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部门动态

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抗疫日记”⑧:在战“疫”大考前展现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 2022-04-17 13:23:26
信息来源: 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字体:

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供稿 为坚决贯彻落实市、区防疫指挥部的工作部署,自4月7日起,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进入封闭管理状态。

1.jpg

作为指挥中心党支部副书记、后勤保障组组长,蔡荔围绕人员管理、外部采购、内部协调、餐食供应、物资配发“五条”主线,第一时间按应急预案保障中心正常、稳定、高效运转。

在这“第二战场”,蔡荔从未停歇。仅4月8日一天,她就在二楼半个操场大小的办公区,走出了一万三千多步。她和同事开玩笑道:“我晚上看到微信步数的时候都吓了一跳,怎么走出来的我自己也不知道。可能是我步子跨得小,频率比较快。”

2.jpg

3.jpg

自己未曾察觉,同事却记下了蔡荔的辛苦:“30个人左右的餐食,她早、中、晚一个人去食堂拿,盒饭太重一趟拎不动,她就跑上两三趟,然后一个个送到每个人的工位上;大家接线来不及收拾,她就在大厅打扫规整,尽可能地为大家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放心不下大家,每隔半个小时就在大厅转悠,了解我们的需求;还有公共区域的消杀,统筹分放口罩、酒精、被褥等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收发公文、协调通知……她就是我们后勤保障的‘大管家’。”

听完同事的感慨,蔡荔则表示,自己做的和一线人员相比微不足道:“现在想得更多的是怎样把后勤工作做好,能多做就多做,毕竟这是我们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4月7日,根据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吴阳来到金沙街道进鲜港村就地转为志愿者。由于之前在北山社区核酸检测点有过信息员的工作经验,她主动请缨负责核酸检测数据录入工作。

4.png

5.jpg

金沙街道进鲜港村共有常住居民近4000人,加上800多名建筑工人及地区流动人口,每天的核酸检测量在六千人左右。“很多老人、小孩、建筑工人没有智能机,部分群众不会注册核酸登记采样码,这些因素加起来,大大影响了核酸检测的进度。”吴阳表示,每次输入户口本上的身份证号码、询问录入手机号的时候,她都格外着急,生怕影响采样效率,更怕增加群众的排队时间。

作为“南通百通”APP通州频道建设的科室负责人,当天晚上,吴阳就与科室同志就如何教会群众使用智能机下载检测码和查询核酸检测报告等问题进行了交流。通过后台调整,把核酸登记功能放到通州频道首页的焦点栏目区域,让群众打开通州频道一下子就能找到核酸登记页面。

6.jpg

7.jpg

“与此同时,我们科室还连夜赶制出了一个简单易懂的操作演示视频,帮助大家通过‘南通百通’ APP进行核酸采样登记、核酸检测结果查询等。”吴阳说,“疫情当前,党员靠前。虽然我们能做的不多,但希望每一份努力都能帮助到大家。”

这场战“疫”没有局外人。中心全体干部职工在中心党组的带领下,冲锋在前、躬身力行,竭尽全力保卫我们的城市,用心用情守护群众的幸福,我们坚信,“疫”去安来,春天的温暖就在前方!

(责任编辑:瞿慧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累计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