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城管局供稿(金锋)“自从城管进驻社区后,我们小区的秩序更好了、绿化更美了、卫生更干净了、安全更有保障了!”连日来,通州区金沙街道天虹社区天虹苑的居民在闲聊中,纷纷为通州区城市管理局的工作点赞。这是通州全面推进“城管进社区”,高质高效解决广大市民关心关注的“急难愁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后的肺腑之言。
全面推进“城管进社区”,让城市管理人员进驻社区,密切联系群众,掌握真实情况,是打赢城市管理主动仗的关键因素。今年来,区城管局以“城市管理突破年”为主线,以文明城市创建“八大行动”为抓手,聚焦“融细实”,深入推进“城管进社区”工作,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建设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中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聚焦“融”,推进“协商议事”,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11月6日,进驻社区的执法人员再次走进金新街道碧堂庙社区中瑾世纪城小区,指导小区居民将已分类好的垃圾对应投放进垃圾分类亭的“四分类”桶里,社区城管志愿者适时上前,再次向居民宣传了垃圾分类知识。此前,居民们对设置垃圾分类亭存在诸多不同意见,为全力推动居民习惯养成,推进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区城管局联合碧堂庙社区组织召开了“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会,“面对面”沟通,“点对点”解难,广泛纳谏、听取民意,稳步推进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目前,该小区已顺利建成“三定一督”垃圾分类亭1座,执法人员和社区干部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11批次,发放各类宣传单页600余份。中瑾世纪城小区成功设置垃圾分类亭是区城管局以“城管进社区”为抓手,充分利用协商议事平台,稳步、有效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缩影。“城管进社区”实施以来,各类协商议事活动在通州的各个街道社区不断“上演”。通州区城管局充分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借助社区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教师等群众力量,建立社区城管“协商议事”“矛盾调处”联席会议制度,发动群众自治,赋能基层治理,改善了基层城管队伍“单打独斗”的薄弱局面,有效解决了乱堆放、乱搭建、垃圾分类投放等“急难愁盼”。截至目前,通州已建成社区工作站点20个,完成了城区“城管进社区”全覆盖,切实为市民群众解决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659个,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聚焦“细”,深化“门前三包”,持之以恒规范市容秩序。日前,通州区人民法院就申请执行银河路一水果超市罚款一案,作出立案审查的决定,并出具了非诉审查案件受理通知书。“这家水果超市在执法检查期间一直存在超出门、窗占道经营作业行为,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做老板的思想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并开具首次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告知书,老板不为所动,拒不整改。”通州区城管局执法大队金新中队执法队员季中华介绍,执法人员严格遵循“一提醒、二整改、三处罚”原则,联合社区网格员,对该店负责人进行了多次的上门普法、批评教育、执法检查,通过“柔性执法+刚性管理”,使该店超出门、窗占道经营的行为大有改观,“钉子户”变成了“好榜样”。“门前三包”责任制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也是城市文明宜居程度的重要体现。今年来,区城管局着眼城市精细化管理,依托“城管进社区”,通过“城管+社区+网格”模式,持续推进“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组建“门前三包”专项行动工作组,建立全区统一的管理台账、“一户一档”电子信息卡档案,每月组织开展专项考核检查,并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持续规范全区市容环境秩序,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品质。截至目前,共检查单位(商户)8261家,重签、补签《市容环境卫生责任状》2956份,建立“一户一档”信息卡4782户,登记负面清单370份,向违约当事人发出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书37份、责令整改通知书29份,依法实施行政处罚71起。
聚焦“实”,扩容停车泊位供给,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以前,我们小区很多车停在新金西路上,经常被投诉违停、贴罚单。自从新金西路和毓秀山路增加了停车位,我们总算能安心停车了。”11月4日,家住金沙街道御景湾小区的王女士指着小区门口整齐划一的停车位,欣喜不已。“御景湾小区内没有地面停车位,大多居民在新金西路慢车道停车,面临大量的违停投诉及违停处罚。”通州区城管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顾斌介绍,经区城管局会同区住建、公安交警部门调研走访、座谈会商,决定对两条道路增设机动车停车泊位。截至目前,两条道路共新增停车位约200个,有效缓解了附近居民停车难问题。御景湾小区居民“圆梦”,得益于通州区城管局以城管进社区为“小支点”,撬动城市治理“大杠杆”。自城管进驻社区后,工作重心下移,类似停车难等城市管理工作的堵点、难点、热点问题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在萌芽状态。今年来,区城管局联合多部门,从群众对停车难的“急难愁盼”入手,进一步挖掘停车位潜力,对城区36条道路的机动车停车位进行逐一排查、规划设计、专项施划,截至目前,新增机动车停车位共298个。同时完善城区非机动车标线,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线约300㎡,共享单车增补、更新泊位线约80㎡。投入600余万元,建设城区“通捷停”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优化通州城区停车秩序管理,并接入南通市大数据局“智泊南通”APP,实现停车秩序管理“一幅图、一张网、一个APP”。目前,“通捷停”智慧停车平台已完成设备安装,预计于11月中下旬试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