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供稿(刘红祥)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残疾人居家托养政策精准落地,区财政局近期组织了为期四天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实地调研。调研覆盖多个镇街,深入走访残疾人家庭,通过实地核查、座谈及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全面评估财政资金在保障基本生活、改善服务质量及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方面的成效。
一是精准预算安排,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区财政局将残疾人居家托养资金作为重点民生支出优先保障。预算编制阶段,建立需求导向的分配机制,结合各镇街残疾人数量、结构及服务需求等因素,科学测算资金规模,确保预算与政策目标匹配。调研组在走访中重点关注资金拨付时效与使用规范性,核查服务台账与发放记录,保障资金及时足额用于服务对象。
二是强化过程监控,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区财政局建立了“资金-服务-效果”联动监控机制,通过绩效跟踪等方式要求职能部门定期报送资金使用与服务进度,确保资金切实转化为优质服务。在部分镇街,调研组通过核查服务记录、入户访谈等方式,评估服务内容与资金支出的匹配度。调研显示,服务人员能按时上门,内容符合约定,体现了资金监管的实效性。
三是完善绩效指标体系,提升政策实施效果。本次调研注重收集服务对象满意度等质性指标,并将其量化为可考核的绩效数据。通过将服务可达性、家庭负担减轻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促进了服务资源均衡合理配置。本次调研完善涵盖服务覆盖率、家庭满意度及社会效益等多维度的绩效指标库,为后续预算编制提供依据。
四是突出结果导向,优化资金分配机制。区财政局坚持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建立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绩效优良的项目予以支持,对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形成“评价-反馈-应用”的管理闭环。
(责任编辑:金钰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