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
,我们
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宗旨,按照“公平、均衡、提质、发展”的总体思路,推进教育现代化,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
办好
人民满意教育。
一是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通州高中新校区建设一期工程竣工,已完成搬迁工作。实施校安工程21个,其中加固17个,重建3个,迁建1个,总面积10.3万平方米,涉及12所中小学校。目前,加固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近期将组织集中验收;重建、迁建项目正在进行图纸审查。幼儿园建设有序推进。开工新建城东、金桥等7家幼儿园,新增家纺城、城北2家省优质园,全区省优质园
增至
36所,占68%。我区被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确定为学前教育改革试点区。教育现代化创建扎实推进。江苏省教育现代化81个监测点,我区达到或超前完成50个监测点,总评分为84.46,高于南通市7.95个百分点,(全省平均为63.76)。22所学校通过了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市级评审,其中实验小学等12所学校免现场验收。
二是教育内涵不断提升。
创新德育载体。
坚持
立德树人,
在全区中小学生中继续开展“中国梦”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全面实施《南通市中小学德育三年行动计划》,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传唱和“我与美德有约”系列活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全面推开。西亭小学开展“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理治小学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红色主题德育活动,学校申报了省级德育特色文化项目;纱场小学关心留守儿童、困难学生的成长,通州电视台和《通州日报》予以了报道;通州小学以“三好”促“四有”,全面深化三好教育;通海中学将外地生家长请进课堂,向学生介绍家乡的民俗风情,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西亭高中创新德育途径,邀请东南大学教授和学生畅谈科学思维与方法;
金沙中学坚持学生养成教育,救火小英雄马季城被评为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市中的生涯教育深受学生的欢迎,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指明了方向,拓宽了视野。
坚持文化育人
。
石港小学邀请南通市非遗传人
来校教学武术,邀请当地京剧票友
担任
校外辅导员,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
实验幼儿园、
正场小学
开通微信“公众号”,为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西亭小学开辟校园“百草园”、“生态农场”,生态德育
蓬勃开展
;韬奋小学成立“书法教育工作室”,学校书法特色更加鲜明;姜灶小学在
活动
中激发学生的潜能,《快乐织布》
等节目
成功登上央视舞台;张謇学校建成两个开放式书吧,
供
学生自由阅读;兴仁中学积极打造仁学校园,编辑校本课程、教育期刊,让师生深入了解仁学思想;骑岸初中
深入
挖掘忠义亭、范公像等地方资源,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艺体亮点
纷呈
。
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工作扎实推进。举办
通州区
第六届校园艺术节,参演节目158个,
从中
选调30多个节目进行了集中展演,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分三次播出了“童声里的中国”通州专场节目,对我区的艺术教育工作进行了综合报道。在南通市校园艺术节组台展演中,我区选送了8个高水准节目均获得南通市一等奖,参演数、获奖数均名列各县(市、区)之首
,
其中
有
3个优秀作品参加了苏中片的节目展演,荣获一等奖。川港小学的舞蹈《功夫熊猫》将于本月28日赴南京演出。体育特色项目“一校一品”工作扎实推进。张芝山小学参加全国跳绳联赛总决赛,有4个项目进入全国前八名,两个项目获得参加亚洲比赛资格,学校荣获“全国跳绳示范学校”荣誉称号。
职教
实现突破
。
与南通大学深度合作,首次突破3+4项目,中考学生可在通州中专上三年,直接转入南通大学本二专业;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江苏省职教联合学院通州分院正式成立,首批招生440名,初中毕业生可在通州分院五年直接获得大专文凭,实现了通州有大学的梦想。
三是教学模式日臻成熟。
课堂
追求新质效
。
举办小学“学的课堂”建设现场展示活动,金沙小学、东社学校等5所学校
成
为南通市课改实验学校。加强教学协作区建设。调整、完善了中小学教学协作区,
新增
学前教育教学协作区。
全区各中小学扎实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通州高中与南京大学牵手,建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刘桥中学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建立互助互学的“合作共生组”;育才中学
将
教师“悟教” 和学生“悟学”相结合,促进了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金乐小学启动名优教师培养工程,迈出名师培养的新步伐;通州幼儿园派骨干教师深入名园跟岗学习,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
教学成果
再创新高
。
2015年全区高考本二上线率57.5%,比去年增长4.11个百分点(市均2.8),达北大清华的7人,今年招飞2人上本二线,实现我区近三年“零”的突破。中考大大缩小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职业教育喜报频传。在2015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
,
夺得1金8银17铜
,
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1枚银牌
,
获奖面、获奖层次和奖牌数
大幅度提升,
实现
我区职业教育
20多年
来
的新突破。在今年四月份的对口高考中,85人参考,32人达本二,本科率近40%,创历史新高。
师训驱动专业发展
。
