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通州区教育局2016年工作总结
2016年,我们紧盯提高教育质量这一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总抓手,围绕创建全省学前教育改革实验区、全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全省青少年学校足球示范区、全省基础教育装备示范区、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实验区,全区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
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有新进展。
银河新区小学、家纺城小学三期、南山湖小学、通州中专二期等建设全面推进。张芝山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程接近尾声,特教学校已搬入新址。科学编制“通州区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全区计划新建10所幼儿园,其中,1所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1所正在选址,其余8所全部开工。全年新增3所省优质园,6所市优质园。校安工程基本结束,2016年共实施项目11个(含9个续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2.6万平方米,涉及9所中小学校。
教育现代化建设有新突破。
2016年,教育现代化建设区镇两级共实施项目44个,累计投入6.4亿元,其中镇级16个项目,投入1.29亿元。最新的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监测数据显示,我区综合得分84分,高于全省5.27分,有36个监测要点100%达成,18个监测要点达成度在80%以上。“中小学教育装备提升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 总投入8584万元,新建校园无线网31个,更新学生计算机2351台,添置教师计算机1478台,多媒体电子白板438套,更新改造48所学校的校园监控,建成数字化学习试点班8个,22
所学校被授予南通市数字化校园
。2016年,我区又有10所学校通过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验收,通过验收的学校增至63所,占比为92.6%,提前完成90%的目标任务。
教育内涵发展有新提高。
德育工作创新开展。
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思路。全区涌现了“全国优秀少先队员”朱天玺、全国“最美中学生”徐艾明、全国“最美中职生”蒋秋榕等一批优秀少年。通州高中借助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立了一批校外德育基地和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体验职业接近理想;通海中学设立诚信考场,有效提升学生在考试中的遵法守纪意识;平潮中学的成长讲堂常态化进行助成长讲座,给学生带来精神财富;忠义初中组织学生阅读“忠”“义”故事,收集“忠”“义”事迹,熏陶“忠”“义”文化;理治小学的红色德育成为学校的名片,“理治中队”成为江苏省特色德育品牌;实验小学举办道德大讲坛,让学生在生命的林子里遇见美,感受美,欣赏美;五窑小学注重小事德育,师能提升工程来抓,引导班主任关注并重视学生德育工作,提高班级管理技能,逐步建立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组织。
校园文化激发活力。
兴仁中学开发了24门“馨仁课程”,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实验中学编写了《蓝印花布》、《南通历史》等20多种校本课程,被评为“江苏省初中课程建设特色学校”;东社学校 “乡”系列课程奠基学生生命成长,由外籍志愿者任教的暑期快乐英语夏令营,打开了农村儿童的视野;石港小学开展《圣诞你好,让我们秀》展演活动,学生们全程用英语表演节目,在活动中提高了英语的表达能力;通州小学社团活动采用“走班制”,覆盖全校82项活动课程;横港小学成立校外青少年辅导站,聘请农村老党员、村干部、退休教师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韬奋小学坚持记好“班级日志”,校长亲自阅读、评点,从细微之处发现亮点;石南小学制定语文、英语课外阅读方案,双语阅读活动有序开展;兴东小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学校被评为江苏省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实验学校,校本课程《亲近自然》被选为全省中小学2017年“全国读书节”书目;家纺城小学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平台,荟萃教育心得;通州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绿地踏青、菊花写生等活动,孩子们的自理能力、自主性大大增强,30多名幼儿在全国创意美术大赛中荣获奖;姜灶小学快乐足球娃俱乐部被省少工委评为“江苏省优秀红领巾小社团”;实验幼儿园成为首批“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实验小学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阳光学校合作基地”
(
全省仅三家)
;五接小学
教师
人人开通博客空间,学校实现内部交流网络化;特教学校成立特殊教育指导中心,送教上门,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残疾儿童实施个别化教育。
艺体工程成果喜人。
艺术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着力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我区美育教育被国家督学成尚荣誉为美育的“通州实践样本”,“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被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列入案例精选。
2
所学校通过市级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验收
(二甲中学、金郊初中)
,2所学校通过省级验收
(实验小学、石港小学)
。第三届“江海天籁”中小学生合唱节,全区中小学校参与率100%,参加市合唱比赛,获特等奖
2
个
(实验小学、平潮中学)
、一等奖
3
个
(兴东小学、张芝山小学、育才中学)
。姜灶小学的《足球小将》、川港小学的《功夫熊猫》相继登上央视舞台。姜灶小学的《家庭教育》在第七届江苏省中小学“校园心理剧”优秀剧目征集评选活动中荣获特等奖。在省第28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特教学校喜获全国首届特殊教育学校排舞公开赛团体总分一等奖。阳光体育蓬勃开展。15所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足球特色学校,为全市第一。2所学校喜获2016年度“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先进单位
(实验小学、兴东小学)
。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获
省级以上金牌30个。15所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在市教育局对47所星级高中学生四项素质进行的抽测中,我区高中学生四项素质平均总分列全市第一
