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供稿(曹伶俐)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重点工作相关要求,切实提升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水平。近期,通州区安委办组织召开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重点工作推进会,区安委办、消委办相关负责同志,部分安委会重点成员单位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社会面小场所具有覆盖范围广、数量多、人员密集等特点,各相关单位将治理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摸清场所底数是开展治理工作的基础,各单位扎实开展全覆盖排查,确保场所相关信息在系统录入时无遗漏,同时以 “网格化+大数据+铁脚板” 管理为重要抓手,动态更新场所信息,持续保障数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为治理工作提供精准支撑。精准辨识风险是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各单位准确统计各场所风险源数量,重点聚焦“承载人数”“是否占用多层空间”“燃料类型” 等核心要素,开展精细化风险辨识工作,全面掌握场所安全风险底数,为针对性管控奠定基础。
会议要求,高风险场所需进一步强化监管力度,一方面要加大巡查频次,另一方面要优化巡查力量配置,在现有网格巡查的基础上,叠加专业巡查工作。其中,红、橙两类场所安全风险相对较高,是安全监管的关键区域,对其专业巡查将作出硬性要求 ,必须实现每季度全覆盖巡查一次。以更实举措、更严标准深层次推进社会面小场所治理工作,既要紧盯前期排查出的问题隐患逐项整改销号,也要主动排查潜在风险点,坚决杜绝监管盲区与治理漏洞,切实以闭环式治理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社会面小场所的安全稳定。
(责任编辑:陶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