上半年,全区举办了“教育名家讲坛”、“特级教师论坛”、名校长讲坛等活动,邀请肖川等专家为教师阐述教育的基本意蕴和本真理念,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与校长的管理带来新的思考;教育科研“手拉手”活动,分别在10所学校安排34节研讨课,开展12场专项研讨,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科学规划培训课程,上半年,共实施各级各类培训项目82项(省级32项,市级8项,区级42项),组织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类培训340人次,市级以上510人次,区级以上6250人次。
四是教育形象
不断
优化。
师德建设
持续推进
。
以师德为抓手,全面启动“通州好老师”评选等系列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区评出100名“通州好老师”。
学校师德建设突出“德”的培养。
育才中学加强德育信息化建设,
为
德育工作者
提供
交流的平台;
袁灶初中利用例会、论坛等方式对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兴东小学着力打造班主任和学生自主管理两支德育队伍,采用同伴互助的方式,研讨班级管理新模式;五窑小学分班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档案,每位教师负责帮扶2至3名特殊群体学生,给予他们帮助与关爱;姜灶中学孙晓峰、徐建良、盛忠英等老师主动申请赴西藏支教,成为全体教师的楷模。今年4月份,区实验小学王笑梅校长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出席了刘延东副总理召开的座谈会,并作了交流发言;6月份被评为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了省委的表彰,是全省教育系统唯一一名受表彰的优秀党务工作者。
阳光助学全面落实。
上半年,全区
共
发放扶贫助学金597.78万元,资助学生8875名。其中:中等职业学校436人
/
52.32万元;普通高中1254人
/
150.48万元;义务教育
阶段
5079人
/
289.79万元;学前教育2106人
/
105.19万元。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阳光工程大学新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通州区教育慈善总会、区红十字会积极开展“阳光助学行动”。今年,共有
132
名贫困大学生获得资助
66
万元。
安全管理
常抓不懈
。
修订完善了《通州区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全面组织开展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部分学校整治工作进行了督查。严格做好校车审批工作,会同公安、交通部门审批校车60辆,其中标准校车39辆,过渡校车21辆。加强学生交通安全教育,组织学校集中开展非法接送学生社会车辆排查,共排查非法营运车辆 33辆,及时提供给公安、交通部门,并配合进行了有力打击。对学校包车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从严控制,并由公安交警部门做好车辆和驾驶员的审核备案工作。做好高中布局调整维稳工作。科学制订高中布局调整教师分流、学生整合方案,精心部署,稳步推进,548名高中教师和2050名学生全部安置到各相关学校,师生满意,社会稳定。
五是
依法治教顺应新常态
。
行风治理
力度加大
。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十项规定”,加强对“三重一大”事
项的监督,严格执行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办理婚丧喜庆事宜报告备案制度。
认真做好
人民来信来访的调查办理
工作。
对群众反映有关学校在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问题以及侵害学生利益行为,高度重视,认真核查学校公用经费使用情况,在澄清相关事实的同时,强化学校领导党纪意识,严格规范学校管理。
按照上级领导批示和有关信访线索,配合区纪委严肃查处了教育系统部分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违反财经纪律、赌博等违纪案件,对7名学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立案调查处理,分别给予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财务内审不断强化。
上半年,共完成审计项目20个,其中学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14个,校长任中经济责任审计5个,专项审计调查项目1个,配合区纪委对8所学校的来信来访进行查实,配合财政局对1所学校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审计资金总额达6.60亿元,通过审计,查出有问题资金总额120.80万元,其中:账务处理不当115.14万元,违规违纪费金额5.66万元。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并被采纳的审计建议48条,已采纳26条。我区推荐的审计项目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 “江苏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优秀审计项目”。
教育满意度稳步提升。
4月底,围绕教师是否认真上课、
是否
从事有偿家教等12个方面
,
向金郊、金沙、育才三所城区热点学校初二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征求意见,共发放问卷2644份,回收2115份,回收率达80%。经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在严格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等方面,我们还有提升的空间。
在
总结
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教育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尚有短板,
校际间师资质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差距还比较大,群众择校的愿望还比较强烈
;
二是教育现代化建设推进乏力
,
硬件、软件
与
国家教育信息化标准
存在较大差距;
三是
职业教育地方经费投入与配套不足,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尚未完全形成
;
四是
绩效考核与岗位设置背景下
的
教师专业发展
,
自主意识亟待提升、评价体系亟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