,
通州高中列
全市所有高中
第一
名。
学科建设再攀新高。
新增省级
课程
基地4个
(兴仁小学“立美课程基地建设”、金沙中学“公民素养教育课程基地”、特教学校“情境体验与生活实践项目建设”、文山初中的“英语情境教学支持平台建设”)
,创新示范项目1个
(实验幼儿园“嬉乐游戏的生态开发”)
,
省现代化专业群1个
(通州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群)
,
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
(通州中专制造专业)
,省教育服务“三农”高水平示范基地1个
(十总镇教育中心的禽蛋养殖基)
。金沙中学成功创建省四星级高中。通州中专成功创建省高水平现代化职业学校。我区被省教育厅推荐申报2017年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全省
3
家)
。2016年,区教育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江苏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省委组织部等9部门评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先进集体”、被南通市政府
表彰
为“促进教育发展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建设成新常态。
教学改革持续深化。
二甲中学稳步推进“走班制”分层教学,学生自主选择教学班,学校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通州高中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姊妹学校荷兰范德卡佩伦公共学校的互联互建,先后派出4位老师赴英国交流学习;
金沙中学与新西兰重点国立中学霍维克学院缔结姊妹学校,引进国际容领中心数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的思维方式;
英雄小学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签订友好学校合作协议,促进学校品质提升;
西亭中学的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期18天,经过三轮四次五场比赛,提高了技能,树立了标杆;石港小学进一步细化电子备课与课本备课的要求,青年教师同时备手写详案和课本简案,严格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平潮小学立足“拔尖人才培养”和“青年教师培训”两大块阵地,开展竞赛式、练兵式培训活动:金沙小学推行“问学”模式,把学生的差异作为教学资源,师生共同思考、讨论。在金沙中学、金郊初中、金余小学、先锋幼儿园等12所学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手拉手”活动,围绕相关主题开设公开课近百堂,对基层学校老师专业成长起到了助推作用。
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高考本二上线率超过全省近20个点,增幅高于全市2个点,高职机电专业本二上线率全市第一,中考生均分全市第二。实验小学、石港小学、兴仁中学、石港中学作为第四届全国课博会的分会场,为与会代表提供了生长于一线的课堂教学,呈现了多样性的创新课型。承办省28届“教海探航”活动,获省特等奖1人,一等奖17人,共获奖129项,全省第一。
在南通市职业学校技术大赛中,我区共获奖牌59枚
,其中金牌14枚,金牌数、奖牌数和入围省赛集训人数再创新高。
师德为重引领成长。
在关注教师生命成长的同时,广大教师以“先生回来”为楷模,以“成己之美”苦练内功,以“成人之美”外塑形象,引领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开展的“通州好老师”评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满意的好老师,再次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1人
获全国特教园丁奖
(吴爱琴)
,
1人
被评为省最美教师
(王笑梅)
,4人获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李达、何忠锋、许飞、季志锋)
,
新增
省特级教师
2人
(蒋晓飞、金丽)
,3人被评为省教学名师
(丁卫军、任卫兵、曹群)
,12人被评为市师德标兵,67人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00人获通州好老师称号。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竞赛,获省一等奖8人,市一等奖38人,其中,6人获全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位居全市第一。上传“一师一优课”2232节,其中市优133节,省优63节,32节“一师一优课”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6年,全区共有4619人次参加79项省级以上培训;562人次参加22项市级培训;21458人次参加113项区级培训。
教育形象建设有新提升。权利运行全公开。
全区
共接收1.38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审批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3家,查处不规范办学10家,查处无证幼儿园5所;受理各类信访
77
件
+
,12345热线363件,均按时办结。
办学行为更透明。
组织开展教育民意问卷调查,城区7所热点学校的起始年级共88个班4945名学生以及家长参与了对学校和教师的评议。评议内容包括教师是否认真批阅和讲评作业、是否与家长沟通、学生学业负担、伙食情况以及对学校和各任课教师的总体评价等12个方面,涉及教育热点问题,精准到班级和任课教师。调查采用网络民主测评方法,评议内容更加安全和保密。共发放电子问卷4945份,回收4309份,1414个家长回复意见,问卷回收率87.14%,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评价满意和较满意达到98%以上。
学生资助全
落实
。
2016年,共发放各类政府助学金1800万元,资助学生22144人次。重点落实了两类人群“精准资助”工作,对外来务工随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资助比例达到13.8%,确保了随迁人员子女顺利入学;对重症学生发放红十字重症住院医疗互助金118.36万元,受助人数417名。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区教育事业发展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家长期盼孩子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但我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配置等都与群众期望有差距。学前教育
“
入学难
”
的问题仍很突出。
二是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
近几年,虽然我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有
41
个监测数据不达标,中小学学生负担、教育国际化、教师学历达标率等指标与目标值差距较大。
三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教师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师德水平与教育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