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1423705X/2018-00010 | 分类: | |||
发布机构: | 平潮镇 | 文号: | 平政发[2018]12号 | ||
成文日期: | 2018-05-08 | 发布日期: | 2018-05-08 | 有效性: | 有效 |
名称: | 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 |
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
各村、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意见》精神,创建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全面提升我镇农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优结构、补短板、齐技术、强组织、促整体、提水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为目标,遵循“政府引导、装备支撑、技术引领、服务保障、协调推进”的指导原则,以水稻和小麦两大作物为主要对象,以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环节,加快推进农机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农机服务市场主体,重点突破机械化种植、粮食产地烘干、高效植保和秸秆综合处理等薄弱环节,促进农机与农艺相融合、经营与管理相协调,全面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二、目标任务
到2019年底,全镇农业机械装备进一步优化,新增75马力以上大中型拖拉机16台、播种机16台、插秧机72台、高效植保机械130台、联合收割机8台、粮食烘干机10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到 80%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和小麦两大作物生产的耕整地、种植、植保、收获、产地烘干、秸秆处理六大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 95%、80%、90%、95%、50%、80%以上,其中水稻机插秧水平达 75%以上,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 70%以上,粮食产地烘干能力达 50%以上。
三、工作重点
(一)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装备技术推广。
1. 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提升水稻机插秧应用水平,重点发展高性能乘座式插秧机。加快水稻集中育供秧示范推广,加大机械化育秧流水线推广力度,完善集中育供秧技术规范,提高育秧水平和育秧质量。突出机插作业质量,提高机手和机插作业服务组织的质量意识,确保机插达到农艺要求。突出整体推进,以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为依托,实现整村集中推进机插秧。全镇水稻机插秧水平达到 75%以上。
2. 提升小麦机播水平。重点推广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技术,加强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与小麦机条播技术的集成应用,不断提升小麦机条播水平。全镇小麦机播水平提升到 90% 以上。
3. 增强高效植保机械服务能力。加强农机与农艺的协同合 作,合理制定高效植保方案,努力提高农药使用效率,控减农药施用量。重点发展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牵引式喷杆喷雾机、担架式/手推式喷雾机等高效植保机械,逐渐淘汰老旧、低效的喷雾机。大力开展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创建活动,着力提高统防统治水平,不断提升病虫害统防统治效果。全镇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达到 70%以上。
4. 增强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坚持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协调推进,科学布点区域性烘干中心,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的低温循环式烘干机,发展先进适用烘干技术,加快建立机械化烘干示范基地。按照“500 亩左右粮田配一台烘干机”的要求,在产地合理规划配置烘干装备,逐步提高粮食干燥处理机械化水平。全镇粮食产地机械化烘干能力达到 50%以上。
5. 加强以秸秆机械化还田为主要方式的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建设。一方面,重点推广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机械,提升还田效果,进一步扩大还田比例;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秸秆能源化、原料化、饲料化等多种利用方式,加快示范推广秸秆捡拾打捆、编织加工、青贮等机械与技术,提高秸秆机械化还田外的秸秆处理水平,确保秸秆处理机械化水平达80%以上。
(二)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创建。
各村(居)要紧紧围绕“优结构、补短板、齐技术、强组织、促整体、提水平”工作思路和“巩固提高小麦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补足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强化烘干能力建设、加大秸秆机械化还田力度”的工作重点,结合我镇实际,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村创建。通过示范村创建,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技术模式、机具配套、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典型,加大示范推广力度,辐射带动周边村居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到 2019 年底,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
(三)加快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各村(居)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培育力度,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扶持力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工作,着力培养一批农机操作能手。深入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每年选拔培育一批依法运行、民主管理、设施配套、服务高效的农机合作社,通过合作经营、土地流转、统一服务等形式,推进订单式、托管式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业农机专家与粮食规模生产主体实行“一对一、面对面”的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到 2019 年底,全镇农业服务组织统一服务面积占全镇机械化作业总面积的比例达 70%以上。
(四)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村(居)要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推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为规模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兴建农机具库棚,加大农村机耕道路、桥梁建设力度,加强农机维修网点等配套设施建设。落实粮食生产经营组织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以及农机库棚、维修场所和烘干配套设施用地等政策,充分调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粮食生产机械化技术的积极性。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镇政府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人大、纪委、农机、农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组,研究制定全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对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各村居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建立相应组织,以村支书为主要责任人、村主任为直接责任人,尽快制定适宜本村居实际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
(二)强化宣传发动。全镇上下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技术路线,提高全社会对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认识。各村居要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条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动员和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基层干部及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政策扶持。镇财政将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支持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各村居也要根据实际需要,加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资金投入,积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的导向作用,围绕粮食种植、产地烘干、高效植保机械化、秸秆机械化还田等薄弱环节,建立完善农机作业补助补偿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支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建设。
(四)强化整体联动。各相关部门要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关键环节协同配合,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协调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机制。农机部门要做好机具推广、技术培训、质量督查、安全监理等工作,组织实施好各项扶持政策和推进措施。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专项资金,为推进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农技部门帮助农民选择良种,加强育秧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关键环节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供电部门要落实好粮食生产经营组织粮食烘干用电享受农业用电政策。国土部门要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要求,保障配套设施用地需求,帮助化解烘干配套设施、农机库棚等用地难题。
(五)强化责任考核。镇政府将加大考核力度,把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列入全镇重点经济工作目标考核主要内容。确保2019年通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验收,全面提升我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附件:1、平潮镇2018年-2019年机械装备结构优化指标分解表
2、 平潮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镇创建实施方案
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