中通过流动展示牌、悬挂宣传条幅、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耐心讲解河道保护的重要性和具体工作措施,以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广泛调动群众参与水资源保护的热情。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要求,通过标本兼治、系统管理,强势攻坚、重点突破,进一步强化对九圩港及其两岸全面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为打造绿色通州夯实水生态环境基础。

感谢您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南通市通州区水利局

2018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