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tzqjxjd/2019-00031 分类: 其他\其他    通知
发布机构: 金新街道 文号: 新街办〔2018〕9号
成文日期: 2018-05-22 发布日期: 2018-05-22 有效性:
名称: 2018年金新街道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2018年金新街道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方案
来源: 金新街道 发布时间:2018-05-23 16:4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根据《南通市通州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试行)》(通食安办[2016]3号) 和《2018年通州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通食安委办[2018]5号)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精神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党政同责”和“四个最严”的指示要求,围绕街道内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强化风险意识,将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督促经营者自律与强化监督检查相结合、加强整改与健全长效机制相结合,通过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治理,进一步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础,完善监管措施,扭转辖区内食品安全监管薄弱局面,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整治重点和方向

(一)开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排查。要围绕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开展调查摸底,全面掌握街道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品种和主要销售流向,督促生产企业及加工作坊自觉落实原料进货查验记录、产品执行标准、出厂检验记录等主体责任制度。对于使用非食品原料、过期原料、生产无标签预包装食品、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以及仿冒标识标注、非法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查处。强化对面向农村销售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抽检频次和覆盖面,及时发现和依法查处主体责任不落实、无证生产、超范围生产和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各类违法行为。坚决取缔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黑作坊”。

(二)开展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要以农村食杂店、小超市、集贸市场、学校周边等区域为重点,严密排查,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执行食品和食品原料进货查验、购销台账及索证索票等制度。不断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中的“榜名牌食品”、“山寨食品”、违规冒用品牌标识等行为的检查力度和频次。特别关注群众日常使用较多的粮油、食用农产品、豆制品、乳制品、调味品,对来源不清楚、标签不规范、涉嫌侵权仿冒假冒等问题食品品种,要全部下架停止销售,坚决查清假冒伪劣食品的源头和流向,依法严厉追究违法经营者和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三)开展餐饮服务环节专项整治。要以学校食堂及老街两边小餐饮店等餐饮服务单位和农村家宴食品安全为重点,进行风险隐患检查,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落实记录台账和索证索票等制度,严禁采购和使用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和餐厨废弃物处置。进一步加大对无证经营、违法添加、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及食品原料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

(一)宣传发动阶段

第一阶段5月21日—5月31日,第二阶段9月1日—9月15日

结合街道实际,成立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制定整治工作具体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对整治行动进行动员部署,落实工作目标、工作措施、工作步骤、工作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全面展开、有序推进。

(二)集中整治阶段

第一阶段6月1日—6月20日,第二阶段9月10—10月10日

1.开展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交自查报告。

2.集中力量对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拉网式排查,摸清底数,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逐一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进行整改;针对问题食品集中区域、环节和品种以及媒体报道的问题食品,制定并组织落实农村食品监督抽检计划,对监督检查或食品抽检中发现的违法行为,严格依法进行查处。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着力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建设、完善监管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

(三)总结验收阶段

第一阶段6月20日—6月25日,第二阶段10月10日—10月15日

食安办与市场监督管理分局针对本监管环节食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食品媒体报道的问题产品,结合专项行动进展,组织开展跟踪监督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查处。请各村(居)于6月26日前、10月20前报送两个阶段整改总结和排查处置表(见附件1-3)。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要高度重视,切实把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减少隐患、遏制事故、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整治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信息报送。对发现的隐患问题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各村居要从整改第一阶段开始到第二阶段整改结束前每月召开一次整治行动专题汇报会,形成会议记录。

(三)加强宣传引导。要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宣传风险隐患排查的工作进展、成效和典型经验,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农民群众食品安全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假冒伪劣食品;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诚信经营,守法自律。