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局供稿(张文倩)为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我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和竞争力,提高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区财政局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产业链提升行动。2024年全年实现产值共计260.6亿元,同比增加18.5%,已集聚恒科新材料、纳科达、大海塑料等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领军企业。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家、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各1家。
一是完善机制,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基于我区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区财政局加强对化工新材料重点产业链发展研究,制定《南通市通州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产业链主要目标、发展方向及工作任务。建立区财政局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推进工作专班,下设调查研究组、链图规划组、项目储备组、政策研究组及党建联盟组,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全面推进产业链研究和发展工作。成立南通市通州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党委,联合区发改委、区商务局、江苏大海塑料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机关事业单位、48家企业组成。
二是深耕服务,全面梳理发展情况。依托“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走访调研,建立产业链企业服务微信群,形成通州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企业需求清单、涉企职能部门资源清单及党建行动项目清单,研究产业链发展路径并绘制产业链发展图谱。通过开展政策宣讲会等活动,大力宣传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及“设备担”政策,引导链上企业享受“真金白银”财政支持,促进链上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品设备,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条件。举办“党建赋能·聚链成势”化工新材料产业对接交流活动,剖析当前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方向,促进链上企业深度交流,推动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健康持续发展。
三是精准施策,构建发展有效路径。为进一步推动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为产业链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区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围绕人才新政制定《通州区“510英才计划”实施细则》《通州区人才引进综合补贴实施细则》等10个政策配套细则,为产业链企业发展筑巢引凤;修订《通州区优化完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实施细则,缩短企业项目申报审核时间,优化资金兑现流程,为链上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下一步,区财政局将持续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惠企服务效能,聚焦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方向,积极争取上级惠企扶持政策,支持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突破、产品提档升级,用财政“活水”激发产业“活力”,助力形成产业链上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