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局2019年工作总结
来源: 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时间:2020-01-22 10:14 累计次数: 字体:[ ]

2019年以来,全区教育体育工作坚持党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 “五育并举”, “优质、均衡、特色”的发展格局进一步显现。《蓝印花布》艺术实践工坊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一等奖,全系统上“学习强国”12次,4个优秀少儿节目走上央视舞台,实验小学被人社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东社镇社区教育中心“忠孝润东社”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区教体局获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优秀组织奖,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试验区。

一、党建领航筑牢发展基石。特色推进党建品牌建设。推进党建+融合,常态化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设“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讲坛,充分显示通州教育人的奋进之笔。1名党支部书记被市委组织部评为“双带型”党员标兵,12名党员干部被评为南通市教育系统学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评比表彰区级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2个,书记创新项目8个,优秀共产党员111人。局党委被通州区委评为优秀党建工作先进单位。认真落实“第一种形态”。经常性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提醒,督促被谈话函询的党员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作出说明。对审计或检查等发现问题较多、群众信访反映较多、民主测评满意度较低的,认真开展提醒谈话、诫勉谈话。全年对全区学校进行专项检查和暗访六轮次,下发问询、函询通知书9件,相关问题全部限期整改到位;诫勉谈话3人次,提醒谈话20人次,新任校长回访谈话10人次。大力加强纪律建设。深入整治“四风”突出问题,落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新动向,开展“慢落实、伪落实、浅落实、空落实”问题专项治理。继续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综合整治,加大对有偿和违规补课行为的查处力度。今年因有偿和违规补课受处理教师共9人,其中:政纪处分6人,主动自查自纠免予处分2人,由学校按期解除劳务合同1人,已发放有奖举报奖励金15000元,在职教师违规家教行为得到进一步遏止。今年以来,共取消5名教师高一级职称评审资格,取消8名教师评先评优资格。

二、资源供给加快短板补齐。2019年,教育民生实事工程总投入3.874亿元。目前,通州中专二期主体及配套工程已完成,金沙中学风雨操场、东社学校综合楼已交付使用,新坝小学操场、围墙施工完毕,十总中学实验楼、刘桥小学食堂主体已完工,石港中学改扩建项目一期工程春节前完成基础施工。运盐河学校于7月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6月30日竣工,并于2020年秋季开学交付使用。实验幼儿园迁建、洞庭湖幼儿园、杏园路幼儿园和古沙小学等4个新增的新建项目按时序进度稳步推进。信息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9年,通州区装备和信息化总体投入1503.13万。更新师生计算机1481台,多媒体电子白板325套,学校图书馆借阅装备31套;新建学科功能室24个,添置钢琴17架。17所学校申报创建智慧校园,教育城域网出口带宽升级至5G,线路带宽升级至1000M。推广“名师空中课堂”“慧学南通”等应用软件的使用。全区有71976人注册“名师空中课堂”,注册率为92.6%;100%的义务教育学校注册“慧学南通”;“通州教育云平台”、中小学“分级阅读”、“校园安全巡查”已经由试点向全面应用推进。后勤保障设备进一步优化。加大学校食堂管理,将学校明厨亮灶工程覆盖率在省定85%的基础上提高到95%,比国家要求提高了25个百分点,实现预期95%的目标。

