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体局供稿 近日,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又一次走进五窑小学,为这所乡村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两堂非遗撕纸课程——《指尖上的春意盎然》和《龙行非遗,跃然纸上》。
撕纸画作为一种非遗文化,不仅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让学生们感受撕纸画的魅力和技巧,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教授学生们撕纸画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通过想象、描绘、撕纸、拼贴等多个步骤,撕出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龙”的形象,创作出自己人生中第一幅拼贴的撕纸作品。在志愿者的协助下,学生们将作品装裱,放入精美的画框内。课堂中,志愿者还通过对非遗撕纸文化的讲解,撕纸作品的展示,帮助学生们了解非遗撕纸的历史,让他们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据悉,今年2月份,五窑小学与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深度合作,成立“美育浸润学校”,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辅导员、大学生志愿者常态化走进校园,为学校学生们带来板鹞、剪纸等地方非遗课程以及美术、音乐等艺术实践活动,提升乡村学校学生的艺术素养,夯实文化底蕴。此次活动,学生们通过亲手制作撕纸画作品,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耐心和细心,在艺术实践中收获了成长。同时,也为乡村学校的美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葛亚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