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供稿(茅丽华)为深入开展打击“黑气”市场专项行动,加强丙烷(金属焊割气)等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依法打击违规转售、倒卖丙烷(金属焊割气)等危险化学品行为,杜绝工业燃料成为“黑气”源头。11月14日,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全区18家工业燃料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集中约谈。
约谈会上,全体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通州区燃气安全警示教育片,以案示警,让参会人员深刻认识到燃气事故的危害,进一步拧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安全阀”。
区应急管理局危险化学品监管科通报了近期查处的3起涉及非法储存工业燃料的案件,要求企业举一反三,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一是严格规范经营行为,严禁超范围经营,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储存危险化学品。不向无证无照的非法经营企业(个人)销售丙烷(金属焊割气)等工业气体,不向餐饮场所、市场、大型商业综合体、企业食堂等高风险场所销售丙烷(金属焊割气)等工业气体。二是加强危化品安全管理,不得随意改变产品属性、包装、标识、储运条件等,严格按照产品标签标识管理规定,使用规范统一、标志明显且与食品、普通工业品有显著区分的容器盛装燃料。三是落实危化品运输“五必查”,每次充装或者装载前,严格查验车辆、罐体(柜、箱)、人员的有效证件以及实际装载货物的品名、种类、数量等是否与运单、罐体(柜、箱)适装介质一致。
下一步,区应急管理局将持续常态化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涉及丙烷(金属焊割气)等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开展执法检查,严格查处非法生产和违规经营储存等行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