三、教育教学促进优质均衡。立德树人创特色。通州幼儿园举行感恩教育活动,制作感恩卡表达对亲人的感恩之心;虹西幼儿园开展民族游戏大游园活动,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品尝民族美食、参与民族竞技体育、体验民族手工艺,增强民族自豪感;李港小学开展“我劳动,我最美”劳动节系列活动,用劳动课程育人;石港小学邀请专业老师指导盆景制作,让孩子们在盆景制作过程中传承石港镇文化传统,感受劳动之美;南山湖小学围绕“东篱园”开展习耕活动,学生全程参与,体验劳动艰辛;骑岸小学深耕“忧乐”文化,寻访红色印迹,弘扬革命精神;通州小学革命故事巡讲小队开展“铭记红色”活动,传红色基因、扬红色精神;骑岸初中立足“一像三亭”本土资源,践行“五色德育”,引领学生做有古色情怀、红色担当、绿色品质、橙色温度、蓝色学识的青年;石港小学邀请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院校科研方阵”校友杨烨参加学校国庆主题升旗仪式,为学弟学妹讲述自己投身国防的初心和梦想;平潮高级中学与新疆伊犁二中的贫困生结对帮扶,常态化开展互帮互助互学活动,用大爱铸就民族团结;四安中学组织开展“爱心义卖”“援助捐款”活动,所有捐款全部用于捐助巴庙初中购买柴油发电机;金沙中学给所有班级增设可回收垃圾箱,让垃圾分类意识扎根于孩子们的心中。教学改革见成效。以课堂改革“十二字”方针为抓手,加强“1+1+1”项目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幼儿园开展“中大班户外混龄混班游戏”项目研究,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在同一个场域内开展户外游戏,把游戏的选择权还给孩子;先锋小学通过“分层作业”“每周错题小练”,形成各年级段的错题电子题库,提升课堂教学质效;高新区小学将英语教学和戏剧表演结合起来,由戏剧引领学习;西亭高级中学举行 “青年教师‘新高考研学’大比武”系列活动,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锻炼的平台;平潮高级中学实行学科教师“双辅导”制度,运用“菜单化”辅导模式,力促教育质量提升。2019年,我区中、高考持续给力。6名同学被北大、清华录取,通州高级中学高楚姗以418分列全省第二;育才中学中考700分以上人数,全市第一;通州中专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全国金牌。在全省小学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中,我区语文、数学学科成绩在全省123个县(市、区)中均进入前十名。校园文化建设显个性。金桥幼儿园举办“海棠节”,孩子们通过采摘、清洗、制作海棠美食,享受自然馈赠;通州小学开展“印象春节”“玩转立夏”“佳话端午”“深情中秋”等民俗文化活动,强化中华民族文化体验式教育;李港小学把楼梯间改造成露天书吧,学生每人捐一本书,实现共享阅读;西亭小学让党建与文化充分融合,以景点中的景、物、人来阐述党建文化的意蕴;兴仁中学《诗情?画意?数学眼光》课程荣获“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卓越课程”奖,这是我区首次获此殊荣;新联中学伊梦文学社本年度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作品700多篇,曹雨楦同学被《全国优秀作文选》专栏重点推介;平潮高级中学举办教师“马拉松阅读”比赛,给教师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群体带来阅读新体验;通州高级中学社团参加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项目被团省委纳入2019年社会实践中学优秀案例。艺体教育结硕果。实验小学、实验中学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上联袂展出《蓝印花布》艺术实践工坊获得全国一等奖,得到教育部陈部长等领导的高度夸赞。姜灶小学掇绣手工坊“秀艺坊”获“江苏省少先队文化建设特色项目”。五接小学的诗朗诵《开沙岛娃娃话变迁》获市级主题教育汇演特等奖。实验小学教育集团8名乐手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进行跨国艺术交流,获第八届世界乐团艺术节金奖。在江苏省中小学诗歌竞赛全国总决赛中,3人(实验小学孙瑗萌、通州小学俞文悦、育才中学葛飞扬)获特等奖,2人(实验小学孙瑗萌、育才中学葛飞扬)被评为“诗歌之星”;1人(实验小学孙瑷萌)获教育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总决赛一等奖。高新区小学“少儿科创谷”项目被评为“江苏省青少年特色科学工作室”。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我区学生的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全区新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所(育才中学、姜灶中学)、全国青少年校园冰雪特色学校1所(川港小学)、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1所(川港小学)、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1所(实验中学),省羽毛球特色学校1所(实验小学南山湖校区),省足球特色幼儿园1所(高新区幼儿园),市足球特色幼儿园3所(通州幼儿园、庆丰幼儿园、平潮幼儿园)。通州高级中学在南通市四星级高中军训会操展演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平潮高级中学女子足球队夺得2019南通市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总决赛一等奖,学校还荣获全国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团体总分第五”,创历届最佳。平潮实验初中与中乒校“体教结合”,获市中学生乒乓球比赛男子、女子团体双料冠军。少体校今年输送运动员王鑫在全国田径锦标赛和“一带一路”全国拉力赛4*200米比赛中两夺冠军。

