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供稿(张剑锋)为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质量,解决基层执法缺少规范化指引的现实问题,3月25日,区应急管理局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典型案件调查询问参考》宣贯指导会,印发《安全生产典型案件调查询问参考》,切实以文书制作“硬”标准提升综合监管“软”实力。
开展会商研讨,邀请专家介入,编纂过程很“走心”。坚持“集众智、汇众力、筹众策”的工作思路,机关政策法规科先后两次邀请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业务骨干、机关外聘法律顾问对文书编纂工作开展会商研讨。围绕法律适用准确、事实固定到位、用词用语规范、文书种类齐全、版面格式标准等5个方面要求,逐一发言、充分讨论、深入分析,前后共收集意见建议57条,对询问参考进行4次整体性修改完善,切实以编纂流程规范化提升文书范本专业化。
形成情景再现,融入法治思维,内容撰写很“用心”。文书撰写不是干巴巴的法条堆砌,而是运用法言法语对违法场景进行还原再现,对违法“画像”进行精准描摹,对违法主体进行警示教育。基于此,《询问参考》进一步明确了时间、地点、人物和违法情节的撰写样式,细化了法律依据、案件事实、违法结论的撰写要求,问清“前因后果”,查清“来龙去脉”,突出情景再现,力求身临其境。同时,将法治思维融入文书撰写之中,在每一篇询问笔录参考的结尾,通过设置引经据典的“普法式”发问,让“隐患在哪里”“危害是什么”“如何去整改”从违法相对人口中说出来,将“谁执法谁普法”从执法者“笔头”落实到相对人“口头”,使得现场调查询问成为又一次的普法宣传教育。
甄选典型案例,突出实战导向,问询参考很“出新”。秉持“从执法案件中来,到执法案件中去”的编纂理念,梳理近三年通州区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案件,参考发生频率、处罚金额、执法难度等相关因素,甄选出无证作业、有限空间、烟花爆竹等10类典型案件,制作了现场检查记录、调查询问笔录、处罚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25种执法文书,汇编成111页具有通州特色的“案例套餐”。通过在执法文书中添加注释说明和操作指引,将执法文书打造成规范执法的“教科书”,让执法人员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做到“一通百通,触类旁通”。
常悟才能常明,常用才能常进。《安全生产典型案件调查询问参考》没有“终极版”,只有“升级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区应急管理局将以省厅提升应急管理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为契机,持续抓好《调查询问参考》的转化运用、阶段评估和升级优化工作,着力从文书制作这个“小切口”入手,切实解决执法不规范的“大问题”,助力通州法治化营商环境攀阶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