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供稿(翟耀华)为切实破解企业主动排查内部隐患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流于形式等问题,区应急管理局进一步推进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工作,着力激发员工参与隐患排查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从“被动应付”向“主动作为”转变。
深化宣传引导,凝聚安全共识。线下定点突破,指导企业灵活采用微信、公告牌等多种受理方式并在醒目位置将相关信息及时公示、动态更新,明确报告流程,畅通报告渠道,让一线员工清楚“向谁报告、怎样报告、报告什么”,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线上拓宽覆盖,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和“南通州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开展“隐患随手拍”等宣传活动,同时通过挖掘并定期发布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持续提升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细化奖励机制,激发全员动力。积极推动企业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奖励兑现有坚实支撑。鼓励倡导企业建立“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的分级奖励制度,对报告重大事故隐患等突出问题的予以重奖,对在事故隐患报告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个人,在业绩考核、评优评先及人员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参与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切实提升全员发现安全问题、解决风险隐患的能力。
强化闭环管理,提升整改质效。督促企业坚持“防”字在先、“严”字当头、“实”字为本,对从业人员报告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问题,在及时沟通、精准研判后开展全面排查整治。对核查属实的要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建立限期整改计划实行闭环管理,确保隐患整改工作定岗、定责、定人。同时深化问题隐患复盘分析,举一反三研判责任落实、现场管理、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并落实针对性改进措施,确保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治理能力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