四、教师队伍焕发成长活力。教育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放大。全面落实“四有”好老师要求,全区教师共读《蒙曼品唐诗》《平易近人》两本书籍,表彰100名“通州好老师”,新增10个“四有”好教师团队。1人(实验小学王笑梅)获评“中国好人”, 1人(育才中学丁卫军)获评市“园丁奖”,1人(兴仁中学严晓东)获评“感动南通教育人物”,1人(实验小学朱水平)获“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9最美小学教师”提名奖,1人(金沙中学邱磊)入选《中国教育报》“2019年度十大阅读推动人物”,全区新增2所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1所学校(实验小学)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3所学校(实验小学、通州小学、通州高级中学)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校园”。“王笑梅劳模工作室”被推荐为“江苏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继续选派1名高中教师赴拉萨,6名高中、初中教师赴新疆、7名教师赴镇巴县援教。继续做好徐州市铜山县与我区教育合作交流工作,开启泗洪通州实验学校援教工作,拓宽通州教育的辐射区域。教师队伍建设有力推进。2019年,通过公开招录、定向分配、区外引进等多种渠道,新增教职工234人。现有任期内南通市学科带头人82人,骨干教师89人,教坛新秀24人;通州区学科带头人142人,骨干教师316人,教坛新秀195人。2019年度,教师获得省级基本功比赛一等奖5个(通州高中刘先锋通用技术、通州高中朱烩综合实践、实验中学曹乐旻综合实践、韬奋小学韩晓艳科学、兴仁小学王秋菊班主任)、二等奖3个(通州高中陈海风信息技术、兴东小学钱栋彬语文、金郊初中陈素华美术)、市一等奖28个;省优课评比特等奖1个(兴东小学钱栋彬语文)、一等奖6个(通州高中张晓娟英语、通州高中陈晓丽生物、通州高中严灿云物理、金沙中学李红体育、高新区小学张爱峰信息技术、实验小学杨玉林语文)。市优课一等奖19个。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深入实施。全区在职教育名师25人,其中:江苏省特级教师22人,正高级教师17人,现有省市高层次人才19人。新增市级乡骨干教师培育站2个、区级男幼师雏鹰联盟1个、区级特级教师工作坊4个、区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2个。4人分别成为全国中小学名师名校长领航班、江苏省领雁工程领军校长、长三角名校长、苏粤渝优秀中青年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2019年, 19人次参加短期出国人员进修,3人次参加3项国家级培训 ,4282人次参加55项省级培训,676人次参加35项市级培训,22907人次参加101项区级培训。区“名师之路”组织180余名教师到5所学校开展“同研共进”活动,共开课34节,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实现了专业成长。组织开展小学、初中、高中校长培训班和青年干部研修班。

五、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品质。一是“包诊制”机制实现精准督导。通过“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班人员,一诊到底”,以集体力量、集中整治,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2019年,以川港小学“思品课教学”和文山初中“红色德育”为专题,开展挂牌督导“包诊制”活动,充分发挥诊断功能,助推学校再生长。二是“区校园安全管理云平台”保障校园安全。全区学校共设置3136个安全巡查点,责任到人,每日巡查。有效整合人防、物防和技防网络,大大提升了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和保障能力。三是《区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实现精准资助。将学生学籍、建档立卡、低保及近两年受资助学生等数据整合到系统内,形成特困学生大数据。2019年,全区累计发放各类助学金1516.91万元,资助学生18409人次。四是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办法全市首创。针对当前我区体育设施建设管理不规范,集中力量对全区体育设施的点位、面积、项目等数质量情况进行全面普查,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全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压实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和主动作为意识,促进镇村常态落实建管职责。五是“通州微教育”微信公众号传递教育正能量。每个工作日不间断制作,已发布291期,共1282条微信,最高点击率达3.3万,被“南通教育”微信公众号转载80余条,7所学校12次登上“学习强国”平台,通州教育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程度还不高。基础教育城乡差异、校际差异仍比较突出,教育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教师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大班额”“择校热”“学区房热”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破解。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和评价还不充分。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有待深化,师资培养机制、招引机制、留用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